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甘蓝杂种致死遗传现象浅析及利用

发布时间:2021-07-27 02:53
  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类型,致死材料的鉴定及遗传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杂种致死的遗传机制,还可以为致死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利用已知携带杂种致死基因的2份甘蓝材料35DH-26及Z-14,以及3份未知是否携带杂种致死基因的甘蓝材料YF(2)-2、103-34-7-6-337A、103-34-7-6-6-1121进行了有关杂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蓝杂种致死现象由细胞核基因控制,与细胞质基因无关;甘蓝杂种致死性状符合由2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理论,2份材料35DH-26、YF(2)-2具有遗传等效性,而3份材料Z-14、103-34-7-6-337A、103-34-7-6-6-1121具有遗传等效性;在出现致死及半致死组合(35DH-26×Z-14)的基础上,对组合有半致死分离现象的父本材料继续进行系统分离、编号,并继续配对进行致死测配,最终从半致死现象的父本中筛选出一些单株,用这些单株配成组合(35DH-26×Z-14)后,植株性状正常。 

【文章来源】:长江蔬菜. 2020,(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起源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材料35DH-26与材料Z-14各单株正反交死亡情况调查
    2.2 甘蓝杂种致死基因型浅析
    2.3 播期对甘蓝杂种致死快慢的影响
    2.4 致死材料的分离及利用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蓝杂种致死材料的鉴定与遗传分析[J]. 薛玉前,张扬勇,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李占省,吕红豪,庄木.  中国蔬菜. 2015(01)

博士论文
[1]棉花光子和杂种致死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D]. 宋丽.南京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4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04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