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果实中主要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3-08 23:43
风味是番茄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的风味包括甜味、酸味、香味等,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及含量有关。本文从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番茄风味的贡献入手,对番茄果实主要风味贡献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对这些物质形成的遗传机理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就番茄果实风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番茄品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番茄风味品质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20,32(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番茄中蔗糖转运途径及可溶性糖的代谢途径
果实中多个有机酸代谢酶与有机酸水平相关(图2),Guillet等[29]对2个番茄中分别位于12号和7号染色体上调控PEPC的位点LYCesPpc1和LYCesPpc2进行研究发现,在果实生长初期,LYCesPpc2的表达与果实内的柠檬酸和苹果酸一致增加,而且表明PEPC不受胞质pH值降低及苹果酸浓度升高抑制,推测PEPC可能在果实发育前期的有机酸合成和果实膨大起着重要作用。CS调控柠檬酸合成,ACO调控柠檬酸的降解,一般认为CS和ACO催化反应的平衡调节柠檬酸含量,但实际其机理非常复杂,因为柠檬酸在线粒体中合成,而在液泡中贮藏或积累[30]。Morgan等[31]通过对番茄中编码ACO基因(SlAco3b)的转反义基因株系进行分析发现,ACO活性降低,而果实成熟时柠檬酸及苹果酸含量显著提高,有机酸总含量提高了近50%,证明ACO活性的降低有利于番茄果实内有机酸的积累。番茄中苹果酸含量由苹果酸的合成(fumarase)、降解(MDH)和细胞内转运(苹果酸转运蛋白)3个过程决定[32]。Ye等[33]利用mGWS等技术鉴定了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苹果酸积累的数量遗传位点TFM6,其与Al-ACTIVATED MALATE TRANSPORTER9(Sl-ALMT9)相对应。Sl-ALMT9编码一种铝激活的苹果酸转运蛋白,其表达有利于增加果实和根部的苹果酸含量,根部的苹果酸阴离子可以螯合Al3+,从而减轻铝胁迫,进而提高了番茄风味[33]。2.3 有机酸遗传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番茄果实品质形成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尚乐乐,宋建文,王嘉颖,张余洋,叶志彪. 中国蔬菜. 2019(04)
[2]番茄果实呈香组分及其代谢途径研究进展[J]. 王欢欢,马越,白冰,王宇滨,赵晓燕,张超. 中国瓜菜. 2018(12)
[3]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J]. 王蓉,田园,杨柳,张喜春. 中国蔬菜. 2017(10)
[4]番茄果实的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王利斌,李雪晖,石珍源,白晋和,金昌海,罗海波,郁志芳. 食品科学. 2017(17)
[5]植物果糖激酶的研究进展[J]. 崔娜,王卫平,林凤,白丽萍,张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6]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J]. 齐乃敏,杨少军,朱龙英,刑强,丁海东,薛林宝,朱为民. 上海农业学报. 2006(04)
[7]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研究进展[J]. 霍建勇,刘静,冯辉,王玉刚. 中国蔬菜. 2005(02)
[8]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糖分组成和含量变化的研究初报[J]. 齐红岩,李天来,邹琳娜,张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05)
博士论文
[1]番茄果实糖代谢中关键SlSWEETs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验证[D]. 冯超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遗传规律的研究及QTL定位[D]. 任婧.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番茄有机酸含量的QTL分析及种质资源筛选[D]. 戚飞.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利用Solanum galapagense重组自交系对番茄果实重量、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QTL定位分析[D]. 王绍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QTL定位及种质资源筛选[D]. 谷婧玥.东北农业大学 2014
[5]氮素形态调控番茄果实氮和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D]. 李庆余.南京农业大学 2010
[6]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糖代谢及其遗传研究[D]. 刘以前.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1861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20,32(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番茄中蔗糖转运途径及可溶性糖的代谢途径
果实中多个有机酸代谢酶与有机酸水平相关(图2),Guillet等[29]对2个番茄中分别位于12号和7号染色体上调控PEPC的位点LYCesPpc1和LYCesPpc2进行研究发现,在果实生长初期,LYCesPpc2的表达与果实内的柠檬酸和苹果酸一致增加,而且表明PEPC不受胞质pH值降低及苹果酸浓度升高抑制,推测PEPC可能在果实发育前期的有机酸合成和果实膨大起着重要作用。CS调控柠檬酸合成,ACO调控柠檬酸的降解,一般认为CS和ACO催化反应的平衡调节柠檬酸含量,但实际其机理非常复杂,因为柠檬酸在线粒体中合成,而在液泡中贮藏或积累[30]。Morgan等[31]通过对番茄中编码ACO基因(SlAco3b)的转反义基因株系进行分析发现,ACO活性降低,而果实成熟时柠檬酸及苹果酸含量显著提高,有机酸总含量提高了近50%,证明ACO活性的降低有利于番茄果实内有机酸的积累。番茄中苹果酸含量由苹果酸的合成(fumarase)、降解(MDH)和细胞内转运(苹果酸转运蛋白)3个过程决定[32]。Ye等[33]利用mGWS等技术鉴定了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苹果酸积累的数量遗传位点TFM6,其与Al-ACTIVATED MALATE TRANSPORTER9(Sl-ALMT9)相对应。Sl-ALMT9编码一种铝激活的苹果酸转运蛋白,其表达有利于增加果实和根部的苹果酸含量,根部的苹果酸阴离子可以螯合Al3+,从而减轻铝胁迫,进而提高了番茄风味[33]。2.3 有机酸遗传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番茄果实品质形成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尚乐乐,宋建文,王嘉颖,张余洋,叶志彪. 中国蔬菜. 2019(04)
[2]番茄果实呈香组分及其代谢途径研究进展[J]. 王欢欢,马越,白冰,王宇滨,赵晓燕,张超. 中国瓜菜. 2018(12)
[3]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J]. 王蓉,田园,杨柳,张喜春. 中国蔬菜. 2017(10)
[4]番茄果实的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王利斌,李雪晖,石珍源,白晋和,金昌海,罗海波,郁志芳. 食品科学. 2017(17)
[5]植物果糖激酶的研究进展[J]. 崔娜,王卫平,林凤,白丽萍,张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6]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J]. 齐乃敏,杨少军,朱龙英,刑强,丁海东,薛林宝,朱为民. 上海农业学报. 2006(04)
[7]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研究进展[J]. 霍建勇,刘静,冯辉,王玉刚. 中国蔬菜. 2005(02)
[8]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糖分组成和含量变化的研究初报[J]. 齐红岩,李天来,邹琳娜,张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05)
博士论文
[1]番茄果实糖代谢中关键SlSWEETs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验证[D]. 冯超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遗传规律的研究及QTL定位[D]. 任婧.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番茄有机酸含量的QTL分析及种质资源筛选[D]. 戚飞.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利用Solanum galapagense重组自交系对番茄果实重量、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QTL定位分析[D]. 王绍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4]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QTL定位及种质资源筛选[D]. 谷婧玥.东北农业大学 2014
[5]氮素形态调控番茄果实氮和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D]. 李庆余.南京农业大学 2010
[6]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糖代谢及其遗传研究[D]. 刘以前.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1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7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