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球转录组数据比较的甘蓝杂种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若韫;张晓松;;大白菜球叶转绿中质体发育的电镜观察[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2 严光磊;马桂珍;;“青麻叶”大白菜[J];种子通讯;1987年03期
3 王树林;‘青海绿’大白菜的选育[J];中国蔬菜;1988年03期
4 李登顺,任才旗;大白菜一代杂种79—2的选育[J];中国蔬菜;1988年04期
5 李长安;梁超;;冬前话贮菜[J];现代农业;1988年11期
6 ASajjapongse;Y.C.Roan;陈学好;;遮荫和捆叶对夏大白菜的影响[J];长江蔬菜;1988年05期
7 ;新丰甘蓝的栽培要点[J];上海蔬菜;1988年03期
8 田慧;;白菜腋芽扦插采种技术[J];种子世界;1988年09期
9 李智军;;鸡心芥菜的特性及留种[J];长江蔬菜;1989年04期
10 于圣香;;越冬甘蓝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守伟;赵金芳;奥岩松;;不同品种大白菜春季栽培下的产量形成特性[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俊祥;李会霞;张鲁刚;;大白菜橙色叶球基因Br-or等位特异标记的开发及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宋晓飞;武剑;张延国;徐东辉;李晓楠;申书兴;王晓武;;大白菜部分叶球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忠民;张恩慧;程永安;杨安平;马青山;;春甘蓝耐裂球性鉴定方法及标准研究初报[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5 缪体云;薄天岳;陈锦秀;任云英;;利用SRAP标记分析甘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缪体云;薄天岳;陈锦秀;任云英;;利用SRAP标记分析甘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占省;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赵文;孙培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蓝叶球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吲哚-3-甲醇[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恩慧;刘辉;许忠民;程永安;杨安平;;灌水、追肥和栽培密度对甘蓝裂球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军均;崔鸿文;;遗传距离估算方法及其与黄瓜杂种优势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市蔬菜研究所 尹德兴;中晚熟甘蓝品种 寒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2 段亚利;甘蓝品种介绍[N];农民日报;2003年
3 ;白菜裂球防治措施[N];吉林农村报;2009年
4 ;白菜裂球防治措施[N];陕西科技报;2009年
5 曹兰英;甘蓝裂球的原因和防治[N];山东科技报;2017年
6 山东省宁津县农林局 刘忠强;甘蓝裂球的原因及预防方法[N];河北科技报;2017年
7 李渊;省农科院推介40个优质甘蓝品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5年
8 许映君 蔡娜丹;耐热甘蓝品种——太阳甘蓝[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9 张玉勋;夏播越冬甘蓝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N];山东科技报;2002年
10 刘宗陈 马爱民 杨少华;早熟秋冬甘蓝品种延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俊祥;大白菜橙色叶球和拟南芥黄色幼叶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一衡;大白菜四倍体形态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绮;大白菜橙色叶球基因分子标记及杂种纯度鉴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周天美;甘蓝种子引发处理的生物学效应及引发处理后的适宜贮藏温度[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刘胜男;越冬甘蓝品种比较试验及其耐寒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侯金珠;辣椒杂种优势的预测及其亲本选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孙朋朋;甘蓝主要叶球性状遗传效应与关联分析及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范国红;克服甘蓝连作障碍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陈文超;辣椒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预测[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胡安杰;西瓜杂种优势预测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9 张静静;石竹杂种优势育种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郑莎;多抗番茄品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0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0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