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小管出流垄上沟灌水肥控制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6 06:33
为寻求比较合理的节水节肥且易推广的番茄栽培技术,论文针对小管出流灌溉和起垄覆膜种植优点,提出融合小管出流、起垄覆膜的膜下小管出流垄上灌溉的节水灌溉方式,从土壤水盐运移分布和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角度,研究了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番茄的耗水规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番茄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状况、最后产量的影响,为膜下小管出流垄上沟灌在蔬菜种植方面的发展与推广提供的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肥控制对设施番茄生育期水盐垂直运移分布的影响不同灌水量灌溉后,土壤表层含水率增加较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率也在逐渐增加且增加明显;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土壤水分逐渐向下运移,灌水量越大,同土层的含水率增量也越大;与CK相比,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其他处理表层含水率都没有CK变化明显。不同施肥量灌溉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含盐量也在逐渐增加且增加明显;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土壤盐分随水分的运移而逐渐向下运移,施肥量越大,同土层的含盐量增量也越大;与CK相比,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其他处理表层含盐量都没有CK变化明显。(2)水肥控制对设施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灌水量和施肥量对设施番茄整个生育期生长状况的影响...
【文章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管出流垄沟灌示意图
本试验于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温室大棚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天马 54,肥料为硝酸铵磷钾复合肥,膜下小管出流设备采用滴灌 PE 管,灌溉设备如图2-1所示,试验区土壤的机械组成如表2-1所示,按国际质地划分标准,该试验场土壤为壤土,饱和导水率为 3.235mmh-1,原状土壤的理化性质如表 2-2所示。图 2-1 小管出流垄沟灌示意图Fig.2-1 The sketch map of small tube flow under film furrow irrigation
种植模式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的危机及保护[J]. 韩居洋,刘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0)
[2]暗管排水条件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J]. 万长宇,张展羽,冯根祥,陈阳,陆培榕.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3)
[3]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的探讨[J]. 庞悦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8)
[4]微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J]. 宋有玺,安进强,何岸镕,陈丽娟.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5]集雨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水分消耗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王珂,卫婷,董昭芸,张鹏,贾志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1)
[6]微咸水灌溉与土壤水盐调控研究进展[J]. 王全九,单鱼洋. 农业机械学报. 2015(12)
[7]外源糖调控玉米光合系统和活性氧代谢缓解盐胁迫[J]. 赵莹,杨克军,赵长江,李佐同,王玉凤,付健,郭亮,李文胜.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0)
[8]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J]. 王永平,刘杨,卢海军,张娜,吴晨光,张勇帅,廖允成,温晓霞.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4)
[9]不同灌水量下设施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数值模拟[J]. 吴漩,郑子成,李廷轩,曾礼.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10]小管出流灌溉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J]. 郑耀泉,刘婴谷,杨小刚. 农业机械. 2013(30)
本文编号:2900902
【文章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管出流垄沟灌示意图
本试验于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温室大棚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天马 54,肥料为硝酸铵磷钾复合肥,膜下小管出流设备采用滴灌 PE 管,灌溉设备如图2-1所示,试验区土壤的机械组成如表2-1所示,按国际质地划分标准,该试验场土壤为壤土,饱和导水率为 3.235mmh-1,原状土壤的理化性质如表 2-2所示。图 2-1 小管出流垄沟灌示意图Fig.2-1 The sketch map of small tube flow under film furrow irrigation
种植模式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的危机及保护[J]. 韩居洋,刘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0)
[2]暗管排水条件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J]. 万长宇,张展羽,冯根祥,陈阳,陆培榕.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3)
[3]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的探讨[J]. 庞悦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8)
[4]微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J]. 宋有玺,安进强,何岸镕,陈丽娟.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5]集雨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水分消耗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王珂,卫婷,董昭芸,张鹏,贾志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1)
[6]微咸水灌溉与土壤水盐调控研究进展[J]. 王全九,单鱼洋. 农业机械学报. 2015(12)
[7]外源糖调控玉米光合系统和活性氧代谢缓解盐胁迫[J]. 赵莹,杨克军,赵长江,李佐同,王玉凤,付健,郭亮,李文胜.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0)
[8]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J]. 王永平,刘杨,卢海军,张娜,吴晨光,张勇帅,廖允成,温晓霞.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4)
[9]不同灌水量下设施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数值模拟[J]. 吴漩,郑子成,李廷轩,曾礼.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10]小管出流灌溉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J]. 郑耀泉,刘婴谷,杨小刚. 农业机械. 2013(30)
本文编号:290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90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