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秀珍菇与榆黄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9:54
【摘要】:本文对秀珍菇与金顶侧耳同属之间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筛选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侧耳属优势新种菌株,丰富侧耳属种质资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对比秀珍菇和榆黄蘑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拟选取秀珍菇188和平顶榆黄蘑为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亲本材料。本试验从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稳渗液种类及浓度、再生培养基种类、融合剂浓度、原生质体再生方式、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终确定的X188-1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菌龄为8天、稳渗液为0.6 mol/L甘露醇和10 mmol/LTris-HCl的混合稳渗液,酶浓度1.6%,酶解时间160 min,酶解温度29℃。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到3.4×107CFU/mL,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1.5%。PY-1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菌龄为8天、稳渗液为0.6mol/L甘露醇和10mmol/LTris-HCl的混合稳渗液,酶浓度1.6%,酶解时间160min,酶解温度29 ℃。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到4.7×107CFU/mL,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1.7%。在不同酸性条件下对双亲菌丝体生长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3条件下两亲本菌株生长状况有巨大差异,将pH3作为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自然遗传标记之一。采取单亲灭活的方式进行融合育种,将X188-1单核菌株灭活后与PY-1单核菌株融合,然后在PH3的条件下筛选融合子。观察不同灭活处理下原生质体的再生涂布结果,筛选原生质体热灭活的最佳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65℃水浴25 min作为灭活条件既可达到完全灭活,又能保证原生质体不至于损伤太严重,且热灭活效果稳定,重复性强。观察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情况和原生质体的存活情况,筛选出最佳浓度和聚合度的PEG融合剂,结果表明:在35%PEG4000促融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最高,且原生质体受损程度较小。通过对原生质体融合过程的观察,证明了原生质体融合的可行性。本试验以高温灭活和pH筛选为初筛标记,再通过镜检锁状联合获得一株融合子,经纯化后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子菌株R1。拮抗试验表明融合子与双亲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经ISSR分子标记技术证明融合子含有双亲遗传物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46
【图文】:

照片,秀珍菇,榆黄蘑,平顶


长速度很慢,原因可能是松木屑难以分解利用,菌丝生长速度低至一个最小限度。逡逑2.3.3秀珍菇与平顶榆黄蘑在对照组上的出菇图片逡逑由图1观察可知,秀珍菇五个品种之间在外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平顶榆黄蘑PY子逡逑实体伞盖呈现金黄色,秀珍菇子实体伞盖呈现不同程度的灰色。出菇试验结果显示,秀逡逑珍菇与榆黄蘑子实体在外观和颜色上性状稳定,且这两种食用菌之间有较大差异,可以逡逑作为一个很好的原生质体融合亲本材料。逡逑A逦B逦C逡逑费逦"逡逑n逦…'逦'."V逡逑V’逦\逡逑D逦E逦参逦F逡逑?邋:逦.逦…I遽逡逑.liBea,逦-逦Xt'''逦-逡逑二一邋....逡逑图1中A-F分别为秀珍菇18、秀珍菇188、秀珍菇163、秀珍菇195、秀珍菇705、平顶榆黄蘑PY逡逑在对照组培养料上的出菇照片。逡逑In邋Fig.邋1,A-F邋are邋the邋pictures邋of邋XI8,邋XI88,邋X163?邋XI95,邋X705,邋PY邋on邋the邋control邋medium邋respectively.逡逑-12邋-逡逑

原生质体制备,菌龄,菌丝体,原生质体产量


图3菌丝体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影响逡逑Fig.邋3邋The邋effect邋of邋fungus邋age邋on邋the邋preparation邋and邋regeneration邋of邋protoplasts逡逑3酶解液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影响逡逑酶浓度从0.4邋%增大到1.2邋%时,原生质体产量迅速增加。酶浓度由丨.2邋%时,原生质体产量增加速度变缓,原因是酶的效用值达到一个最高点。随度继续提升,原生质体产量开始降低,原生质休的完整性逐渐被破坏,伴随的活力下降,原生质体再生率也下降。所以,最佳酶浓度应控制在1.6邋%。逡逑一?一闱生鹿体产里原生质沐再生军逡逑4-.逦r邋1.6逡逑i35_逦-14逡逑2-os

原生质体,放大倍数,图片,时对应


3.3.10原生质体萌发逡逑原生质体在液体培养的条件下容易萌发且容易观察,将原生质体液体培养2邋d时取逡逑10邋pL,用荧光增白剂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见图9。逡逑■逡逑■岕逡逑图9中A为原生质体萌发图片(放大倍数K)X40),B为原生质体萌发(放大倍数12X100)时图逡逑片,C、D、E为(放大倍数12X100)时对应的红蓝绿通道荧光图片逡逑Fig.邋9邋A邋is邋germination邋(magnification邋10邋x邋40)邋image邋of邋protoplast,邋B邋is邋germination邋(12邋x邋magnification逡逑100)邋image邋of邋protoplast,邋C,邋D,邋E邋is邋(magnification邋12x100)邋fluorescent邋images邋with邋red,邋blue邋and邋green逡逑channel邋respectively逡逑-26-逡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瑶;;原生质体融合在微生物育种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2期

2 吴贵英;祝飞;沈访;储士润;李林;郑明辉;;聚乙二醇诱导金钗石斛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的初步探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3 马玉杰;李超越;薛胜平;赵萌;冯越;;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J];智富时代;2017年09期

4 刘敏跃;李鹏;龙淼;;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4年07期

5 赵春苗;徐春厚;;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年04期

6 赵有鑫;唐玉琴;;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黑木耳育种上的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2011年04期

7 朱河水;刘记强;杨国宇;仝千秋;张代;;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8 雷爱莹;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净化水质上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9 罗雯,陈志勤;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虞磊,李蕤;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进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爱莹;;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净化水质上的应用[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2006年

2 陆龙喜;时连根;;真菌原生质体的融合及其应用[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3 孙振久;王松文;刘霞;;电场条件对甘蓝与萝卜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丽梅;E.Jacobsen;M.S.Ramanna;M.Bergervoet;D J.Huigen;;茄科植物属间及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其检测[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朱昌雄;谢德龄;粟燕;倪楚芳;;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农抗120高产菌株及应用的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6 刘继红;邓秀新;;原生质体融合与柑橘遗传改良[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欢欢;陈钰辉;张映;刘富中;连勇;;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创制茄子砧木材料[A];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龚美珍;郑州;程金花;龚大春;;酿酒酵母和管囊酵母原生质体融合构建全糖发酵高产乙醇菌株[A];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唐文华;顾培r

本文编号:2781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81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