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中国主要城市行道树树种组成与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5 19:23
  我国恶化的城市环境要求以树木为主体的城市植被发挥更稳定生态服务功能,城市间及市内不同区域间全面、准确、高效的评价比较是管理决策的基础。以往研究多局限在特定城市或区域,难以准确揭示其普遍规律。城市街景大数据的普及为快速、大范围、广域的城市植被普查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基于百度街景选取全国35个主要城市,共设置88632个样点,调查每块样地行道树树种组成、相对多度和垂直结构。据此,分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北方、南方、青藏和西北)城市森林行道树特征差异,并对比文献,提出建议。初步结论如下:(1)基于街景调查我国35个城市的常用行道树共99种,最常见的是杨树(Populus spp.)、柳树(Salix spp.)、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松树类(Pinaceae)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依据10/20/30经验法则,仅有昆明和桂林城市森林在种的水平上配置较为合理,其他城市植物配置均不合理,尤其克拉玛依市的杨树相对多度高达61.2%,长沙市和杭州市的樟树比例超过树种总数的50%,单个树种优势明显。(2)我国南方城市行道树种多选用阔叶树如香樟,北方和...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主要城市行道树树种组成与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图2-1本研宄城市位置地图??Fig.?2-1?Location?map?of?the?study?city????17-??

频率分布,图片,类型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1裸地的图片类型??Fig.?3-1?Picture?types?of?bare?land??3.1.3数据处理??垂直结果标准化处理:为了更好的表现所存在差异,对数据进行量化,对垂直结构??乔灌草的8种组合形式进行赋值量化,0为裸地结构、1为草本结构、2为灌木结构、3??为灌草结构、4为乔木结构、5为乔草结构、6为乔灌结构、7为乔灌草结构。采用??JMP10.0软件对我国每个城市的垂直结构组合所生成的第一四分位数、中位数、平均值??和标准差数值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进行赋值化处理的数据主要用于我国35个城市、不??同区域城市间垂直结构评分差异的分析。??为了客观比较数据间离散程度使用离散系数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变异系数计算??为:??变异系数?CV=(SD/Mean)xl〇〇%??式中:SD是指每个城市相关指标的标准偏差;Mean是指每个城市的垂直结构赋值??量化后的平均值。CV主要用于判断我国35个城市、不同区域的差异。??3.2结果??3.2.1我国主要城市森林垂直结构频率分布与得分差异??在我国35个城市内的垂直结构并没有显著差异。如表3-1所示,在调查城市的所有??样地中,多数城市乔灌草组合的比例远多于其他组合形式(除福州市、贵阳市、日喀则??市,武威市)。昆明市、南宁市和西宁市乔灌草三层结构所占比例高达82%、82%和80%。??裸地数值为0的城市,仅有日喀则市和克拉玛依市,而福州市和贵阳市的裸地结构高达??33%和34%。我国城市乔灌草结构最小50%集中区域在4?7之间,仅有5个城市较低为??4,占所测城市的七分之一。克拉玛依市垂直结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麦积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垂直变化[J]. 周倩倩,高见.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8)
[2]哈尔滨行道树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 刘晓,周伟,王文杰.  植物研究. 2019(04)
[3]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中国27个省会城市为例[J]. 张菁华,田盼立,刘晓,杨扬,王可,王文杰.  植物研究. 2019(03)
[4]园林植物配置对大气中PM2.5污染的消减效果建模分析研究[J]. 贾琳.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5)
[5]基于i-Tree模型的杭州市环西湖景区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J]. 刘朋朋,蔡建国,章毅,孙欧文,施健健.  科技通报. 2019(02)
[6]基于街景图像解译的寒地城市绿视率分析研究——以哈尔滨为例[J]. 崔喆,何明怡,陆明.  中国城市林业. 2018(05)
[7]乔灌草组合对碱化盐土改良效果的研究[J]. 边荣荣,孙兆军,何俊.  北方园艺. 2018(10)
[8]区域和城市尺度下的城市森林冷岛效应——以北京市五环内为例[J]. 杨宇翀,林箐,岳晓蕾.  北京规划建设. 2018(03)
[9]沈阳市城市森林规划与生态管理——以铁西森林公园为例[J]. 杨诗翔,赵小汎.  南方农机. 2018(06)
[10]基于街景地图数据北京五环内公交站点无障碍环境研究[J]. 袁周,邵磊.  住区. 2018(01)

博士论文
[1]城市主干道路绿带滞尘效应研究[D]. 张灵艺.西南大学 2015
[2]北京城区典型城市森林结构特点分析[D]. 龚岚.北京林业大学 2015
[3]基于手机图像分析的叶片及立木测量算法研究[D]. 韩殿元.北京林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西安城市公园树木调查与群落结构分析研究[D]. 张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西安城市单拱封闭型林荫街谷行道树对小气候影响研究[D]. 胡华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3]北京五环内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结构十年变化研究[D]. 李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4]长春公园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应用研究[D]. 戴晓锋.吉林农业大学 2016
[5]浙江大学校园绿地乔木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D]. 裴鑫.浙江大学 2016
[6]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生态功能调查与改造设计研究[D]. 单建萍.东北农业大学 2015
[7]郑州城市公园人工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评价研究[D]. 王军鸽.河南农业大学 2015
[8]北京市森林中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沉降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仁娜.北京林业大学 2015
[9]机载和地基激光雷达森林垂直结构参数提取研究[D]. 刘鲁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10]莆田市绿化树种的结构及优化研究[D]. 陈彦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2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2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