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百合离体保存最适蔗糖浓度与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0-09-30 17:56
   实现优质百合资源的有效保存并提高百合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对百合种质创新以及促进百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限制生长的方法实现资源离体保存的百合种类尚少,且保存过程中百合植株生长状态没有得到优化。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蔗糖浓度对百合离体保存的效果,明确了不同种类百合离体保存的共性与个性;初步建立了三种切花百合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体系,提高了百合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百合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百合离体保存最适蔗糖浓度筛选将鳞茎直径为0.5 cm的百合组培苗保存于添加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探讨不同种类百合离体保存特点。结果表明:铁炮百合?White Heaven?、OT百合?Yelloween?和?Red Dutch?、新疆百合(Lilium martagon var.pilosiusculum)以及东北百合(L.distichum Nakai)离体保存的最适蔗糖浓度为60 g·L~(-1),在30 g·L~(-1)~60 g·L~(-1)范围内,提高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可显著减缓百合叶片生长速度,鳞茎直径显著增大,根系发达,可分别保存至92 d、91 d、91 d、91 d和90 d;东方百合?Tiger Woods?、?Double Suprise?和毛百合(L.dauricum Ker-Gawl.)离体保存的最适蔗糖浓度为90 g·L~(-1),在60 g·L~(-1)~90 g·L~(-1)范围内,提高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可显著抑制百合叶片生长速度,鳞茎体积增大显著,根部健壮,离体保存时间分别为122 d、109 d和100 d。2.初步建立三种切花百合驯化移栽技术体系百合苗选择:继代两次且根系和叶片生长健壮的百合小鳞茎移栽效果最好,三种切花百合移栽成活率均可达到88.0%以上;驯化时间:将百合组培苗在室温为25±1℃的条件下打开封口膜,经过不同时间驯化后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铁炮百合?White Heaven?和东方百合?Double Suprise?和?Tiger Woods?组培苗的最佳驯化时间为5 d,移栽成活率可达86.6%以上;OT百合?Yelloween?和?Red Dutch?的最佳驯化时间为3 d,移栽后可以保持组培苗原有叶片正常生长,移栽成活率均可达91.0%以上。移栽时期:选取具有完整根系和叶片且生长健壮的三种切花百合组培苗,经过驯化后,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移栽,结果表明:铁炮百合?White Heaven?和OT百合?Yelloween?、?Red Dutch?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是4月、5月、6月、9月和10月,移栽成活率均可达90.0%以上;东方百合?Tiger Woods?、?Double Suprise?的最佳移栽时期是4月、5月、9月和10月,移栽成活率均可达80.0%以上。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682.29
【部分图文】:

毛百合,离体保存,蔗糖浓度,生长状况


低浓度蔗糖下毛百合叶片生长速度快,鳞茎无明显膨大现象,根长较短且数量少,当蔗糖浓度过高时,毛百合鳞茎顶端不能正常生长叶片(图 2-1,B、C)。由表2-1 可知,在添加 9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对毛百合叶片生长速度抑制效果明显,鳞茎直径显著增大,为 12.6 cm,且继代间隔时间最长可达 100 d;在含 12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毛百合鳞茎直径达到最大,但是,小鳞茎顶端不能正常生长叶片且外部鳞茎易失水萎蔫。因此,综合考虑,在保证百合无菌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毛百合离体保存的最适蔗糖浓度为 90 g·L-1。表 2-1 蔗糖浓度对毛百合离体保存的影响Table 2-1 Effects of Sucros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 vitro preservation of L. dauricum Ker-Gawl.处理Treatment蔗糖浓度(g·L-1)Sucroseconcentration接种数NO. ofexplants叶长(cm)Leaflength根长(cm)Rootlength鳞茎直径(cm)Bulbdiameter继代时间(d)Subculturedtime1 30 30 5.71±0.24 a 1.74±0.21 b 0.70±0.05 c 55.00±5.00 c2 60 30 5.44±0.06 a 2.70±0.23 a 0.95±0.07 b 84.67±4.16 b3 90 30 3.34±0.18 b 2.50±0.07 a 1.26±0.05 a 100.33±3.51 a4 120 30 0.44±0.08 c 2.36±0.10 a 1.73±0.11 a 59.33±1.15 c注:同一列不同字母为 0.05 水平差异显著性。下同No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e column and the different level of 0.05 is significant. Same as belowCBA

离体保存,蔗糖浓度,百合,生长状况


不同种类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研究鳞茎明显膨大,根长生长健壮,保存 90 d 后,植株叶片出现萎蔫,需进行继代处理。综合考虑,东北百合离体保存培养基的最佳蔗糖浓度为 60 g·L-1。表 2-2 蔗糖浓度对东北百合离体保存的影响Table 2-2 Effects of Sucros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 vitro preservation of L. distichum Nakai.处理Treatment蔗糖浓度(g·L-1)Sucroseconcentration接种数NO. ofexplants叶长(cm)Leaflength根长(cm)Rootlength鳞茎直径(cm)Bulbdiameter继代时间(d)Subculturedtime1 30 30 5.96±0.34 a 3.37±0.25 ab 1.05±0.08 c 81.00±3.61 b2 60 30 1.35±0.19 b 3.78±0.15 a 1.43±0.22 a 90.33±4.51 a3 90 30 0c 3.22±0.18 b 1.35±0.10 ab 90.00±2.00 a4 120 30 0c 3.35±0.18 ab 1.12±0.11 b 58.67±4.16 cB CA

