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冠’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褐斑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25 02:0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 Leaf Blotch)是我国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随着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以及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加重,药剂防治的难度和使用风险也与日俱增。为此挖掘苹果褐斑病抗性品种中的抗病基因,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苹果褐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苹果褐斑病高抗品种‘秦冠’和易感品种‘长富2号’及其杂交后代为试材,构建‘秦冠’苹果的高密度SNP遗传连锁图谱,进行褐斑病抗性相关基因座的定位和候选基因的筛选,旨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为挖掘‘秦冠’苹果褐斑病抗性相关的关键基因奠定基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依据2018年田间定植的苹果杂交群体植株的抗病分级结果,选择极端抗病和极端感病的F1代各17株。通过对216对SSR标记进行多态性和重复性检测,筛选出58对在‘秦冠’中表现为杂合且均匀分布在苹果基因组上的多态性SSR标记。利用基因组扫描方法(GSA)对亲本和极端表型后代进行检测,通过卡方检验分...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褐斑病的研究概况
1.1.1 苹果褐斑病的分类学与病原学
1.1.2 苹果褐斑病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
1.1.3 M.coronaria与寄主的相互作用研究
1.1.4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与抗性育种
1.2 苹果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研究进展
1.2.1 分子标记技术
?芯片"> 1.2.2 苹果20K SNP Illumina Infinium?芯片
1.2.3 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1.2.4 苹果主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秦冠’苹果褐斑病抗性相关基因座的预测(GSA)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褐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2.2.3 GSA-SSR引物筛选
2.2.4 GSA-SSR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褐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2.3.2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2.3.3 GSA-SSR多态性标记筛选
2.3.4 GSA-SSR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秦冠’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芯片检测"> 3.2.2 苹果20K SNP Illumina Infinium?芯片检测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秦冠’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3.2 ‘长富2号’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秦冠’苹果褐斑病抗性相关QTL的定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表型检测
4.2.2 QTL定位
4.2.3 候选基因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褐斑病抗性相关表型性状调查
4.3.2 褐斑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
4.3.3 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4.3.4 候选基因对褐斑病接种的响应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综合防治技术[J]. 程守云,周吉生,周中磊,张耀峰. 山西果树. 2019(05)
[2]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陈星,高子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6)
[3]苹果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研究进展[J]. 陶红霞,张军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6)
[4]苹果果实轮纹病抗病性QTL定位及相关基因的初步预测[J]. 崔镁沙,庄艳,申飞,杨丽丽,王忆,吴婷,赵永波,李春敏,韩月澎,陈东玫,杨凤秋,张新忠,韩振海. 果树学报. 2014(05)
[5]我国苹果主要病害研究进展与病害防治中的问题[J]. 李保华,王彩霞,董向丽. 植物保护. 2013(05)
[6]中国主要苹果种质抗褐斑病评价[J]. 黄园,张荣,朱刚,张丽娜,孙广宇.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8)
[7]温度和湿度对越冬后苹果褐斑病菌产孢的影响[J]. 高月娥,李保华,董向丽,王彩霞,李桂舫,李宝笃.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7)
[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掘、鉴定及其在果树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魏召新,张凌云,曾培,李翀,钟广炎. 中国南方果树. 2010(03)
[9]苹果杂交F1代抗褐斑病遗传趋势及抗性选择研究[J]. 党志国,赵政阳,万怡震,高华,王雷存,祁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10]苹果盘二孢的分离培养研究[J]. 赵华,黄丽丽,谢芳芹,康振生. 菌物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干旱条件下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和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 王海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重要果实品质性状QTL定位[D]. 孙瑞.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苹果属资源对苹果褐斑病的抗性机理及抗性诱导研究[D]. 殷丽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苹果褐斑病病原学、组织细胞学和化学防治研究[D]. 赵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苹果抗褐斑病性遗传分析与SSR分子标记[D]. 寿园园.东北农业大学 2009
[2]秦冠、富士苹果早期落叶病抗性比较研究[D]. 党志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8494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褐斑病的研究概况
1.1.1 苹果褐斑病的分类学与病原学
1.1.2 苹果褐斑病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
1.1.3 M.coronaria与寄主的相互作用研究
1.1.4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与抗性育种
1.2 苹果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研究进展
1.2.1 分子标记技术
?芯片"> 1.2.2 苹果20K SNP Illumina Infinium?芯片
1.2.3 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1.2.4 苹果主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秦冠’苹果褐斑病抗性相关基因座的预测(GSA)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褐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2.2.3 GSA-SSR引物筛选
2.2.4 GSA-SSR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褐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2.3.2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2.3.3 GSA-SSR多态性标记筛选
2.3.4 GSA-SSR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秦冠’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芯片检测"> 3.2.2 苹果20K SNP Illumina Infinium?芯片检测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秦冠’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3.2 ‘长富2号’苹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秦冠’苹果褐斑病抗性相关QTL的定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表型检测
4.2.2 QTL定位
4.2.3 候选基因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褐斑病抗性相关表型性状调查
4.3.2 褐斑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
4.3.3 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4.3.4 候选基因对褐斑病接种的响应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综合防治技术[J]. 程守云,周吉生,周中磊,张耀峰. 山西果树. 2019(05)
[2]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陈星,高子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6)
[3]苹果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研究进展[J]. 陶红霞,张军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6)
[4]苹果果实轮纹病抗病性QTL定位及相关基因的初步预测[J]. 崔镁沙,庄艳,申飞,杨丽丽,王忆,吴婷,赵永波,李春敏,韩月澎,陈东玫,杨凤秋,张新忠,韩振海. 果树学报. 2014(05)
[5]我国苹果主要病害研究进展与病害防治中的问题[J]. 李保华,王彩霞,董向丽. 植物保护. 2013(05)
[6]中国主要苹果种质抗褐斑病评价[J]. 黄园,张荣,朱刚,张丽娜,孙广宇.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8)
[7]温度和湿度对越冬后苹果褐斑病菌产孢的影响[J]. 高月娥,李保华,董向丽,王彩霞,李桂舫,李宝笃.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7)
[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掘、鉴定及其在果树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魏召新,张凌云,曾培,李翀,钟广炎. 中国南方果树. 2010(03)
[9]苹果杂交F1代抗褐斑病遗传趋势及抗性选择研究[J]. 党志国,赵政阳,万怡震,高华,王雷存,祁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10]苹果盘二孢的分离培养研究[J]. 赵华,黄丽丽,谢芳芹,康振生. 菌物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干旱条件下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和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 王海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重要果实品质性状QTL定位[D]. 孙瑞.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苹果属资源对苹果褐斑病的抗性机理及抗性诱导研究[D]. 殷丽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苹果褐斑病病原学、组织细胞学和化学防治研究[D]. 赵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苹果抗褐斑病性遗传分析与SSR分子标记[D]. 寿园园.东北农业大学 2009
[2]秦冠、富士苹果早期落叶病抗性比较研究[D]. 党志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8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5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