锦鲤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03:09
工厂化养殖水体的污染物具有易积累、难去除的特性。为了研究组合生态浮床技术对工厂化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本试验对18种浮床植物作了筛选,并采用筛选出的优势植物结合浮床填料研究了该组合生态浮床技术的水质净化效果。本试验首先将18种植物结合浮床载体应用于工厂化养殖环境,通过检测植物中的氮、磷和Cu、Zn、Hg、Pb的含量对植物进行筛选。结果显示,除玉带草和铜骨铁线蕨大量死亡外,其它16种植物的平均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显著增加,并对氮、磷和四种重金属均有良好的富集作用。采用Tanner综合评价方法从16种植物中筛选出7种优势植物,分别为菖蒲、千屈菜、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紫叶美人蕉、金边吊兰、彩叶草。将以上7种优势植物分为两组,组一为彩叶草、千屈菜、菖蒲、水生美人蕉、紫叶美人蕉,组二为千屈菜、水生美人蕉、金边吊兰、花叶芦竹,并结合生物填料形成组合生态浮床,将其应用于同一环境相同规格的两个循环水锦鲤养殖系统开展养殖水体的净化技术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试验池氨氮浓度分别0.08±0.04mg/L和0.11±0.05mmg/L;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04±0.02mg/L和0.05±0.03mg/L...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一 文献综述
1.1 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1.1.1 悬浮物
1.1.2 含氮物质
1.1.3 含磷化合物
1.1.4 硫化物
1.1.5 重金属
1.2 养殖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
1.3 生态浮床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浮床植物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环境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植物生长情况
2.2.2 氮、磷的吸收情况
2.2.3 Cu、Zn、Hg、Pb的富集情况
2.2.4 植物的筛选
2.3 讨论
三 组合生态浮床水质净化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植物生长情况
3.2.2 水温、pH和DO
3.2.3 TDS、SAL和EC
3.2.4 氧化还原电位ORP
3.2.5 氨氮、亚硝酸盐、TN、TP
3.3 讨论
四 组合生态浮床效益分析
4.1 组合生态浮床技术的成本分析
4.2 组合生态浮床的节水效果
4.3 浮床植物的经济价值
4.4 组合生态浮床的生态效益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 王战蔚,张译丹,李秀颖,祖岫杰. 吉林水利. 2013(03)
[2]浮床空心菜对氮循环细菌数量与分布和氮素净化效果的影响[J]. 唐莹莹,李秀珍,周元清,贾悦,辛在军,孙永光. 生态学报. 2012(09)
[3]我国淡水养殖业的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措施[J]. 苏东琼. 养殖技术顾问. 2012(05)
[4]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 李志杰,孙井梅,刘宝山. 工业水处理. 2012(04)
[5]浮床水蕹菜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研究[J]. 李文祥,李为,林明利,王英雄,刘家寿,李钟杰.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8)
[6]不同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J]. 衣十妹,武鹏,张鹰,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7]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曝气系统设计及曝气器的选择[J]. 宋奔奔,吴凡,倪琦,张宇雷,庄保陆. 渔业现代化. 2011(03)
[8]新型生态浮岛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及生物膜载体微生物特征研究[J]. 马强,高明瑜,谭伟,谢慧君,王文兴. 环境科学. 2011(06)
[9]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J]. 孔赟,徐向阳,朱亮,徐京,林海转.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10]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徐洪文,卢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3)
硕士论文
[1]循环水培高等陆生植物系统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研究[D]. 郭立新.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1975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一 文献综述
1.1 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1.1.1 悬浮物
1.1.2 含氮物质
1.1.3 含磷化合物
1.1.4 硫化物
1.1.5 重金属
1.2 养殖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
1.3 生态浮床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浮床植物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环境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植物生长情况
2.2.2 氮、磷的吸收情况
2.2.3 Cu、Zn、Hg、Pb的富集情况
2.2.4 植物的筛选
2.3 讨论
三 组合生态浮床水质净化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植物生长情况
3.2.2 水温、pH和DO
3.2.3 TDS、SAL和EC
3.2.4 氧化还原电位ORP
3.2.5 氨氮、亚硝酸盐、TN、TP
3.3 讨论
四 组合生态浮床效益分析
4.1 组合生态浮床技术的成本分析
4.2 组合生态浮床的节水效果
4.3 浮床植物的经济价值
4.4 组合生态浮床的生态效益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 王战蔚,张译丹,李秀颖,祖岫杰. 吉林水利. 2013(03)
[2]浮床空心菜对氮循环细菌数量与分布和氮素净化效果的影响[J]. 唐莹莹,李秀珍,周元清,贾悦,辛在军,孙永光. 生态学报. 2012(09)
[3]我国淡水养殖业的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措施[J]. 苏东琼. 养殖技术顾问. 2012(05)
[4]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 李志杰,孙井梅,刘宝山. 工业水处理. 2012(04)
[5]浮床水蕹菜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研究[J]. 李文祥,李为,林明利,王英雄,刘家寿,李钟杰.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8)
[6]不同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J]. 衣十妹,武鹏,张鹰,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7]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曝气系统设计及曝气器的选择[J]. 宋奔奔,吴凡,倪琦,张宇雷,庄保陆. 渔业现代化. 2011(03)
[8]新型生态浮岛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及生物膜载体微生物特征研究[J]. 马强,高明瑜,谭伟,谢慧君,王文兴. 环境科学. 2011(06)
[9]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J]. 孔赟,徐向阳,朱亮,徐京,林海转.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10]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徐洪文,卢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3)
硕士论文
[1]循环水培高等陆生植物系统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研究[D]. 郭立新.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1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5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