蔗糖浓度,离体保存,百合,新疆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3 蔗糖浓度对新疆百合离体保存的影响Table 2-3 Effects of Sucros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 vitro preservation of L. martagon var. pilosiusculum.处理Treatment蔗糖浓度(g·L-1)Sucroseconcentration接种数NO. ofexplants叶长(cm)Leaflength根长(cm)Rootlength鳞茎直径(cm)Bulbdiameter继代时间(d)Subculturedtime1 30 30 6.46±0.65 a 1.37±0.25 c 0.88±0.03 b 59.67±4.51 b2 60 30 4.76±0.32 b 3.78±0.15 a 1.42±0.50 a 91.00±3.61 a3 90 30 0.26±0.18 c 3.22±0.18 b 1.35±0.12 ab 64.33±4.51 b4 120 30 0 c 3.35±0.18 b 1.30±0.08 ab 60.33±1.53 bA BC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蕻;张丽华;邓樱花;华丽;郑新春;李春涵;铁皮石斛组培苗菌根真菌接种效应[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年期

2 郭芳;刘海鹏;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李迎超;;光质对红树莓组培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年22期

3 希从芳;张俊秋;赵雅菲;王晶;包刘媛;徐春阳;朱秋会;李建宾;;洋桔梗组培苗炼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4 王玉杰;黄作喜;;铁皮石斛组培苗炼苗技术[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5 王生旭;田永莉;刘强;;蝴蝶兰组培苗定植后培养不同时间驯化对生长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7年12期

6 骆振;;石斛组培苗繁育与仿野生种植技术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年08期

7 曾文丹;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木薯组培苗壮苗生根技术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10期

8 杨艳敏;魏永祥;张舵;王兴东;张立宁;;辽砧2号组培苗瓶内生根技术研究[J];北方果树;2016年02期

9 刘萍;;罗布麻组培苗规范化栽培试验[J];吉林农业;2015年18期

10 ;培苗以爱,育才以道,树人以德[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吴国智;杨元;;安祖花组培苗的生根新技术[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尤海波;;组培微环境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卫国;石岭;莫东发;张正伟;成正;罗凤霞;高雷;;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蔺琰东;秦舒浩;王丽;刘玉汇;余斌;张俊莲;王蒂;;外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甲酸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化感效应[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5 廖飞雄;李玲;姚翠娴;郭仲孝;;无蔗糖培养和不同封口膜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6 屈云慧;熊丽;张素芳;杨春梅;吴丽芳;;情人草组培苗无糖培养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7 闭志强;蔡炳华;苏宾;陈丽娟;陈少珍;周嘉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管理[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骏捷;陈功;刘峰;郑日如;徐慧;王彩云;;一种减少八仙花组培苗气根的新型培养方法探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9 宁强;赵锦;刘孟军;;盐对带枣疯病组培苗生长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何丽斯;苏家乐;刘晓青;李畅;陈尚平;项立平;;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高山杜鹃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思敏;海胶集团世界首批克隆橡胶树丰产[N];海南农垦报;2018年

2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吴思敏;海胶首批橡胶组培苗开割增产30%[N];海南日报;2018年

3 闽星;桉树组培苗扦插育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4 刘辉;新型香樟组培苗繁育成功[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韩益;组培苗[N];中国花卉报;2009年

6 柏斌;行家提醒:昆明兰市精品组培苗不可信[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黄忠族 陈劲松 吕国荣;“无菌”种苗健康输澳[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8 曾陆三;漳州桉树组培苗销售势头旺[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毅 孙璇;培苗育种,创新西行[N];经济日报;2014年

10 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郭韩玲;苹果组培苗的过渡移栽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管道平;丛枝菌根与无糖培养对海棠组培苗生理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 崔瑾;芋(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脱毒快繁体系的构建以及组培苗无糖培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刘梦溪;LED光谱对桔梗组培苗形态建成及离体成花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慧敏;不同光源对棉花、油菜和不结球白菜组培苗与实生苗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徐志刚;组培微环境与规模化育苗设施环境调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香杉;百合离体保存最适蔗糖浓度与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探讨[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谢科;莲藕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陈晓明;百合组培苗栽培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4 陈建林;荸荠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5 刘静;非洲菊组培苗继代增殖与液体生根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梁华;磁场处理对黄精组培苗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7 孙磊;莲藕组培苗高效驯化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8 张有铎;菜用大黄组培苗生根驯化及田间生长特性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9 邢立国;芦荟组培苗气培生根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王晶;红掌组培苗优质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1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31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