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无核香味葡萄胚挽救育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4:16
【摘要】:为创制无核香味葡萄新种质,该研究以7个无核葡萄品种为母本,4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配置了9个杂交组合。田间杂交后,通过胚挽救技术离体培养杂种胚珠,使胚珠中幼胚继续发育,继而在幼胚萌发成苗后利用无核标记对F1代株系进行无核性状的早期检测,同时对杂种幼苗进行温室炼苗,最终移栽大田。结果表明:(1)利用胚挽救技术获得365个胚挽救株系,移栽大田并成活182株杂种苗。(2)对其中72个株系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SLP1-569与无核分子标记SCF27-2000进行无核性状检测,分别检测出8个和38个杂种后代携带无核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为无核株系。(3)杂交组合中以‘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昆香无核’为母本的组合成苗率相对较高,较适宜做母本;香味品种中‘玫瑰香’更适合做为父本选育香味无核种质。(4)以‘火焰无核’和‘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分别在授粉后的43d和51d采样,胚发育率(6.96%~8.54%和16.92%~18.13%)和成苗率(6.45%和8.75%~10%)较高;‘红宝石无核’ב玫瑰香’、‘莫莉莎无核’ב玫瑰香’和‘波尔莱特’ב玫瑰香’3个组合分别在授粉后59~60d、54d、52d采样,胚挽救育种效果较好;杂交组合‘克瑞森无核’ב巨玫瑰’和‘奇妙无核’ב昆香无核’胚败育时期分别为授粉后39d和48d。(5)幼胚发育至子叶型胚时最易成苗,延长胚珠离体暗培养时间显著增加了畸形胚比率。研究认为,葡萄胚挽救育种过程中,胚珠离体培养时间在8~10周为宜。
【图文】:

杂交亲本,探针


A.无核探针SCF27-2000对杂交亲本的检测;B.无核标记GSLP1-569对杂交亲本的检测。M:2kplusMarker;1.昆香无核;2.巨玫瑰;3.玫瑰香;4.红宝石无核;5.波尔莱特;6.火焰无核;7.贵妃玫瑰;8.莫莉莎无核图3无核标记(探针)对杂交亲本的检测A.SchematicthedetectionofparentswithgrapevineseedlessgeneusingGSLP1-569probe;B.SchematicthedetectionofparentswithgrapevineseedlessgeneusingmarkerSCF27-2000.M.2kplusMarker;1.KunxiangSeedless;2.Muscatkyoho;3.Muscat;4.RubySeedless;5.Perlette;6.FlameSeedless;7.Guifeimeigui;8.MelissaSeedlessFig.3Molecularmarker-assistedselectionofparentswithgrapevineseedlessgene2.4胚挽救杂交子代无核性状的早期分子标记检测结果2.4.1分子标记筛选不同组合亲本利用目前已有无核标记对杂交组合中双亲无核性状进行早期检测,结果如下:(1)图3,A为无核标记基因SCF27-2000对8个杂交亲本的扩增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5个母本‘火焰无核’、‘昆香无核’、‘红宝石无核’、‘莫莉莎无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文静;骆强伟;王跃进;;无核香味葡萄胚挽救育种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8年06期

2 郑淑娟;;越南用细胞活存技术来保存荔枝[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4年11期

3 郝增锁;;值得开发的“奇花异草”“香味植物”[J];专业户;2002年04期

4 郝增锁;值得开发的奇花异草和香味植物[J];农业科技通讯;2002年04期

5 郝增锁;;值得开发的“奇花异草”和“香味植物”[J];科技致富向导;2002年03期

6 君超;;第二棵香味君子兰在安徽发现[J];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09期

7 李锡恩;;我养香味君子兰[J];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08期

8 卢明先;;忽如一夜“香”风来——谈绿化工程中香味植物的推广应用[J];现代园林;2005年01期

9 袁雪锋;;德国帕彭堡温室香味菜种植简介[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5年25期

10 宋卉;;日本的香味公园[J];园林;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江;程建徽;雷鸣;;适宜南方种植葡萄品种无核化技术研究[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闫田力;吴新颖;;几个美国无核葡萄的生理特性分析[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莎莎;李志瑛;史文静;王跃进;;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取样时期优化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李世诚;蒋爱丽;金佩芳;;无核葡萄‘喜乐'胚挽救培养与育种研究[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跃进;潘学军;张剑侠;骆强伟;唐冬梅;;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潘学军;王跃进;张剑侠;唐冬梅;;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施安华;;保加利亚葡萄品种在河北省各地的适应情况[A];河北省果树学会论文选编(1962)[C];1962年

8 肖丽珍;;红光无核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晓玲;贺普超;;无核葡萄杨格尔的胚发育及胚珠培养[A];葡萄研究论文选集[C];2003年

10 任杰;王飞;;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胚挽救试管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文;香味植物[N];中国特产报;2004年

2 华文;香味植物家族概览[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3 张旌;美发现兰花新品种,“香味”竟似汗脚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记者 赵红蕾 通讯员 张仲启;今夏市民可尝本地无核葡萄[N];北京科技报;2003年

5 张红;种植美国无核葡萄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特产报;2001年

6 夏树让;美无核葡萄品种[N];农民日报;2001年

7 支勇平;我国研究出无核葡萄育种新技术[N];农民日报;2004年

8 刘心;优质无核葡萄[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9 刘心;优质无核葡萄[N];农民日报;2001年

10 霍兆举;无核葡萄新品种——超级无核[N];北京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荣;无核葡萄胚胎发育的生理特性和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田莉莉;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种质创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朝红;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进程中EST的分析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纪薇;无核葡萄胚挽救种质创新及畸形苗转化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唐冬梅;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新种质创建与技术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齐永顺;葡萄四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管雪强;干旱胁迫下光呼吸在葡萄光保护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李胜;葡萄试管苗离体生根机理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9 温鹏飞;葡萄与葡萄酒中黄烷醇类多酚和果实原花色素合成相关酶表达规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赵新节;栽培架式及负荷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家乐;江南地区无核葡萄引种适应性、胚培养及优质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任杰;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胚败育与移栽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牛茹萱;抗寒无核葡萄新种质创制及抗寒相关基因的克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罗明明;葡萄品种亲缘关系及分类的RAPD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石艳;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及多倍体葡萄新种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符晓敏;火焰无核葡萄促早栽培调控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7 屈田田;葡萄胚挽救育种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金月;无核葡萄抗寒种质资源创新与鉴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爱玲;利用胚挽救技术创造无核葡萄新种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史海莉;外源ALA对葡萄砧木海水胁迫缓解效应机理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35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35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