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不同地区长山核桃品种开花习性与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21:48
  长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碧根果,不仅是世界闻名的优质干果,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果材兼用,适应性强,是发展山区经济、产业扶贫的优良树种之一,近几年在浙江、安徽、湖南等地种植面积扩大迅速。本研究分别对5个湖南主栽品种、5个安徽主栽品种和8个浙江主栽品种进行物候期观测、坚果经济性状测定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并分地区进行主成分评价,以期为不同地区长山核桃栽培的品种筛选、丰产栽培等提供参考资料。通过对长山核桃物候期的观测发现,18个品种中有8个‘雄先型’和8个‘雌先型’雌雄异熟的品种,以及‘金华’、‘绍兴’两个花期相遇的品种。湖南5个品种中有2个‘雄先型’品种以及3个‘雌先型’品种;安徽5个品种均为‘雌先型’,浙江8个品种中有6个‘雌先型’以及2个‘雌雄同期型’品种;在湖南筛选出‘马汉’X‘波尼’1个品种配置方式。同时在不同地区间筛选出‘金华’X‘波尼’、‘马汉’X‘黄山1号’、‘黄山1号’X‘亚林100号’、‘黄山2号’X‘亚林21号’、‘黄山3号’X‘马汉’、‘黄山3号’X‘亚林100号’、‘黄山4号’X‘亚林21号’、‘黄山5号’X‘亚林100号’...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地区长山核桃品种开花习性与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图3.1长山核桃品种单果重差异??Fig.3.1?Difference?of?Single?Nut?Weight?among?Different?Varieties?of?Pecan??3.4.2.2地品

果仁,重差,品种


注:大写字母表示同地区不同品种差异,小写字母表示18个品种的差异,??下同。??图3.1长山核桃品种单果重差异??Fig.3.1?Difference?of?Single?Nut?Weight?among?Different?Varieties?of?Pecan??3.4.2.2不同地区长山核桃品种果仁重??长山核桃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自于果仁,由图3.2及表3.2可得出??18个长山核桃品种坚果单果果仁重变幅为2.70?g?5.64?g,其中单果仁重??最大的品种为‘亚林100号’?‘亚林103号’?‘波尼’,最小为‘黄山2??号’?‘黄山3号’以及‘黄山4号’,单果果仁重>4.0?g的品种有8个,??其中‘波尼’?‘亚林100号’?‘亚林103号’?>5.0?g。湖南的5个品种果??仁重均值为3.97?g,变异系数为20.69?%;安徽的5个品种果仁重均值为??2.44?g,变异系数为】0.36?%;浙江的8个品种果仁重均值为4.41?g,变??异系数为19.99?%。??1?I安徽品种??\ ̄ ̄1湖南品种??1? ̄1浙江品种??6「T?CD?mrSn?be??5?-?:?BCD?BCD?abc?p-^-j??

出仁率,品种,纵径,坚果


Fig.3.4?Differences?in?Seed?Yield?of?Different?Varieties?of?Pecan??3.4.2.5不同地区长山核桃品种纵、横径与果形指数??如图3.5及表3.2所示经对比分析可得出,坚果的纵径变幅为30.04??mm?49.96?mm。湖南5个品种平均纵径为43.32?mm,变异系数为9.50%,??最大纵径为‘马汉’达49.96?mm;安徽5个品种平均纵径为35.77?mm,??变异系数为9.94?%,最大纵径为‘黄山5号’达4].47?mm;浙江8个品??种平均纵径为42.33?mm,变异系数为11.99%,纵径最大的‘亚林100??号’为47.08?mm。坚果单果纵径较大、果型较为狭长的品种为‘马汉’??‘亚林100号’?‘亚林21号’,坚果的纵径分别为49.96?mm、47.08?mm、??46.56?mm,纵径最小的两个品种为‘黄山5号’以及?绍兴’,纵径^40?mm??的品种有13个,其中有5个品种245?mm。??由图3.6及表3.2对比分析可得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葡萄籽的营养功效及综合利用[J]. 王心怡,赵节昌.  农产品加工. 2019(04)
[2]美国山核桃不同引种品种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比较分析[J]. 张金丽,李靖,单显志,王燕,马长乐.  西部林业科学. 2018(04)
[3]豫南薄壳山核桃生长规律研究[J]. 章理运,邱林,申明海,杨博,周传涛,张英姿,吴文竹.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7)
[4]美国山核桃引种果实形态与经济性状研究[J]. 左继林,周文才,黄建建,翟茂根,龚春,徐林初.  南方林业科学. 2017(02)
[5]薄壳山核桃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J]. 罗会婷,贾晓东,翟敏,宣继萍,张计育,王刚,贾展慧,黄胜男,郭忠仁,翁文昕.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6]薄壳山核桃品种‘贝克’的选育[J]. 李淑芳,习学良,杨建华,邹伟烈,熊新武,王高升,李孙玲,梁林波.  中国果树. 2017(02)
[7]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与品质比较[J]. 陈芬,姚小华,滕建华,任华东,王开良,常君.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8)
[8]美国山核桃在汉中地区的引种栽培初报[J]. 陈智坤,张鑫,柏国清,马延康,上官建国,高书宝,杜勇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7)
[9]29个薄壳山核桃种质形态性状分析[J]. 程慧,李健,于敏,徐宏化,张爱莲,斯金平,王正加.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4)
[10]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J]. 李晖,张瑞,彭方仁,李永荣,翟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 朱海军.南京林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薄壳山核桃‘波尼’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D]. 黄玉华.浙江农林大学 2017
[2]山核桃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及其加工影响的研究[D]. 陈咪佳.浙江农林大学 2017
[3]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中功能性成分分析[D]. 徐宏化.浙江农林大学 2015
[4]美国山核桃雌雄异熟性初步研究[D]. 施亚晨.南京林业大学 2015
[5]薄壳山核桃传粉生物学研究[D]. 孔令通.南京林业大学 2014
[6]不同种质薄壳山核桃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D]. 于敏.浙江农林大学 2014
[7]薄壳山核桃安农系列品种选育研究[D]. 何小艳.安徽农业大学 2013
[8]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D]. 施娟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D]. 翟敏.南京农业大学 2011
[10]核桃杂交群体花期物候变异与核桃总RNA提取方法研究[D]. 刘晓菊.山东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8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08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