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不同西葫芦品种及其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31 17:27
   西葫芦属于葫芦科南瓜属西葫芦种,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大,深受人们喜爱。对西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开发利用和保存。形态标记从表观性状反映种质间的差异,分子标记从DNA水平反映种质间的差异。ISSR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多态性丰富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品种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用形态学标记和ISSR标记对44份西葫芦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对30份亲本和14份品种的13个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葫芦13个形态指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0份亲本变异系数最大的株幅(56.36%),最小的是老瓜横径(17.14%);Shannon多样信息指数以叶面积最大(1.96),生长习性的最小(0.61)。14份品种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生长习性(34.59%),最小的是瓜形指数(15.06%);Shannon多样信息指数最大的是叶柄长度(1.65),最小的是老瓜横径(0.41)。2.形态学性状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20处,将30份亲本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30和33这两个长长棒形父本材料;第二类包括10份长棒形父本材料;第三类将瓜形为高圆、短筒、圆筒和长筒的18份母本材料聚为一类。在相似系数为0.23处,将14份品种材料分为3类。34号扁圆形品种单独聚为一类,第二类包括6份矮生材料,第三类包括7份半矮生材料。由此可见瓜形和蔓性是西葫芦种质资源的重要形态指标。3.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引物用于ISSR标记分析,扩增出20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3条,多态比率为74.9%,平均每条引物11.3条带,8.4个为多态性条带。Na、Ne、H、I 的平均值分别为 2、1.6117、0.3493、0.5182。4.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母本和父本都分别聚类到不同的类群中,在相似系数为0.55处,将30份亲本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一类为2个长长棒形的父本材料,第二类的28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67处分为3个母本亚类和1个父本亚类,第一亚类包括4份圆筒形母本材料,第二亚类包括4份长筒形母本材料,第三亚类包括11份长棒形父本材料,第四亚类包括9份高圆到短筒形的母本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2处,将14份品种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6份矮生的露地栽培材料,第二类包括3份半矮生春秋保护地栽培材料,第三类包括4份半矮生越冬茬材料,扁圆形的34号品种单独聚为一类。5.形态学与ISSR标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从亲本材料聚类结果看,2个长长棒父本材料与其他亲本材料亲缘关系较远都首先聚为一类,其余亲本分别聚到母本群和父本群中,不同的是ISSR标记聚类把母本进一步分为3个亚类;从品种聚类结果看,都是扁圆形34号品种单独聚为一类,矮生品种聚为一类,半矮生品种聚为一类,不同的是ISSR标记聚类进一步把半矮生品种分为两类。品种的形态标记和ISSR标记的相关系数为0.4228,高于亲本材料的相关系数0.2012,二者的一致性较低。6.ISSR标记聚类结果表明,亲本间相似系数较高为0.55-1,其中14和5、12和15以及9、3和18、23和26都分别为同一个亲本材料,可见我国目前西葫芦育种所用的材料遗传背景较窄,在今后育种中应广泛收集资源。
【学位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642.6
【部分图文】:

西葫芦,检测结果,基因组,材料


DNA的质量是ISSR标记最基本的要求,本试验用CTAB法提取DNA,用??核酸蛋白仪对提取的西葫芦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提的DNAOD26Q/OD28〇??在1.90左右,纯度较高,部分结果如下表3-2所示。从图3-1电泳结果来看,所??提的DNA主带清晰,排列整齐,能够满足ISSR分析的要求。??表3-2部分DNA检测结果??Table?3-2?DNA?test?results?of?partial?C.pepo??编号?浓度(ng/uL)?OD260/OD280?编号?浓度(ng/uL)?OD260/OD280??Number?Concentration?Number?Concentration??1?1438.2?1.85?11?1129.8?1.91??2?1575.8?1.87?12?2431.8?1.86??3?1657.2?1.90?13?2115.3?1.95??4?1520.0?1.84?14?1923.7?1.90??5?1198.3?1.87?15?2224.0?1.97??6?1892.5?1.92?16?1381,5?1.93??7?672.1?1.90?17?712.0?1.97??8?1646.4?1.94?18?1728.3?1.94??9?1824.2?1.89?19?1576.8?1.85???10?1256.7?L97?20?2045.6?

引物,退火温度,反应体系


图3-1?10个西葫芦材料基因组DNA检测结果??Fig.3-1?detection?results?of?C.pepo?genomic?DNA??3.2.1.2ISSR反应体系??ISSR-PCR反应体系为20?|iiL,具体如下表:????试齐丨J?reagent?使用量usage???DNA?(50ng/(j.L)?1?(J.L??引物(lOpmol/L)?3?[iL??Master?Mix?10?)J.L???ddH2Q?6j〇L???3.2.1.3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定??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引物序列以及卢亚楠、司旻星、钟开勤等人[77,83,951??研究中所用的ISSR引物共设计了?50条引物,不同引物扩增出的条带亮度、带型、??数量、多态性带数存在差异,从这50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表3-3筛选出的18条ISSR引物??Table?3-3?The?selected?18?primers??引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磊;孙欣;;植物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5期

2 曲磊;刘冠宏;南文瑄;王德丞;;生物物种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天津科技;2015年06期

3 赵建涛;尹延旭;常培培;胡晓辉;张静;;番茄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4 李鹤;郭世荣;束胜;徐扬;孙锦;;砧用南瓜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与SSR标记分析[J];园艺学报;2014年07期

5 胡建斌;马双武;简在海;王吉明;李琼;苏艳;;中国甜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04期

6 陈曙霞;郭明慧;尚春树;赵占军;柴美清;郭建新;;抗病高产籽用西葫芦新品种的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7 滕淑贤;姜珍艳;刘芳;;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浅议[J];吉林农业;2012年10期

8 袁建民;李易蓉;唐文冲;木万福;杨长楷;;37份南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9 尚建立;王吉明;郭琳琳;马双武;;西瓜种质资源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春蕾;朱子成;盛云燕;;利用甜瓜SSR标记分析常见葫芦科作物亲缘关系[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亮;丹参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凤真;西葫芦农艺性状的遗传、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远孟;香稻遗传多样性与香味基因定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李俊丽;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多糖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秋玉;红皮云杉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李锡香;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洋;美洲南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宏亮;低温胁迫下西葫芦转录组分析与SSR分子标记开发[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黄月琴;基于表型性状与SSR、SRAP标记的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旭业;美洲南瓜4CL基因和抗白粉病相关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卢丽芳;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RAP和ISSR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陈志峰;不同品种黄花菜秋水仙碱含量比较及其亲缘关系鉴定[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7 高智莹;分子标记在隐性白羽肉鸡新品系培育中的实践与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刘林娅;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及ISSR标记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9 宋雪梅;内蒙古高原跨地带分布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刘超;籽用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4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64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