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柿新种质创制及高效筛选体系优化
发布时间:2021-07-05 07:43
完全甜柿是经济效益高、能在树上自然脱涩、成熟后即可鲜食的新型脆柿。现阶段我国主栽的完全甜柿品种均引种于日本,缺乏具有自主产权完全甜柿新品种。选育出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条件的完全甜柿新品种是我国柿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研究柿嫩籽播种最适时间,比较不同播种过程加速育种进程的效率,优化现有的柿遗传改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以‘鄂柿1号’、‘太秋’、‘恭城水柿’为育种亲本,在人工授粉后,分别于花后9-10周、23周和27周采集种子进行胚培养、嫩籽播种和成熟种子播种以获得杂交群体。对获得的杂交苗进行早期性状鉴定后嫩枝高接于成年君迁子上,优化高接促花技术体系。此外,通过观察种子与周围褐斑关系、测定单宁细胞大小和单宁含量等方法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甜涩类型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秋’和‘鄂柿1号’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25.38%和19.02%。“太秋×鄂柿1号”、“鄂柿1号×太秋”、“恭城水柿×鄂柿1号”这三个杂交组合均表现较强的授粉亲和性,其得籽率分别为1.9、2.2和4.6。2.三个杂交组合通过胚培养途径共获得536株组培苗,平均成苗率为86.8%;嫩籽播种途径共获得94株实生苗,平均成苗率...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柿品种分类(Akagaietal2011)
建立了中国甜柿快速遗传育种改良体系(图2),其育种年限为 8-10 年。在此体系中,成熟种子次年播种虽成苗时间较晚,但播种的实生苗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组培苗,而且胚培养途径获得杂交苗耗时耗力成本高。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嫩籽播种代替成熟种子播种,既减少胚培养继代的人力物力,又可较早获得杂交苗,并利用播种的实生苗嫁接成活率高的优势。图 2 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示意图(徐君驰等 2017)Fig.2 The workflow of breeding technique system in Chinese PCNA persimmon1.2 前人研究进展1.2.1 柿育种概述柿属植物约 500 种,作为果树栽培的主要柿属植物为柿(Diospyros kakiThunb.)、美洲柿(D. virginiana)、君迁子(D. lotus)、和油柿(D. oleifera),主要分布在温带。其中,柿为经济栽培种,君迁子主要作为砧木,油柿主要用于提取柿漆(罗正荣等 1996)。目前,柿产业主要以栽培柿为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7 年我国(含台湾)柿栽培面积占世界柿总栽培面积的91.32%,年总产量近 421.6 万吨
果实甜涩性状鉴定. 果实形态及横切面观察:分别从果顶、果蒂、横放、横切面、果实形态,并通过肉眼直接从果实横切面观察种子与其周围果记录。. 单宁细胞形态观察及面积测定:参考 Ikegami 等(2006)的方实赤道部位(图 3 所示)。通过 0.2%单宁酸、2.5%戊二醛溶液固清水冲洗再放入 0.05mol/L EDTA 溶液(pH=10)中 45 ℃、90 r5 h,使单宁细胞与果肉细胞分离。用滴管吸取分离的单宁细胞YMPUS BX61 万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取 100 个单 统计软件测定单宁细胞面积。. 果肉单宁含量测定:参考 Eaks(1967)采用 FeCl2溶液浸泡过速粗略判定单宁含量。印迹颜色越深表示单宁含量越高。iocalteau 法(Oshida et al. 1996)精确测定果实可溶性和不溶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研究进展[J]. 徐君驰,干建平,项俊,张青林,徐莉清,郭大勇,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17(05)
[2]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作为中国甜柿育种亲本的可能性研究[J]. 张娜,莫荣利,张青林,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16(11)
[3]不完全甜柿‘禅寺丸’花性别分化形态学关键时期的研究[J]. 李加茹,孙鹏,韩卫娟,李芳东,傅建敏,刁松锋. 园艺学报. 2016(03)
[4]柿属植物种子表型多样性及其萌发与幼苗生长研究[J]. 孙鹏,傅建敏,周道顺,梁玉琴,张嘉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11)
[5]一种改良的植物DNA提取方法[J]. 李金璐,王硕,于婧,王玲,周世良. 植物学报. 2013(01)
[6]打破柿树种子休眠和促进发芽的方法[J]. 徐长宝,任晓亮,朱桂玲.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7]柿秋季覆盖实生播种育苗的研究[J]. 朱小强,陈春合. 特产研究. 2009(01)
[8]幼胚发育阶段对次郎柿胚抢救效果的影响[J]. 徐莉清,张青林,罗正荣. 果树学报. 2008(01)
[9]部分柿属雄性种质巨大花粉、花粉离体及其在罗田甜柿柱头上的萌发率[J]. 张青林,罗正荣. 果树学报. 2006(02)
[10]部分中国原产甜柿种质果实脱涩类型的鉴定[J]. 张永卓,张艳芳,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早期筛选及其杂交育种研究[D]. 裴忺.华中农业大学 2013
[2]中国原产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机理研究[D]. 王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甜柿新种质创制及其经济性状评价初探[D]. 张娜.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部分柿属植物花性调查及其性别连锁标记的应用[D]. 张平贤.华中农业大学 2016
