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适于河南省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的选育

发布时间:2020-10-20 05:43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糙皮侧耳,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年产量最高的食用菌栽培菌株之一。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食用菌栽培大省,尤其以平菇栽培最广泛,且市场上平菇菌株繁多,大都是以秋冬季节栽培的菌株为主。本文引进了国内广泛栽培的27个中高温栽培菌株,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对供试的27个中高温平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的27个菌株中,P1、P6、P7、P8、P17、P18、P19、P20、P21、P22、P23和P24等12个菌株相互之间无拮抗现象,且其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相同,可以认定为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为同种异名。P2、P15和P16等3个菌株,P3、P4、P5、P26和P27等5个菌株相互之间也是如此。其它菌株包括P9、P10、P11、P12、P13、P14和P25等7个菌株与所有菌株之间都产生拮抗,而且酯酶同工酶酶谱不同,为独立菌株。因此,供试的27个菌株只是10个独立的分类单元。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栽培菌株同种异名现象十分严重。(2)采用平板培养、麦粒培养基培养及栽培试验,研究了供试27个平菇中高温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种异名的菌株之间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引进菌种时标称的“高温型”和“中高温型”的划分也不完全正确。根据栽培结果对各菌株的温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P1、P2、P6、P7、P8、P10、P13、P14、P15、P16、P17、P18、P19、P20、P21、P22、P23和P24等18个菌株可划分为高温型菌株;P3、P4、P5、P11、P12、P26和P27等7个菌株可划分为中高温型菌株,并对所有菌株的培养特性进行了详尽描述。(3)研究了供试菌株中其中19个栽培菌株的3种胞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半纤维素酶活性与生物学效率有较弱的正相关;漆酶活性与生物学效率两者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4)进行了单-双、单-单杂交试验。通过收集供试菌株的单孢菌株,进行单-单杂交、单-双杂交试验,采用与双亲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的试验方法,共得到P3-6×P15-4、P3-9×P15-4、P3-10×P15-4和P3-10×P15-6共4个独立的杂交新菌株,为高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育种材料。
【学位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46.14
【部分图文】:

平菇,拮抗,菌株,实验结果


图 2-1 拮抗现象Figure2-1 Antagonistic phenomenon表 2-2 27 个平菇菌株的拮抗实验结果ntagonistic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27 P. ostreat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温型,菌株,优质亲本,生物学效率


图 3-1 P3 和 P15 的出菇特征Figure 3-1 The fru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3 and P1527 个供试菌株根据高温条件下(28-38℃)出菇情况两种,即高温型和中高温型。P1、P2、P6、P7、P8、17、P18、P19、P20、P21、P22、P23 和 P24 等 18 个它们划分为高温型菌株;P3、P4、P5、P11、P12、P2菇时间较晚,故这 7 个菌株属中高温型菌株。其中体颜色为灰色,生物学效率最高,为 81.3%;高温型物学效率在高温型菌株中最高,为 77.9%,所以将 P3优质亲本菌株。另外,P9 和 P25 在高温条件下出菇情 2 个菌株排除在杂交亲本之外。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葡萄糖,葡萄糖母液


糖标准曲线的制备浓度为 1mol/mL 的葡萄糖母液,再按要求进一步稀释至所需不同浓度度(表 4-1)。试管,编号 1-6,6 号为空白样,1-5 每管加入相同浓度的葡萄糖S 试剂 0.5mL,沸水浴加热 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 4mL 蒸馏水,在 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吸光值。表 4-1 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浓度梯度ble 4-1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glucose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号 葡萄糖浓度(ug/mL) 葡萄糖母液(mL) 蒸馏水(m100 1 9200 2 8400 4 6600 6 4800 8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兴碧;冉丹;肖渊;;大棚平菇覆土栽培要点[J];农家参谋;2018年08期

2 石建森;武旭;李青;;平菇栽培中地沟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3 田丰;;平菇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年06期

4 李峰;靳荣线;;栽培平菇效益不稳原因浅析及应对措施[J];食用菌;2017年06期

5 王宝印;王振学;;防空洞一年四季平菇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5年12期

6 龚凤萍;张应香;段庆虎;竹玮;韩玉玲;尹川川;易红岩;;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改进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

7 成钢;朱珠;熊兀;周霞;雍婕;黎慧芳;王文龙;;平菇栽培基料添加畜禽粪便可行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5年01期

8 张保兰;;塑料大棚平菇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03期

9 梅再胜;陈敦泳;高先爱;柯辛;;长江流域空闲土地平菇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1年08期

10 阚清荣;;棚膜平菇栽培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宝梁;转基因棉籽培养料栽培平菇过程中Bt蛋白、转入DNA降解及对平菇、平菇害虫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婷;适于河南省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的选育[D];河南科技学院;2019年

2 王亮;红平菇的人工培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于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平菇图像识别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4 潘雄;平菇对淫羊藿单方及其复方药渣的生物转化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5 李云梦;平菇菌株提纯复壮技术应用效果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6 刘巧宁;五种培养料对平菇栽培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郭婧婧;平菇对纸尿裤混合基质的利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8 郑伟;平菇优良菌株的选育及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9 金华;平菇栽培废弃料在马铃薯栽培中的肥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鱼智;榆林市日光温室平菇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4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