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三种离褶伞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

发布时间:2020-06-24 22:39
【摘要】:离褶伞属真菌多为食药兼用的高等真菌,在云南分布的有10种以上。近年来,受过度采集、生境丧失、生境退化等因素的影响,离褶伞资源量遭到很大破坏。对现有离褶伞菌株进行培养性状的研究,优化其营养、环境因子参数,可以为进一步的人工驯化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从培养基营养成分和环境因子两个方面入手,营养成分包括C、N、矿质元素、pH值,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现有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这3个菌株分别为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JZ013)、真姬离褶伞(L.shimej JZ033)、烟灰离褶伞(L.infumatum,JZ055)。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时,JZ013、JZ033、JZ055三个菌株最适C源分别是半乳糖、果糖、果糖,最适N源分别为玉米粉、硫酸铵、硫酸铵,最适矿质元素分别为氯化钾、氯化铁、氯化铁,最适pH值分别为6.0、5.0、6.0,最适温度为25℃、28℃、28℃,湿度和光照影响较小。因此只对培养基配方成分和温度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到的最适合JZ013的培养组合是蔗糖20g/L、酵母粉2g/L、氯化钠0.5g/L、pH值5.5、温度28℃,JZ033最适合生长的培养组合是麦芽糖20g/L、玉米粉50g/L(取其上清液)、氯化钾0.5g/L、pH值5.5、温度28℃,JZ055最适合生长的培养组合是麦芽糖20g/L、酵母粉2g/L、氯化铁0.5g/L、PH值7.0、温度25℃,培养环境的空气湿度为60%,且需避光培养。与单因素试验相比,正交试验时三个菌株的生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46
【图文】:

流程图,试验设计技术,流程,第三


研己——————————————图2-1试验设计技术流程逡逑Fig.邋2-1邋Experimental邋design邋process逡逑第三章结果与分析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莹;吕立涛;杨镇;刘俊杰;张敏;张士义;肖军;李红;刘岩岩;李宏亮;;烟色离褶伞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栽培基质优化[J];食用菌学报;2015年04期

2 庞杰;孙国琴;于静;孟虎;王海燕;刘燕;杨志刚;;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的聚类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5年06期

3 张印;迟峰;阎玉慧;;荷叶离褶伞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初报[J];食用菌;2014年03期

4 周会明;张焱珍;王小明;魏生龙;;一株斑玉蕈高产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J];种子;2014年03期

5 张焱珍;周会明;魏生龙;李巧红;;四种无机盐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的优化试验[J];北方园艺;2014年05期

6 周会明;张焱珍;席亚丽;魏生龙;;荷叶离褶伞优良菌株筛选[J];菌物学报;2014年02期

7 周会明;张焱珍;陈银辉;席亚丽;魏生龙;;荷叶离褶伞液体发酵菌株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14年03期

8 诗函;;云南加大“山货”质量监管促进产业升级[J];食品安全导刊;2013年16期

9 王守现;刘宇;许峰;赵爽;耿小丽;王兰青;孟莉莉;;荷叶离褶伞菌株的ITS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8期

10 王建宏;张功;;灰离褶伞菌丝的生长营养和培养条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普腾中木;;滇港蜜月正浓[N];云南经济日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琼琼;供应链视角下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参与意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卜文文;不同菌糠对草菇菌丝生长和产量效应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永红;云南离褶伞菌株的ITS鉴定及其生理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9年

4 董雪;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生物学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8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28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