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夏黑’葡萄早熟芽变株系‘天工墨玉’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辅助鉴定

发布时间:2020-11-16 14:35
   ‘夏黑’原产于日本,是以巨峰为母本,无核白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三倍体早熟无核葡萄品种,其果实品质优、无核、丰产性好,商品性佳、口感好,种植范围较为广泛,在全国大部分葡萄产区都有种植。2008年在金华市寨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现‘夏黑’早熟芽变株系,芽变株系葡萄穗形美、果粒着色早,成熟时间比‘夏黑’提早7-10天,成熟度高,果实着色均匀呈蓝黑色,品质优良,有更高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本试验以‘夏黑’芽变株系(‘天工墨玉’)为材料,与‘夏黑’葡萄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分子辅助鉴定以及探究其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形成规律,并应用高通量RNA-seq技术鉴定‘天工墨玉’与‘夏黑’在转录组水平的差异,为葡萄新品种认定及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学性状与生物学性状比较(1)植物学性状方面,‘天工墨玉’与‘夏黑’葡萄区别表现在嫩梢叶片颜色、幼嫩叶片绒毛上,‘天工墨玉’的嫩梢叶淡红褐色(五叶期,‘夏黑’红褐色),幼叶背部绒毛疏(‘夏黑’中等密)。(2)果实经济性状方面,同一时期‘天工墨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夏黑’,完全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3%,两个品种完全成熟时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3)物候期方面,‘天工墨玉’比‘夏黑’葡萄提早7-10天成熟。(4)生长结果习性方面,芽变株系的花芽分化较好,萌芽率和结果枝率略高于‘夏黑’葡萄,差异不显著。(5)抗病性方面,‘天工墨玉’抗酸腐病、灰霉病、霜霉病、枝干溃疡病能力较‘夏黑’强。2.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形成规律对‘夏黑’早熟芽变和‘夏黑’葡萄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测量了相关指标,包括平均单粒质量、平均纵径、平均横径、果皮花色苷、酸类物质、糖类物质、总糖、可滴定酸、果实中的总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动态变化。从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来看,两者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天工墨玉’的蔗糖、果糖、葡萄糖、总糖在整个发育期含量基本都高于’夏黑’葡萄,升糖速度快;‘天工墨玉’的苹果酸、酒石酸、可滴定酸含量在果实转色后迅速下降且其含酸量大部分都低于‘夏黑’,可滴定酸含量比‘夏黑’提早一周开始下降,降酸速度快;果实中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天工墨玉’的降幅要小于‘夏黑’葡萄,发育初期含量低于‘夏黑’,成熟期略高于‘夏黑’;‘天工墨玉’葡萄转色期比‘夏黑’葡萄提早7-10天,同一时期两者果皮花色苷含量差异极显著。3.分子辅助鉴定ISSR分子标记鉴定方面,利用ISSR引物对‘天工墨玉’和‘夏黑’DNA进行扩增,根据多态性筛选出26条ISSR引物及7对引物组合,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材料扩增出的等位基因带型完全一致,说明‘天工墨玉’与‘夏黑’遗传背景非常相近。SSR分子标记鉴定方面,在19条染色体上筛选出了40对稳定性好且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结果表明,引物E10扩增的条带不一致,表明二者存在差异条带,说明二者在基因组DNA水平存在差异。4.RNA-seq鉴定应用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天工墨玉’与‘夏黑’果实5个发育期(花后2周、4周、5周、8周、10周)的RNA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发育期不同,存在一定量的相关差异基因。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63.1
【部分图文】:

墨玉,新梢叶片


图 2.1 ‘夏黑’与‘天工墨玉’新梢叶片比较Figure2.1 Comparison of tender tip leaves of Summer Black and mutant strain夏 黑夏 黑天工墨玉天工墨玉

墨玉,嫩梢,叶期


图 2.2 ‘夏黑’(左)与‘天工墨玉’(右)五叶期嫩梢比较 Comparison of tender shoots of Summer Blacke (left) and the muat five-leaf stage

