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显微观察、InDel分子标记及AbRLM基因表达分析在双孢蘑菇发育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16 15:21
   双孢蘑菇担子及担孢子的微观形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双孢蘑菇重要器官的发育过程和特征,为遗传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综合利用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显微技术研究双孢蘑菇担子、担孢子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双孢蘑菇菌丝体具有多态性,根据菌丝形态可分为基内匍匐菌丝、基外气生菌丝、基外刺状气生菌丝、螺旋状状气生菌丝;担子呈近圆柱体紧密簇状生长,且发育早期(孢子梗形成前)的担子顶部覆盖有膜状物(即担子顶膜),并首次发现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类型担子比例存在变化,即内菌幕出现期的3孢担子比例高于成熟期。担子核相变化观察表明,担子发育过程中两个细胞核在担子中部融合,融合的单细胞核向担子顶部迁移并发生减数分裂,最终在担子顶部形成4个单倍体核,减数第二次分裂有时存在不同步性,此时担子头部出现3核现象,减数分裂后的4个单倍体核最终平均地迁移入担孢子中,而后两个核在孢子中发生有丝分裂,最终每个担孢子包含4个核。担孢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担孢子壁为两层,担孢子内呈现大小不均的脂滴状物质。杂交育种是目前主要的育种方式,由于双孢蘑菇同核体与异核体菌落形态难以区分,需要借助分子标记进行区分。本研究依据双孢蘑菇担子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选取发育早期(内菌幕出现期)的双孢蘑菇子实体收集担孢子(以便提高同核体担孢子获得率),通过菌丝形态、生长速度以及出菇等试验筛选获得42株核型明确的单孢菌株,并以42株单孢菌株基因组为模板,筛选InDel分子标记,最终得到12对能准确区分双孢蘑菇同核体的分子标记。真菌RLM基因是MADS家族的转录因子,被证实受非生物胁迫调控,参与调节碳水化合物进入细胞壁的生物合成途径,而AbRLM基因在双孢蘑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使用RT-qPCR技术对8个双孢蘑菇内参基因在5个发育时期、3种不同组织器官和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检测,使用ΔCt法、GeNorm和NormFiner分析单基因、双基因组合和三基因组合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而后以最稳定表达的基因组合为内参基因分析AbRLM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子实体组织不同温度培养菌丝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40s*Actin*Eif5基因组合可作为双孢蘑菇不同发育时期样本的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Eif5*Ubiquitin*PRL14基因组合是最适合在不同组织中样品中作为内参基因;EF1*Ubiquitin*RPL14基因组合可在不同温度处理菌丝样品中可作为最佳内参基因。AbRLM基因在原基分化期、15℃培养菌丝及菌褶中明显高表达,说明AbRLM基因与原基形成和分化、担子发育密切相关。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46.11
【部分图文】:

双孢蘑菇,发育过程,样品前处理方法,担子


图 2.1 双孢蘑菇发育过程中 6 个不同发育时期Fig. 2.1 six different stages of agaricus bisporus development2.1.3 担子和担孢子内部结构观察样品前处理方法参见 Liu(2010)[91],步骤包括:1、取样,收集双孢蘑菇担孢

菌丝形态,菌丝形态,菌丝,气生菌丝


菌丝形态

双孢蘑菇,图片,扫描电子显微镜,菌丝


图 2.3 双孢蘑菇菌丝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g. 2.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agaricus bisporu担孢子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太梅;石占飞;忻龙祚;孙伟明;程晓园;王建伟;杨胜堂;;邯郸地区双孢蘑菇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食药用菌;2019年03期

2 刘建凤;陆玉荣;张春梅;吕敏;卫甜;宗新军;戚尹伟;吉春明;;稻麦秸秆隧道式发酵双孢蘑菇基料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7年05期

3 李旭东;;影响双孢蘑菇产量的因素分析[J];农村科技;2016年04期

4 李万德;肖创伟;孙华;;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几点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10年02期

5 ;澳大利亚:双孢蘑菇名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蔬菜[J];浙江食用菌;2010年05期

6 ;荷兰企业整合以稳定双孢蘑菇销售市场[J];浙江食用菌;2010年05期

7 ;美国进行双孢蘑菇抗击流感试验[J];浙江食用菌;2009年04期

8 ;波兰:双孢蘑菇价格几乎上涨一倍[J];浙江食用菌;2008年04期

9 陈先西;阙玉林;梅军;马静;潘必文;林灵;周秦福;;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10期

10 林宝娟;洪丽明;;双孢蘑菇覆土技术要点[J];食用菌;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曾辉;基于双孢蘑菇工厂化制种的菌种质量评价与制种管控体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2 王金斌;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优质褐色双孢蘑菇品种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3 裴斐;双孢蘑菇冷冻干燥联合微波真空干燥传质动力学及干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陈美元;双孢蘑菇基质降解能力退化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李琴;双孢蘑菇汤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熬制过程风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李树明;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Camel LAGNIKA;高压惰性气体及其联合处理对白蘑菇冷藏期间货架期延长及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周春元;双孢蘑菇湿泡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霞;显微观察、InDel分子标记及AbRLM基因表达分析在双孢蘑菇发育遗传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俊敏;镉胁迫对双孢蘑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耐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厦门大学;2018年

3 李贝贝;不同采后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4 彭博;双孢蘑菇转录组测序及酶促褐变相关基因筛选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5 张月;中短波紫外线提高食用菌中维生素D_2含量规律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6 王慧璐;晋中市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7 李寿建;双孢蘑菇多孢杂交育种及添加剂菌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8 韦学博;恶臭假单胞菌ACC脱氨酶基因双孢蘑菇工程菌构建与出菇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亚璇;多胺在MeJA调控双孢蘑菇采后品质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探[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10 张春颖;反义PPO转双孢蘑菇的获得及抗褐变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3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43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