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6:46
  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属植物中唯一开黄色花瓣的茶花,极具特色,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金花茶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本文以金花茶组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游标卡尺、电镜扫描、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花粉粒形态、花芽分化进行研究,试图由表及里探究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特征,以期为其花期调控、分类、园林应用等方面上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部形态特征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花蕾直径与花冠直径正相关,花蕾长度与花冠高度、花瓣长度正相关。在花色上,有淡黄色、中黄色、黄色、金黄色等颜色。在花型上,有小花、中花、大花等花型。2)10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花期持续天数为24~55d,其中盛花期持续天数为10~26d;单花开放为3.58~6.37d,常分布于3~8d,其中以5d、6d、7d居多。3)10种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粒大小为(48.86-27.29)μmX(26.59-37.12)μm,形状分别为近球形、扁球形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或三角形等,具3(拟)孔沟,表面具纹饰。聚类分析发现,毛籽金花茶与东兴金花茶的亲...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


0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期示意图

植物花粉,粒形,金花茶


4.?1结果与分析??4.1.1花粉粒外观特征与大小??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粒在电镜扫描下,外观特征如图4-1,大小见表4-1。花??粉粒均以单粒形式而存在,极面观有三裂近钝三角形、三裂近圆形、三裂圆形等。其中??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形状和体积大小存在着明显差异,极轴P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显脉金花茶(27.29叫1)?<小花金花茶(27.49@)?<毛籽金花茶(28.71|am)?<东??兴金花茶(30.09nm)〈小瓣金花茶(32.40哗)<毛瓣金花茶(35.05叫1)?<中东金花茶??(36.12|im)〈崇左金花茶(39.94pm)〈凹脉金花茶(44.41pm)〈金花茶(48.86啤)。??按照ErdtmanGM提出对花粉大小的划分标准,极轴平均长度在50^1111以上的花粉粒为??大粒花粉,中粒花粉的极轴平均长介于39.00?49.9pm之间。其中,崇左金花茶、凹脉??金花茶、金花茶属于中粒花粉,显脉金花茶、小花金花茶、毛籽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小瓣金花茶、毛瓣金花茶、中东金花茶等7种金花茶则属于小粒花粉。而显脉金花茶花??粉粒最小,极轴长平均值为27.29nm,赤道轴长平均值为26.59pm;金花茶花粉粒最大,??极轴长平均值为48.86叫n,赤道轴长平均值为30.92nm。极赤比P/E值大小(1.14<P/E<2??为长球形

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


图4-1)??Observation?on?Pollen?Grain?Morphology?of?10?species?of?Sect.?Chrysanthae?C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4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微形态观察[J]. 谢微微,于文涛,杨国一,陈静,潘玉华,叶乃兴.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9)
[2]蓝花丹花芽分化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关系[J]. 赵云芳,代佳灵,高素萍,雷霆,蒋雨兰,张芯周,朱俞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高州油茶花芽分化与发育特征研究[J]. 张鹏,杨颖,奚如春,黄容容,许叶.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7)
[4]肥城桃花粉粒形态观察[J]. 刘伟,李桂祥,董晓民,李勃,韩真,张安宁.  果树学报. 2018(01)
[5]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物候特性研究[J]. 周玉洁,闫湘,何妙坤,王智源,黄久香.  湖南林业科技. 2017(03)
[6]梅州市金花茶引种栽培试验分析[J]. 钟禄堂,丘志明.  中国林业产业. 2017(04)
[7]紫金牛属(紫金牛科)植物花部特征显微观测及其分类学意义[J]. 王军,吴兴,郑希龙,陈沂章,夏念和.  热带生物学报. 2017(01)
[8]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在福建适应性及开发利用探讨[J]. 洪永辉,曾毓,陈天增,蔡维挺,刘福辉,施恭明.  林业勘察设计. 2016(03)
[9]东兴金花茶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初步研究[J]. 唐健民,邹蓉,柴胜丰,史艳财,陈宗游,韦霄.  绿色科技. 2016(11)
[10]费约果花芽石蜡切片技术的改良[J]. 李泽华,王丹,姚天月,秦晓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7)

硕士论文
[1]毛花连蕊茶胚胎学及组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D]. 胡禾丰.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茶树花芽分化及花器官发育的形态学研究[D]. 张逸.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油茶物候期及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湘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4]普通油茶有性生殖过程的解剖学研究[D]. 何春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5]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开花物候格局及其对不同干扰方式的响应[D]. 杨晓.兰州大学 2010
[6]顶生金花茶种群生态学的研究[D]. 戴月.广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2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902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