幼芽,展叶,幼叶,成龄


无光泽。幼叶浅红褐色(‘夏黑’深红褐色),带浅红褐色晕(图2.3、2.4);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密生丝毛(较‘夏黑’疏)(图 2.1)。成龄叶片近圆形,较大,纵径约为 20.02cm,横径约为 25.90cm,成龄叶片上泡状突起弱,叶表面颜色墨绿色,背面有一层稀疏的丝状绒毛,叶片正面主脉花色苷显色强度较弱。叶片为 3 或 5 裂,上、下裂刻深度深,上裂刻裂片重叠,下裂刻裂片开张,裂刻基部窄拱形(图 2.5)。成龄叶片上锯齿性状为两侧直与两侧凹皆有,锯齿长约为 1.43cm,宽约为 1.66cm。叶柄洼多为 U 形。新梢姿态较直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钗;柳焕章;刘彦威;闫金坤;张鹤平;苏敬良;;RNA-Seq技术在白念珠菌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01期

2 梁玉青;李小双;高贝;杨红兰;张道远;管开云;;基于RNA-Seq数据筛选的银叶真藓耐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17年03期

3 陈颖;王迪;牛学英;王晓冬;陈雪;;RNA-Seq筛选脊髓损伤后的差异基因及部分基因功能分析[J];解剖学报;2017年02期

4 江海丽;李平;张梅;张锋利;苏丽;;RNA-Seq技术及其在胃肠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年17期

5 刘倩宏;刘星宇;闫峰;何玉华;魏杰;;基于RNA-seq识别布鲁菌酸调控候选基因[J];中国兽医杂志;2016年01期

6 冉茂良;陈斌;李智;董莲花;贺长青;柳小春;;基于RNA-seq测序数据鉴定和分析猪基因组可变剪接事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年03期

7 徐铁山;顾丽红;侯水生;叶保国;;应用RNA-seq数据开展鸭基因组可变剪接的鉴定与分析[J];中国家禽;2016年17期

8 姜茜;李颀;张震;肖萍;王慧;李龙;;基于RNA-Seq技术的先天性巨结肠转录组学[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年24期

9 王海波;邹竹荣;龚明;;基于RNA-Seq数据筛选的小桐子抗冷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聚类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6期

10 何涛;王端青;胡亚欧;张颖;邵卫东;汪莉;王玉民;;基于RNA-Seq数据识别果蝇剪接位点和可变剪接事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曾奎;基于RNA-Seq和MeRIP-Seq的湖羊热应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2 李永娟;基于RNA-seq的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肝脏和头肾转录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3 夏恒;基于RNA-Seq技术的金银花转录组分析及金银花中miRNA分析鉴定[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曹宇;基于骆驼肾脏、肝脏和回肠的RNA-seq揭示其耐盐抗旱的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5 王海波;基于RNA-Seq解析小桐子抗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欢;基于RNA-seq技术的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细胞转录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姚秋阳;利用RNA-seq技术在云南山茶中解析重要分子通路与开发多态性EST-SSR[D];云南大学;2015年

8 王立贵;基于RNA-Seq技术发现福氏志贺菌新sRNA及探讨其致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9 郭晋隆;PEG胁迫下的甘蔗RNA-Seq定量分析与差异表达基因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王斌;基于RNA-Seq技术的米曲霉RIB40转录组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玥华;‘夏黑’葡萄早熟芽变株系‘天工墨玉’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辅助鉴定[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黎;基于RNA-seq技术筛选京尼平致小鼠海马和前脑皮质的差异表达基因[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赵东;基于RNA-seq技术的IL17通路差异基因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4 徐志兰;利用RNA-Seq技术研究玉米杂交种隆平206的杂种优势及抗涝机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5 马陈东;洛岛白蛋鸡鸡冠倒伏/直立效应及RNA-seq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吴燕;采用RNA-Seq技术分析M2细胞过继输注对大鼠脊髓损伤局部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8年

7 陈梦;印度芥菜BjSMT基因的功能鉴定和转EeAP2.1/EeAP2.2烟草的RNA-Seq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8 范超;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下甜菜M14品系转录组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黄圣;棉花纤维和胚珠线粒体基因RNA-seq测序及RNA编辑位点的确定[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叶致豪;基于RNA-Seq的哮喘小鼠气管平滑肌组织转录组分析及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6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86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