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09:02
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突显,而农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控制其碳排放量对减缓温室效应至关重要。但农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农业生产中降低土壤碳排放量的同时,还需兼顾作物系统稳产或增产。间作因高产常用于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但生产实践中缺乏针对间作高产模式的碳减排理论和技术支撑,免耕作为碳减排技术已被证实,因此提出了在间作系统中采取免耕结合密植的农艺措施,为农田系统碳增汇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开展大田试验,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结合3种玉米密度(低:4.5万株/hm2;中:6.0万株/hm2;高:7.5万株/hm2)处理对玉米间作豌豆系统碳累积、碳排放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影响,综合不同处理下的碳平衡特征及生产效益评价模式的可持续性,拟探索不同耕作方式结合玉米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碳平衡特征,为优化河西绿洲灌区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密植能够显著降低玉米间作豌豆系统土壤碳排放总量,且有助于增加玉米间作豌豆群体的作物碳累积量,从而增加玉米间作豌豆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强系统的固碳潜力。间作较单作可...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述评
1.1 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
1.2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
1.3 农田土壤呼吸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区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与累积
3.1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系统土壤碳排放特征
3.2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累积特征
3.3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土壤有机碳播前收后的变化特征
3.4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农田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 农田碳排放关键影响因子对玉米间作豌豆系统免耕密植的响应
4.1 干物质积累量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4.2 土壤温度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4.3 土壤含水量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系统的生产效益及可持续性
5.1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的影响
5.2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作物碳排放效率(CEE)的影响
5.3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5.4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可持续性影响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方旱区免耕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与碳平衡的影响[J]. 张恒恒,严昌荣,张燕卿,王健波,何文清,陈保青,刘恩科.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4)
[2]不同灌溉方式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J]. 牛海生,李大平,张娜,郝维维,徐文修,张娜,张洋,赵有来,胡春辉.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5)
[3]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法:误区、改进与应用——兼析中国集约农作碳效率[J]. 刘巽浩,徐文修,李增嘉,褚庆全,杨晓琳,陈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06)
[4]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关键技术[J]. 李孝兰.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3)
[5]不同春玉米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点及碳氮含量变化[J]. 孙雪芳,丁在松,侯海鹏,葛均筑,唐丽媛,赵明. 作物学报. 2013(07)
[6]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 陶丽佳,王凤新,顾小小.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3)
[7]灌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进展[J]. 李发东,赵广帅,李运生,李静,欧阳竹.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1)
[8]提倡低碳的几个问题[J]. 刘巽浩.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05)
[9]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J]. 王新源,李玉霖,赵学勇,毛伟,崔夺,曲浩,连杰,罗永清. 生态学报. 2012(15)
[10]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下黑土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J]. 梁尧,韩晓增,乔云发,李禄军,尤孟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4)
博士论文
[1]密植提高玉米间作豌豆氮肥利用率的碳氮协同机理[D]. 樊志龙.甘肃农业大学 2015
[2]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碳平衡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张权.清华大学 2014
[3]绿洲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成因[D]. 秦安振.甘肃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玉米植株碳累积和耗水量的相关性研究[D]. 吴玉鼎.甘肃农业大学 2013
[2]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D]. 崔凤娟.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3]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刘新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9346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述评
1.1 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
1.2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
1.3 农田土壤呼吸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区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与累积
3.1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系统土壤碳排放特征
3.2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累积特征
3.3 免耕密植下玉米间作豌豆土壤有机碳播前收后的变化特征
3.4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农田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 农田碳排放关键影响因子对玉米间作豌豆系统免耕密植的响应
4.1 干物质积累量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4.2 土壤温度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4.3 土壤含水量对免耕密植的响应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免耕密植玉米间作豌豆系统的生产效益及可持续性
5.1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的影响
5.2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作物碳排放效率(CEE)的影响
5.3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5.4 免耕密植对玉米间作豌豆可持续性影响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方旱区免耕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与碳平衡的影响[J]. 张恒恒,严昌荣,张燕卿,王健波,何文清,陈保青,刘恩科.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4)
[2]不同灌溉方式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J]. 牛海生,李大平,张娜,郝维维,徐文修,张娜,张洋,赵有来,胡春辉.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5)
[3]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法:误区、改进与应用——兼析中国集约农作碳效率[J]. 刘巽浩,徐文修,李增嘉,褚庆全,杨晓琳,陈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06)
[4]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关键技术[J]. 李孝兰.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3)
[5]不同春玉米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点及碳氮含量变化[J]. 孙雪芳,丁在松,侯海鹏,葛均筑,唐丽媛,赵明. 作物学报. 2013(07)
[6]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 陶丽佳,王凤新,顾小小.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3)
[7]灌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进展[J]. 李发东,赵广帅,李运生,李静,欧阳竹.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1)
[8]提倡低碳的几个问题[J]. 刘巽浩.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05)
[9]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J]. 王新源,李玉霖,赵学勇,毛伟,崔夺,曲浩,连杰,罗永清. 生态学报. 2012(15)
[10]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下黑土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J]. 梁尧,韩晓增,乔云发,李禄军,尤孟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4)
博士论文
[1]密植提高玉米间作豌豆氮肥利用率的碳氮协同机理[D]. 樊志龙.甘肃农业大学 2015
[2]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碳平衡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张权.清华大学 2014
[3]绿洲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成因[D]. 秦安振.甘肃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玉米植株碳累积和耗水量的相关性研究[D]. 吴玉鼎.甘肃农业大学 2013
[2]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D]. 崔凤娟.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3]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刘新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9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3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