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3:31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落叶灌木或乔木。红火箭(Red Rocket)、红叶(Pink Velour)、红火球(Dynamite)、赤红紫叶(Ebony Fire)、丹红紫叶(Ebony Embers)、银辉紫叶(Ebony Glow)、飞雪紫叶(Ebony Ivory)均是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美国紫薇系列品种;其中红火箭、红火球、红叶紫薇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耐寒、耐旱和适应性强等优势;赤红紫叶、丹红紫叶、银辉紫叶、飞雪紫叶紫薇是集观花、观叶为一体的彩叶紫薇新品种。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新的追求,美国紫薇系列品种的推出,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美国紫薇品种在崇州地区开展引种驯化试验,结合本地品种对其物候期、生长特性、开花性状、叶片性状、修剪栽培、生态适应性进行对比,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引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不同紫薇品种观赏价值体系,以期筛选适应性强、观赏性和商业价值高的优良品种,丰富四川花卉苗木品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


美国紫薇成都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图

月气温,年变化,曲线对比,原产地


图 2-1 月气温年变化曲线对比Fig. 2-1 Annual change of average monthly atmospheric temperature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的感知是极为敏感的,进行植物引种限制因子分析时,温度因子的研究对植物引种成功与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原产地、栽培地、引种地地理生态因子对照表见表 2-1,月气温年变化曲线对比见图 2-1。由表 2-1可知,引种地与原产地、栽培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异未大于 5℃,在年平均气温差异接受范围内。由图 2-1 清晰可见,原产地、栽培地、引种地的月气温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7 月为最高气温,1 月为最低气温。三地区在平均最高气温的对比上看,引种地崇州市在 1~3 月与原产地、栽培地差距不大;从 4 月开始,差距逐渐拉开,主要集中于 6~10 月,但引种地在最炎热的 7 月平均最高气温未突破原产地和栽培地,不会出现因过分炎热对引种植物构成的风险。三地区在平均最低气温的对比上看,引种地的平均最低气温走势与原产地极为相似,可能比栽培地更有利于美国紫薇品种的生长;与栽培地相比,平均最低气温差距主要集中于4~10 月,但其 1 月的平均低温未低于原产地,加之美国紫薇品种具有极强的抗寒性,低温冻害不会对植物生长构成威胁。综合三地区的气温对比分析,温度可

月降雨量,曲线对比,年变化,原产地


图 2-2 月降雨量年变化曲线对比Fig. 2-2 Annual change of average monthly Precipitation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时间分布对植物生长和繁育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限制植物引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原产地、栽培地、引种地月降雨量年变化曲线对比见图 1-2。由表 2-1 可知,同样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引种地,其年降雨量为 1090mm 与原产地 1369mm、栽培地 1379mm 具有相差 300mm 左右的差距。由图 2-2 可知,原产地、栽培地、引种地三地区的月降雨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原产地降雨量主要集中 1~3 月及 12 月,最高峰值为 138mm,且每个月降雨量差距不大;栽培地降雨量主要集中于 4~6 月,最高峰值为 204mm 与其他月雨量差距悬殊;而引种地降雨量主要集中于 7~8 月,且雨量充沛,最高峰值达到240mm,明显高于原产地和栽培地,冬春季节的降雨量低于原产地和栽培地,且差距较大。因此经过综合对比分析,降雨量可能将成为美国紫薇品种引种的限制因子,因加强对水分管理的措施。2.3 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改善限制因子的可能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植物引种适应一个环境不是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叶紫薇新品系叶色变化理化因素研究[J]. 王莹,李敏,谈峰,马祥建,郭聪,李玉娟.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4)
[2]‘红叶’等美国紫薇新品种品比试验[J]. 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蔡能,乔中全,王湘莹,刘思思.  湖南林业科技. 2018(06)
[3]紫叶紫薇引种试验[J]. 李永欣,王晓明,乔中全,曾慧杰,蔡能.  湖南林业科技. 2018(06)
[4]紫叶紫薇新品系叶色变化转录组分析[J]. 王莹,李玉娟,李敏,马祥建,谈峰,郭聪,张健.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5)
[5]紫薇杂交试验及后代早期性状分析[J]. 许蕊.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8)
[6]从美国专利品种看中国紫薇育种发展趋势[J]. 陈卓梅,沈鸿明,张冬林,王金凤.  浙江林业科技. 2018(01)
[7]紫叶紫薇呈色生理及光合特性研究[J]. 冯露,吴际洋,鞠易倩,叶远俊,程堂仁,王佳,潘会堂,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12)
[8]盐胁迫对紫薇3个新品种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邱国金,胡卫霞,孙其松,郑紫婷.  西部林业科学. 2017(04)
[9]红叶紫薇“一步法”快速繁殖试验[J]. 吕铭,王肖雄,何汝峰,胡恒康,张启香.  江苏林业科技. 2017(03)
[10]紫薇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与叶色转变的关系[J]. 宋倩,黎榕,刘小平,幸新妹,黄赟,刘其亮,张远福.  南方林业科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北京地区桂花引种评价及抗寒生理生化研究[D]. 时朝.北京林业大学 2010
[2]费约果引种适应性及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D]. 张猛.四川农业大学 2009
[3]中国紫薇属种质资源及紫薇、南紫薇核心种质构建[D]. 顾翠花.北京林业大学 2008
[4]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宋福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7
[5]我国紫薇种质资源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D]. 王献.北京林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花紫薇生殖生物学研究[D]. 袁娟.广西大学 2017
[2]燕麦草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生长适应评价[D]. 蒋兆雄.吉林农业大学 2017
[3]基于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的苏州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应用[D]. 聂群海.苏州大学 2017
[4]苏州地区大丽花引种评价与应用研究[D]. 李坚.苏州大学 2017
[5]8个美国紫薇株系在武汉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D]. 祝贵林.华中农业大学 2016
[6]美国紫薇引种及扦插技术研究[D]. 黎榕.江西农业大学 2016
[7]四川地榆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地榆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D]. 唐霄铧.四川农业大学 2016
[8]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矿顶板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 李奇薇.重庆大学 2016
[9]结实与不结实紫薇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D]. 许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观赏荷花品种引种价值综合评价[D]. 吴燕燕.福建农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2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902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