[3]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优化及新种质鉴定研究[D]. 黄金盟.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优化及种质创新[D]. 范小花.华中农业大学 2015
[5]涩柿品种甜柿化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D]. 刘真.华中农业大学 2012
[6]柿新种质创制及F1代杂种鉴定技术研究[D]. 郭春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9
[7]甜柿十二倍体试管苗嫁接与移栽研究[D]. 吴彩红.华中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65666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柿品种分类(Akagaietal2011)
建立了中国甜柿快速遗传育种改良体系(图2),其育种年限为 8-10 年。在此体系中,成熟种子次年播种虽成苗时间较晚,但播种的实生苗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组培苗,而且胚培养途径获得杂交苗耗时耗力成本高。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嫩籽播种代替成熟种子播种,既减少胚培养继代的人力物力,又可较早获得杂交苗,并利用播种的实生苗嫁接成活率高的优势。图 2 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示意图(徐君驰等 2017)Fig.2 The workflow of breeding technique system in Chinese PCNA persimmon1.2 前人研究进展1.2.1 柿育种概述柿属植物约 500 种,作为果树栽培的主要柿属植物为柿(Diospyros kakiThunb.)、美洲柿(D. virginiana)、君迁子(D. lotus)、和油柿(D. oleifera),主要分布在温带。其中,柿为经济栽培种,君迁子主要作为砧木,油柿主要用于提取柿漆(罗正荣等 1996)。目前,柿产业主要以栽培柿为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7 年我国(含台湾)柿栽培面积占世界柿总栽培面积的91.32%,年总产量近 421.6 万吨
果实甜涩性状鉴定. 果实形态及横切面观察:分别从果顶、果蒂、横放、横切面、果实形态,并通过肉眼直接从果实横切面观察种子与其周围果记录。. 单宁细胞形态观察及面积测定:参考 Ikegami 等(2006)的方实赤道部位(图 3 所示)。通过 0.2%单宁酸、2.5%戊二醛溶液固清水冲洗再放入 0.05mol/L EDTA 溶液(pH=10)中 45 ℃、90 r5 h,使单宁细胞与果肉细胞分离。用滴管吸取分离的单宁细胞YMPUS BX61 万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取 100 个单 统计软件测定单宁细胞面积。. 果肉单宁含量测定:参考 Eaks(1967)采用 FeCl2溶液浸泡过速粗略判定单宁含量。印迹颜色越深表示单宁含量越高。iocalteau 法(Oshida et al. 1996)精确测定果实可溶性和不溶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研究进展[J]. 徐君驰,干建平,项俊,张青林,徐莉清,郭大勇,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17(05)
[2]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作为中国甜柿育种亲本的可能性研究[J]. 张娜,莫荣利,张青林,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16(11)
[3]不完全甜柿‘禅寺丸’花性别分化形态学关键时期的研究[J]. 李加茹,孙鹏,韩卫娟,李芳东,傅建敏,刁松锋. 园艺学报. 2016(03)
[4]柿属植物种子表型多样性及其萌发与幼苗生长研究[J]. 孙鹏,傅建敏,周道顺,梁玉琴,张嘉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11)
[5]一种改良的植物DNA提取方法[J]. 李金璐,王硕,于婧,王玲,周世良. 植物学报. 2013(01)
[6]打破柿树种子休眠和促进发芽的方法[J]. 徐长宝,任晓亮,朱桂玲.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7]柿秋季覆盖实生播种育苗的研究[J]. 朱小强,陈春合. 特产研究. 2009(01)
[8]幼胚发育阶段对次郎柿胚抢救效果的影响[J]. 徐莉清,张青林,罗正荣. 果树学报. 2008(01)
[9]部分柿属雄性种质巨大花粉、花粉离体及其在罗田甜柿柱头上的萌发率[J]. 张青林,罗正荣. 果树学报. 2006(02)
[10]部分中国原产甜柿种质果实脱涩类型的鉴定[J]. 张永卓,张艳芳,罗正荣. 园艺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早期筛选及其杂交育种研究[D]. 裴忺.华中农业大学 2013
[2]中国原产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机理研究[D]. 王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甜柿新种质创制及其经济性状评价初探[D]. 张娜.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部分柿属植物花性调查及其性别连锁标记的应用[D]. 张平贤.华中农业大学 2016
[3]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优化及新种质鉴定研究[D]. 黄金盟.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优化及种质创新[D]. 范小花.华中农业大学 2015
[5]涩柿品种甜柿化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D]. 刘真.华中农业大学 2012
[6]柿新种质创制及F1代杂种鉴定技术研究[D]. 郭春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9
[7]甜柿十二倍体试管苗嫁接与移栽研究[D]. 吴彩红.华中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65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26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