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多鳞杜鹃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6:00
  本文通过对多鳞杜鹃的开花物候、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的研究,探讨其在高山恶劣环境下保障生殖成功的生态适应机制,旨在为今后的引种驯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并为该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1)多鳞杜鹃拥有较大的紫红色花冠,有利于在高山地区恶劣环境条件下吸引传粉昆虫。雌雄异位现象(雌蕊始终高于雄蕊)和雄蕊缓慢运动是避御自花传粉的一种机制,可以提高异交成功率。多鳞杜鹃四合花粉之间的粘丝将花粉粒黏结成团进行传粉和授粉,减少了移出花药内所有花粉所需的昆虫访问次数,提高了传粉者传粉效率和传粉者报酬,同时增加了子房内所有胚珠都被同一花粉源授粉的可能性,减少了来自非同源花粉之间的相互竞争。(2)多鳞杜鹃花期为4月上旬至5月初,群落、个体、花序和单花水平上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24~25 d、22 d、13~15 d和7~9 d。单花开花进程依其开花形态和散粉特征可分为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多鳞杜鹃具有较高的花期同步指数0.815,开花进程呈单峰曲线,表现出一种“大量、集中”的开花式样;个体相对开花强度分布频率集中在10%-50%。(3)开花物候指数与座果数之间...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多鳞杜鹃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图1多鱗化麗花部特征??A.花序;化花冠;C.花梗;D.花荀;E.叶正面;F.叶背面;G.花朵;??化雄觀I.花药;J?子房横规K?花粉??

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药


花蕾期的花瓣深紫红色,柱头略高于花药,花药未散粉;初花期的花瓣紫红色,柱头远高于??花药,花药开始散粉;盛花期的花瓣颜色仍为紫红色,柱头高于花药,花药大量散粉;调谢??期的花瓣颜色權至淡粉色,柱头近高于花教,花药停止散粉(图2、表1)。多鱗杜龍花朵无??<明显香味,花瓣基部在初花期时开始分泌花蜜,随着开花进程蜜量逐渐较少。其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7? ̄?9?d

曲线,年度,植物,曲线


华西亚高山植物岡多鱗杜跑的装殖生态学研究??2014年和2015年多鱗杜酷个体的开花进程基本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开花比例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3)。其中2015年其始花后开花比例快速上升,于第12d?(4月19??日)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开花过程持续22山而2014年则有所不同,在第lOd?(4月17日)??至第13d?(4月20日)的时间内开花进程缓慢,继而迅速上升至高峰,然后快速下降,第16d开??始缓慢下降,开花过程持续22d。前者比后者提前进入开花高峰。??II::?/\??长?0?1_1_1_於¥"^子三_L_I_1_I_I—_1_1_.—I—.—I—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开花灭数?Days?of?Howering?(d)??图3不同年度间多鱗杜薛植物个体的开花物候曲线??Fig.3?Flowering?amplitudes?curves?for?化?知V?atindividual?level?in?2014?and?2015??对多鱗杜醋个体始花日期、开花高峰日期、相对开花强废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團4):个体始花口期(护0.145,??>0.05)、开花高峰日期(护=0.077,巧>0.05)、相对开花??强度(F=1.09,户>0.05)在年度间差异不显著,但花期同步指数(护6.856,尸<0.05)、终花??口期(护10.4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苍术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的研究[J]. 朴锦,具红光,朴钟云.  广西植物. 2015(02)
[2]二型植物蓝花丹开花物候特征观察及其生态意义分析[J]. 高素萍,张硕,吴佩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01)
[3]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在不同海拔地区的传粉生态学研究[J]. 吴云,刘玉蓉,彭瀚,杨勇,刘光立,操国兴,张强.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1)
[4]木地肤的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J]. 郭红超,严成,魏岩.  草业学报. 2014(04)
[5]锈叶杜鹃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J]. 白天,关文灵,宋杰,解玮佳,李世峰.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1)
[6]大花百子莲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J]. 孙颖,王阿香,刘颖竹,卓丽环.  西北植物学报. 2013(12)
[7]金城山柔毛淫羊藿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J]. 高泽梅,权秋梅,肖娟,黎云祥.  广西植物. 2014(01)
[8]东亚特有种五唇兰的开花物候与繁殖特性[J]. 张哲,宋希强,朱国鹏,黄绵佳.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7)
[9]华北驼绒藜繁育系统研究[J]. 卢立娜,贺晓,李青丰,易津.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7)
[10]光果甘草二体雄蕊的发育及其适应意义[J]. 田润炜,陆嘉惠,李学禹,余营,谢良碧,秦忠立.  植物生态学报. 2013(07)

博士论文
[1]中国特有植物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保护生物学研究[D]. 王瑞波.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多伞阿魏繁育系统的研究[D]. 刘海军.石河子大学 2013
[2]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学研究[D]. 唐晓琴.西藏大学 2009
[3]几种高山杜鹃无性繁殖技术研究[D]. 段旭.贵州大学 2008
[4]新疆紫草繁殖生态学研究[D]. 冯建菊.新疆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9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289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