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4种菊科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6 07:13
【摘要】:火炬树(Rhus typhina L.)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木属(Rhus),落叶灌木或亚乔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火炬树在园林绿化中更新繁殖速度快,能够减少物种的多样性,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因此其入侵机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尤其在化感作用方面,但是火炬树是否通过化感作用影响其他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从而对其生长产生影响很少研究。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控制试验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4种菊科植物(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百日草(Zinnia elegans)、万寿菊(Tagetes erecta)、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幼苗生长和地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影响。通过探讨火炬树根水浸提液与植物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的关系,研究火炬树对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火炬树根水浸提液浓度处理均抑制了万寿菊株高、茎粗生长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对波斯菊、百日草幼苗生长整体呈现“低促高抑”的变化趋势,高浓度(0.4 g·m L-1)的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均抑制幼苗生长,浓度为0.2 g·m L-1-0.3 g·m L-1时适宜植物幼苗生长。2、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波斯菊、万寿菊、黑心菊的土壤含水量均无影响,但均降低了万寿菊根部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加了土壤p H。0.2 g·m L-1-0.3 g·m L-1时均促进了波斯菊、百日草和黑心菊土壤电导率、p H、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增加;0.4 g·m L-1时降低了植物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3、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值因植物不同而达到稳定期的时间不同(波斯菊:180 h,百日草:204 h,万寿菊:192 h,黑心菊:156 h);4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AWCD值因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万寿菊在浓度为0 g·m L-1时AWCD值最高,而百日草、波斯菊和黑心菊AWCD值分别在0.1 g·m L-1、0.2g·m L-1、0.3 g·m L-1时最高;且4种植物均在0.4 g·m L-1时达到最低。4、土壤微生物对六类碳源的利用率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其他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均促进了波斯菊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物质,百日草和黑心菊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万寿菊的土壤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的利用;而降低了波斯菊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和多聚类物质,百日草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酚酸类物质和胺类物质,万寿菊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类和多聚物类,黑心菊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氨基酸和胺类物质的利用。5、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多样性指数反映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及土壤微生优势种的集中性。通过对植物根部土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添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后,万寿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Gini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3种植物,但低于对照。百日草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Gini多样性指数均降低;波斯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对照。当火炬树根水浸提液浓度为0.2 g·m L-1时,黑心菊3种碳源利用的多样性均最高;0.3 g·m L-1时,波斯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而百日草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6、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AWCD值、多样性指数与生长指标、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波斯菊、万寿菊、黑心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AWCD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百日草则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波斯菊、百日草、万寿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AWCD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万寿菊、黑心菊土壤微生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Gini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7、RDA(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植物土壤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有机碳和总氮。综上所述:不同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4种菊科植物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主要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但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万寿菊影响最大。不同浓度处理下,降低万寿菊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类物质和多聚物类物质的利用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群的多样性,因而影响了万寿菊的生长。本研究为火炬树化感作用对其他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火炬树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城市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87
【图文】:

碳源利用,水浸提液,火炬树,土壤微生物


34 不同浓度的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的影Fig. 5.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ots aqueous extractsm Rhus typhina on soil microbial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AWCD values:(A)代表波斯菊;(B)代表百日草;(C)代表万寿菊;(D)代表黑心菊Note: (A) represents Cosmos bipinnata, (B) represents Zinnia elegans,(C) represents Tagetes erecta, (D) represents Rudbeckia hirta

碳源利用,土壤微生物,火炬树,水浸提液


同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 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的影响未添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 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的影响所示,未添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 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P < 0.05)。在 0 h - 12 h 时,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变化说明此时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较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4 种植物土利用 AWCD 值,均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4 种植物相比,万寿菊土壤微生AWCD 值均高于其他 3 种植物;当培养时间在 0 h - 156 h 时,4 种植物土壤用 AWCD 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万寿菊、波斯菊、黑心菊和百日草;而 156 h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为:万寿菊 > 波斯菊 > 百日草 > 黑心

变化曲线,碳源利用,土壤微生物,水浸提液


图 5.3 0.1 g mL-1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 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的影响Fig. 5.3 Effect of 0.1 g mL-1roots aqueous extracts from Rhus typhinaon soil microbial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AWCD values of four plant species.2 g mL-1的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值根水浸提液浓度为 0.2 g mL-1时,4 种植物土壤微生物 AWCD 值的影响加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如图 5.4 所示,万寿菊和波斯菊土壤微生D 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两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较为相似,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WCD 值始终低于波斯菊和万寿菊。培养时间在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 AWCD 值,高于百日草,而培养时间超过 168 生物碳源利用的 AWCD 值高于黑心菊,AWCD 值变化曲线稳定后,4 对碳源的利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万寿菊、波斯菊、百日草和黑心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恒庆;穆晓红;贾鑫;王印睿;许爽;刘华健;;大连地区外来物种火炬树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2期

2 张文娟;;火炬树特征、价值与育苗技术[J];绿色科技;2018年13期

3 胡松年;毛羽;;火炬树苗木繁育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年03期

4 魏炜;;天生你才必有用[J];民间文学(故事);2016年12期

5 倾听;;让句号成为“活结”(三)[J];小学生作文;2017年06期

6 金翁;;雄健奔放的火炬树[J];中国花卉盆景;2012年11期

7 罗章龙;任伟;雷琴;;火炬树育苗与造林技术[J];农村科技;2011年07期

8 王涛;;火炬树栽培养护及应用[J];农村科技;2011年10期

9 何秀娥;;火炬树的育苗和栽植技术[J];陕西林业;2010年04期

10 史玉军;;火炬树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麦秀兰;宋玉霞;毛丽萍;;火炬树同工酶分析[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2 马晓平;张志宏;;火炬树育苗造林技术[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3 孙天旭;张川红;郑勇奇;鲁法典;;外来种火炬树生物入侵研究进展[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潍坊广文中学 王辉;火炬树应用宜扬长避短[N];中国花卉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夕 孙燕燕;火炬树引进北京成危害?[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承德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郭欣荣;火炬树育苗技术[N];承德日报;2010年

4 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商立志;火炬树育苗与造林[N];河北科技报;2009年

5 张强;今春京津冀火炬树热度飙升[N];中国花卉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有序 有限 有控地发展火炬树[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记者 王海艺;河北火炬树明年市场有点悬[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火炬树威胁北京生态[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王豁然;火炬树是入侵树种吗?[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微风;火炬树[N];河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建彪;煤矸石山生态重建中的植被演替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李中新;银杏、火炬树活性成分及其抗螨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袁义福;不同氮磷比条件对外来种火炬树与本地种麻栎、荆条的种间关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4 杜宁;暖温带5种常见灌木对水分和光照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罗玉洁;光照和氮沉降对外来植物刺槐、火炬树及三种本地植物的生长和种间关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淑勇;黄土丘陵区主要树种抗旱生理特性及荧光动力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育;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4种菊科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莹;火炬树芽的食用功能与功效成分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3 穆晓红;大连地区外来植物火炬树的调查及入侵风险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徐增瑞;火炬树果实药理活性初探[D];郑州大学;2014年

5 毛姗;正交试验法优选火炬树果穗提取工艺[D];郑州大学;2016年

6 王大成;火炬树果穗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传芹;火炬树抗逆性及克隆竞争能力的研究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喻晓丽;土壤水分胁迫对火炬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于界芬;树木蒸腾耗水特点及解剖结构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李晨光;唐山铁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土壤结构改良及其水土保持效益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4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04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