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直感对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63.9
【部分图文】:
1 八种蓝莓的授粉特性1.1 八种蓝莓的花粉活力测定结果如图 3.1 所示,经过 FDA-PI 染色后,花粉粒大部分发出绿色荧光,可以判定 8 种蓝莓花粉发育正常,可用于之后的授粉实验。经过 ImageJ 软件分析后,花粉活力从高到底依次为:‘夏普蓝’、‘海岸’、‘明星’、‘蓝雨’、‘绿宝石’、‘薄雾’、‘宝石’、‘奥尼尔’,分别是 84.5%、82.8%、80.3%、77.1%、73.0%、69.2%、63.2%、58.9%,证明该批次的花粉活力较强,具有可授性。
lfcoast) 82.8%±3.5% abtar) 80.3%±2.8% abcerain) 77.1%±3.3% abcdmerald) 73.0%±5.6% bcdisty) 69.2%±5.0% cdwel) 63.2%±8.9% cd’neal) 58.9%±7.2% d授粉受精的重要一环。取开花当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处理后发现 3.2),可知在开花后几天时间内,
图 3.3 ‘绿宝石’为生产品种时各授粉组合坐果情况,标尺=12mmA. 绿宝石 B.奥尼尔 C.薄雾 D.夏普蓝 E.宝石 F.明星 G.海岸 H.蓝雨 I.混合花粉Fig. 3.3 Fruit setting of each pollination combination of ‘Emerald’,bar=12mmA. Emerald B. O’neal C. Misty D.Sharpblue E.Jewel F.Star G.Gulfcoast H.Bluerain I.Mixed pollen如表 3.2 所示,‘奥尼尔’作为生产品种时,坐果率在 12%-72.58%之间,变大,具有显著差异。作为对照,‘奥尼尔’自花授粉的坐果率较高,达到了 37.62%‘海岸’、‘夏普蓝’、‘绿宝石’、‘明星’的坐果率相当,都在 35%-45%范,5 个杂交组合间无显著差异。但是采用‘蓝雨’花粉时,达到了 72.58%,几乎交的 2 倍。‘宝石’花粉授粉后,坐果率为 51.88%。‘薄雾’为授粉株时,坐仍然最低,是 12%,暗示两者亲和性较差。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蓝雨’、‘宝石粉授粉能显著促进‘奥尼尔’坐果,‘海岸’、‘夏普蓝’、‘绿宝石’、‘明星粉授粉对‘奥尼尔’坐果率的影响不大,‘薄雾’提供花粉授粉时,会降低‘奥’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嘉博;郗笃隽;张琛;刘辉;黄康康;;杭州市蓝莓栽培技术要点[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6年02期
2 田如英;;蓝莓栽培管理技术[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坛;2016年04期
3 ;黄金浆果——野生蓝莓[J];泰州科技;2010年04期
4 ;盆栽蓝莓[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23期
5 冯晓艺;;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年12期
6 童彤;;智利:蓝莓出口增长102%[J];中国果业信息;2019年11期
7 周晓梅;汤珍妮;白鹤;李静;莫兰月;;土壤环境对蓝莓植株生长发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8 禾本;;秘鲁:2018年蓝莓产量预计增长[J];中国果业信息;2018年11期
9 ;盆栽蓝莓[J];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23期
10 ;盆栽蓝莓[J];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雷;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的蓝莓采摘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唐颖;高铵胁迫对土壤性质、蓝莓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张梦芸;基于光谱图像技术的蓝莓瘀伤检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詹玮;蓝莓营养成分及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机制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海滨;蓝莓植株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建模及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姜爱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生化代谢及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董全;蓝莓渗透脱水和流化床干燥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良;蓝莓酒酿酒酵母及其基因工程改良菌发酵动力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9 鲍玉冬;机械采收蓝莓振动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李志鹏;蓝莓采摘机采摘策略及轨迹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侨月;蓝莓ZIP转运子的克隆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玉晶;花粉直感对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3 潘霞;蓝莓氮形态偏好性及其相关机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4 方茜;蓝莓(Vaccinium spp.)及其近缘种分子标记开发与亲缘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5 陈曼曼;南高丛蓝莓果实发育细胞学规律及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6 陈凯莉;蓝莓果实发育中果实主要品质变化及果胶分解关键酶活性及表达量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7 于居盟;蓝莓酒专用酵母的分离筛选及干酵母制备[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8 徐娜;蓝莓保健果醋的研制及不同后发酵阶段风味物质的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9 屈嫒;野生蓝莓中花青素提取及高酒精度蓝莓酒的研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0 冯刚;蓝莓智能包装新鲜度指示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7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4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