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云南可食红菇的分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8:12
【摘要】:红菇属是红菇科的模式属,也是该科中包含种类最多的属,广布于热带至寒带,与松科、壳斗科、桦木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胡桃科等多种植物形成外生菌根。红菇属的部分种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少数种有毒,个别种剧毒,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红菇在云南野生菌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因此红菇的正确识别鉴定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7?2018年间赴云南省马关县、文山县、景东县、禄劝县、南华县等地采集红菇属标本422份,其中68份采自市场。采用现代伞菌分类学研究方法和对真菌条形码片段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邻接法分析进行物种识别;利用3个基因片段核糖体大亚基的D1?D2区(28S)、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的6 7区域(rp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代表物种的系统位置。鉴定出30个种,其中12个种在市场上出售,另18个种中的6个种为食用菌。发现9个新种,深红红菇R.atrorubra、大红菌R.dahongjun、灰黑红菇R.griseonigricans、火炭菌R.huotanjun、紫黄红菇R.lilaceoxantha、马关红菇R.maguanensis、近条纹红菇R.substriata、红边红菇R.rubrimarginata、中华皮氏红菇R.sinopeckii;中国新记录种5个:金红红菇R.aureorubra、近似密集红菇R.compactoides、达库瑞红菇R.dhakuriana、克孜红菇R.kewzingensis、假密集红菇R.pseudocompacta,等确定身份的系统分支47个。这些物种归属于4个亚属:致密亚属(R.subg.Compactae)、异褶亚属(R.subg.Heterophyllidia)、臭味亚属(R.subg.Malodora)和红菇亚属(R.subg.Russula)。对每个种进行了外观和显微特征的描述,提供了子实体彩色照片、孢子光学显微照片或扫描电镜照片和担子、囊状体的线条图。ITS序列和形态特征表明,云南野生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有待描述的红菇属新物种,其多样性的真实面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图文】:

序列,红菇属,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


7图 4 1 基于 28S-rpb2-tef1 序列(2615 bp)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红菇属系统发育树以 Lactifluus aff. Volemus 和 L. allardii 作为外类群。ML 的支持率在支上方,,BI 的支持率在支下方ML-BP 100%或 BI-PP 1.0 用(*)表示,树中仅标明 ML-BP 70%,BI-PP 95%的支持率。Fig4 1 Most likely tree generated by Maximum Likelihood (ML) analysis and Bayesian(BI) analysis Russula species using 28S-rpb2-tef1 sequence data (2615 bp), rooted with Lactifluus aff. volemus and L.allardii. ML bootstrap values (ML-BP) and Bayesian posterior probabilities (BI-PP) are shown above andbelow the branches respectively. A ML-BP 100% or BI-PP 1.0 is replaced by an asterisk (*). Branchessupported by both ML-BP 70% and BI-PP 95% are in black bold.由图 4 1 可以看出,在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获得的系统发育树中,每个亚属均有高的支持率:除了短柄亚属 R. subg. Brevipes(ML-BP 91%),其它亚属均为 100%。贝叶斯分析中所有的亚属均获得了 1.00 的亚属支持率。这两种分析方法获得的树的拓扑结构没有矛盾。在加入采自云南红菇属新种和中国新纪录种和部分已知种后,云南省红菇

序列,亚属,系统发育树,ITS序列


8图 4 2 基于 ITS 序列用邻接法构建的密集亚属 R. Subg. Compactae 系统发育树ig 4 2 Phylogram generated by Neighbor-Joining (NJ) analysis of R. subg. Compactae species ITS sequence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渐锐;家乡的“红菇(艹娘)”儿[J];北方音乐;1984年S1期

2 韩渐锐;吕聂;;家乡的“红菇(艹娘)”[J];北方音乐;1985年04期

3 高允旺;;霜降时节采红菇罕见[J];食用菌;2016年06期

4 马丽珍;;建瓯市天然林正红菇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6年01期

5 丁李春;阮瑞国;尤云桂;汤凯毅;;福建省福安市野生红菇资源初步调查[J];中国食用菌;2015年06期

6 肖定丽;花兔兔;;八月红菇[J];小猕猴学习画刊;2018年Z3期

7 郎秀杰;郭成宇;张广翌;;速冻红菇娘浓浆工艺参数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4年05期

8 郎秀杰;郭成宇;张广翌;;红菇娘制酒最佳工艺的研究及香气成分检测[J];食品工业;2014年09期

9 何照远;;采红菇[J];福建林业;2014年05期

10 曾宪录;刘德良;;灰肉红菇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正红菇[A];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资料汇编[C];2016年

2 陈宇航;陈柳英;周仲驹;马丽珍;;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林下菌根化核心技术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肖冬来;陈宇航;张迪;曾志恒;;两种红菇科菌株部分保守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陈宇航;陈柳英;陈景瑜;林香地;;菌根多样性对正红菇仿生栽培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李惠珍;李淑冰;许旭萍;谢华玲;;正红菇培养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有效成分的比较分析[A];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宇航;;正红菇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平光;缪绍崇;;永安林区正红菇生态环境调察[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慧年;周国英;刘君昂;;南方五省可食用野生红菇的形态鉴定和营养成分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9 刘远超;吴清平;胡惠萍;谢意珍;史钏;梁晓薇;莫伟鹏;牛君;;灰肉红菇基因组概述[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10 刘刚;刘剑虹;赵德璋;宋鼎珊;;红菇科蘑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春风 本报记者 郝欣;改良+创新 设计+研发 依兰红菇娘期待更“红”[N];哈尔滨日报;2019年

2 郑畅 本报记者 蒋承志;小小红菇娘有待长成大产业[N];中华工商时报;2018年

3 秦崇广;野生红菇成容县山区农民脱贫“金钥匙”[N];广西政协报;2017年

4 李增祥;疯狂的红菇[N];福建日报;2012年

5 庄丽;三明重点扶持红菇特色产业[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增祥;保护天然林:采红菇的合作之路[N];三明日报;2012年

7 李增祥 陈华安;三明:拟出台多项措施扶持红菇产业发展[N];福建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增祥;红菇产业化,路在脚下[N];三明日报;2012年

9 高晓蒙;依兰家家都养“红菇()”[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10 狄坚 叶建华;虽是免费托运 行李丢失照赔[N];检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新华;广东商品红菇形态和分子鉴定、营养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巍;红菇菌丝体培养多糖部分生物活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云南可食红菇的分类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郎秀杰;红菇娘饮料稳定体系及物理特性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3 梁飞宇;红菇娘剥皮机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维雅;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淑冰;正红菇菌丝体和多糖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玲;福建省红菇遗传多样性的分子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阚爽;菇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碧涵;云南红菇属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9 赵德璋;块菌、鹅膏菌、牛肝菌和红菇的红外光谱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邢增威;红菇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抗癌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1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61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