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5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27 07:01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海州(HZ)、南浦(NP)、莱州(LZ)、莆田(PT)和汕尾(SW)等不同海域的5个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野生群体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HZ群体在多个形态参数上与其它组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显示HZ群体与其它组距离较大;主成分分析共提取2个主成分,贡献率为28. 28%和20. 77%,累计贡献率为49. 05%,散布图表明HZ群体与其他组区分明显;建立了5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和P2均为36. 0%~80. 0%,综合判别率为53. 6%,HZ群体的判别率最高。以上结果说明HZ群体与其它4组形态差异显著。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1313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菲律宾蛤仔形态测量位点
每个群体测定50个样本,外部形态测量指标参考刘建勇等(2010)[12],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mm)测量了壳长(AB)、壳宽(GH)、壳高(OC)、韧带长(OD)、楯面长(OE)、楯面宽(MN)、小月面长(OF)、前端到腹缘(BC)、后端到腹缘(AC)9个形态性状(图1)....
图2 菲律宾蛤仔5个群体形态性状聚类分析
按照特征值大于1,共提取2个主成分(表3)。主成分1解释的总方差贡献率为28.28%,主成分2为20.77%,累计贡献率为49.05%,即2个主成分可解释5个群体间形态差异的49.05%。在主成分1中GH/AB影响最大,其负荷值为0.802,其次为MN/AB,负荷值为0.751,....
图3 菲律宾蛤仔5个群体形态主成分散布图
表4为5个判别函数的各项系数和常数,表5为判别分析结果,判别准确率P1和P2均在36.0%~80.0%之间;5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53.6%。HZ群体的判别率最高,为80.0%,这说明该群体特征明显,易于判别。2.5讨论
本文编号:4021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2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