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鲜味受体功能和进化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4 17:47
鱼类的食性是鱼类对其所生存的环境适应而产生的一种特性,且随本身不同的发育阶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种食性表型的可塑性是鱼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和食物条件适应的结果。味觉在鱼类对摄入食物的选择鉴别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鲜味作为味觉的基本组成之一,与动物的食性密切相关。动物通过味蕾中的鲜味受体信号通路感知鲜味。那么,鲜味受体信号通路与鱼类食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初步探索鲜味受体信号通路在鱼类食性重塑中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对食性发育重塑前的草鱼饲喂浮游动物,对食性发育重塑后的草鱼分别饲喂浮游动物和浮萍。然后提取三个不同处理组的草鱼食道的RNA,以草鱼基因组为参考采用l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鲜味受体信号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不同食性对鲜味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差异基因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味蕾数量在草鱼食性发育重塑中的变化。同时,从数据库中获得脊椎动物鲜味受体基因序列和鱼类T1R (Taste receptor type1)家族编码蛋白核苷酸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PAML进行系统发育构建及正选择分析,研究鲜味受体基因在脊椎动物中...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鱼类食性
1.1 鱼类食性的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1.1.1 随个体发育的改变
1.1.2 随生境变化的改变
1.2 鱼类食性的可塑性
2.鱼类的味觉
2.1 味觉感受器官的结构
2.2 味蕾的分布
2.3 鱼类的味觉偏好
2.3.1 遗传因素
2.3.2 个体发育影响
2.3.3 生态因子的影响
3.鲜味受体研究进展
3.1 鲜味受体的发现
3.2 鲜味分子传导机制
3.3 鱼类鲜味受体研究
3.4 鲜味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
3.5 鲜味受体假基因的研究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鲜味受体信号通路在草鱼食性重塑中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草鱼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分析软件
1.2 方法
1.2.1 总RNA的提取
1.2.2 鲜味受体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1.2.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1.2.4 差异表达基因TIR3的荧光定量验证
1.2.5 电镜扫描
2.结果
2.1 用于建库所提取总RNA的质量检测
2.2 草鱼个体发育过程中味蕾的电镜扫描
2.3 鲜味受体信号通路差异基因的筛选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讨论
第三章 鲜味受体及其TIR基因家族的进化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系统发育分析
1.3 选择压力检测
2.结果
2.1 脊椎动物基因组中鲜味受体假基因的筛选
2.2 脊椎动物鲜味受体基因TIR1与T1R3的系统发育
2.3 鱼类T1R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
2.4 T1R基因家族在鱼类中的分子进化
3.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37807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鱼类食性
1.1 鱼类食性的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1.1.1 随个体发育的改变
1.1.2 随生境变化的改变
1.2 鱼类食性的可塑性
2.鱼类的味觉
2.1 味觉感受器官的结构
2.2 味蕾的分布
2.3 鱼类的味觉偏好
2.3.1 遗传因素
2.3.2 个体发育影响
2.3.3 生态因子的影响
3.鲜味受体研究进展
3.1 鲜味受体的发现
3.2 鲜味分子传导机制
3.3 鱼类鲜味受体研究
3.4 鲜味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
3.5 鲜味受体假基因的研究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鲜味受体信号通路在草鱼食性重塑中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草鱼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分析软件
1.2 方法
1.2.1 总RNA的提取
1.2.2 鲜味受体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1.2.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1.2.4 差异表达基因TIR3的荧光定量验证
1.2.5 电镜扫描
2.结果
2.1 用于建库所提取总RNA的质量检测
2.2 草鱼个体发育过程中味蕾的电镜扫描
2.3 鲜味受体信号通路差异基因的筛选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讨论
第三章 鲜味受体及其TIR基因家族的进化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系统发育分析
1.3 选择压力检测
2.结果
2.1 脊椎动物基因组中鲜味受体假基因的筛选
2.2 脊椎动物鲜味受体基因TIR1与T1R3的系统发育
2.3 鱼类T1R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
2.4 T1R基因家族在鱼类中的分子进化
3.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37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93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