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番茄TPR基因对逆境胁迫响应及SlTPR4互作蛋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21:45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番茄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能有效预防血管老化并显著降低癌症发病几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番茄具备了一定抗逆境能力,但当外界不良环境条件超过了番茄植株的耐受限度时则会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在遭受到真菌、细菌、病原菌等生物胁迫时,番茄植株产生枯萎、坏死以及腐烂等症状。在遭受高温、低温、干旱、高盐等非生物胁迫时,番茄植株产生黄化、萎蔫及矮化等症状。TPR(Tetratricopeptide repeat)基因是一类含有TPR保守基序的基因家族,该基因广泛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蛋白质转运、有丝分裂、蛋白质折叠、类固醇受体功能、RNA剪切、转录抑制、蛋白质降解及应激胁迫等生物进程。研究发现TPR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主要参与高温响应及生长发育过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PR基因在响应低温及高盐胁迫等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番茄中关于TPR基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研究番茄TPR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我们对TPR基因家族展开了以下研究。本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番茄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26个TPR基因家族成员,并对番茄TPR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保守基序、组织表达以及GO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PR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少数定位于外膜及周质中;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多数番茄TPR基因具有相同的保守基序;组织表达分析显示,番茄TPR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发育时期及组织中表达量存在差异,这表明TPR基因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另外,番茄TPR基因家族成员能够响应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但其响应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GO分析说明番茄TPR蛋白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并与植物信号传递有关。(2)利用qRT-PCR技术检测生物胁迫(灰霉)以及非生物胁迫(ABA、干旱、盐、创伤)下番茄TPR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番茄TPR家族成员对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其中SlTPR2、SlTPR4基因在不同胁迫下变化显著。(3)利用VIGS技术对番茄幼苗中SlTPR2、SlTPR4基因分别进行沉默,测定沉默组与对照组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结果表明SlTPR2、SlTPR4沉默植株抗逆境能力下降。(4)本研究利用蛋白互作分析预测出SlTPR4能够与编码ATP合酶CF1的α亚基(atpA)存在互作。并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以及pull down试验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究TPR介导的抗病防卫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少溥;;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J];生物学通报;2009年12期

2 李德敏,金伯泉,刘飞,欧阳为明,张建平,李林;PTA1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9年02期

3 王改芳;;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4期

4 马海蓉,李维琪;酵母双杂交衍生系统[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02期

5 徐帅兵;黄兵;赵其平;董辉;朱顺海;崔晓霞;谢雨翔;唐敏;杨志远;韩红玉;;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6年06期

6 周扬帆;王晓辉;唐刘君;李长燕;王敏;杨晓扬;杨晓明;汪思应;;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苏成芝,邓艳春,张晓光,药立波,刘新平;p40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8 程轶梦,吴元明,陈苏民,陈南春,纪宗玲;人era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激活作用的检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6期

9 李晓峰;张大兵;;OsMADS34与OsMADS56蛋白互作及OsMADS56表达模式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年04期

10 郑君芳;杨荟敏;张红;;用于酵母双杂交的EBP50诱饵载体的构建和鉴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方;施毅;辛晓峰;宋勇;赵明;李子玲;钱桂生;罗向东;;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荆晶;陈捷;;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3 杨达汉;邓守全;马德慧;;猪肺泡巨噬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贾思远;罗向东;齐洁;;酵母双杂交证实Id1'与AGGF1存在相互作用[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晓璐;张耀洲;;家蚕钙整合素结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相关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高兴红;贾仁勇;程安春;汪铭书;朱德康;刘马峰;孙昆峰;杨乔;陈舜;刘菲;吴英;陈孝跃;;DEV UL24与UL54蛋白相互作用的筛选、鉴定及功能初探[A];第三届水禽疫病防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张旭东;Rhonda R.McCartney;Tommy S.Tillman;Harry Solimeo;Stefan Wf;Ciprian Almonte;Simon C.Watkins;Martin C.Schmidt;;Stdl蛋白对葡萄糖感受体Rgt2和Snf3的作用及对蛋白激酶Snf1活性的调节(英文)[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颖波;费菲;黄夏荷;曹爱忠;邢莉萍;王海燕;王慰;祝燕飞;王宗宽;谢旗;王秀娥;;簇毛麦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Hv-cmpg互作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文程;朱敏生;;L-MLCK作为死亡底物介导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艳丽;陈桃;谢甲涛;程家森;付艳苹;姜道宏;;根肿菌MAPK级联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胡其峰;水稻病毒经卵传播新机制被揭示[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AtMAPKKK18调节干旱胁迫抗性的分子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2 陈述亮;UXT结合蛋白VHL调控AR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罗光宇;水稻OsSCPD1基因对干旱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沈晓云;Cyclin D3与eIF3k的相互作用及TH1与A-Raf相互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袁莉刚;大鼠RSA14-44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6 马志海;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鲁宁;应用酵母双杂交和酵母三杂交系统研究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因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沈煜;子宫颈部位输卵管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毕赤酵母的重组表达及纯化[D];复旦大学;2004年

9 叶晓霞;人类新基因pp5644的功能研究以及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改造与文库构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孙茂云;Cyclin D3相关蛋白的筛选及其与ERK3或nm23-H2相互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洋洋;番茄TPR基因对逆境胁迫响应及SlTPR4互作蛋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侯肖楠;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132与几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贾红玉;小球藻病毒与宿主间两种相互作用现象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4 蔡琦;烟草花叶病毒全长基因组克隆与分析及受其侵染的番茄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D];广西大学;2012年

5 蔡加挺;稻瘟菌免疫诱导蛋白MoSM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验证[D];浙江大学;2019年

6 KHAN Abdul Jamil;[D];内蒙古大学;2017年

7 范小燕;CGMMV CP蛋白特征分析及其与病毒蛋白和寄主因子互作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8 俎瑶琛;灰飞虱体内与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核衣壳蛋白互作的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9 王晖;黄瓜超矮生基因scp-1功能初步分析及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李志朋;绵羊精子特异性蛋白TSSK6与IZUMO1相互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6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26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