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缘蘑菇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发布时间:2021-04-16 23:00
对采自祁连山地区的一株野生食用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及其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以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该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检测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无机盐、维生素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絮缘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挑选出3个较优因素的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絮缘蘑菇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最佳无机盐为硫酸镁,最佳维生素为VB12,最佳温度为16℃,最佳pH为6。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为碳源、无机盐和pH,絮缘蘑菇最适的营养因子最佳组合配方为:蔗糖25g/L,硝酸钾2g/L,硫酸镁2g/L,pH为5.0。驯化栽培过程中,栽培配方为:木屑79%、高粱籽5%、玉米面5%、石膏1%、麸皮10%。温度16℃使絮缘蘑菇菌丝在90d左右满袋,覆土可培育出子实体。
【文章来源】:菌物学报. 2020,39(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野生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子实体形态标尺=1cm
人工栽培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子实体形态标尺=1cm
絮缘蘑菇发育的不同形态
本文编号:3142324
【文章来源】:菌物学报. 2020,39(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野生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子实体形态标尺=1cm
人工栽培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子实体形态标尺=1cm
絮缘蘑菇发育的不同形态
本文编号:314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4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