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熏硫及脱硫处理对龙眼贮藏生理的影响及转录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08:00
  本研究以龙眼为材料,研究脱硫处理对熏硫龙眼的脱硫效果及贮藏生理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龙眼褐变前后及熏硫前后龙眼基因的表达的变化,并克隆了脂氧合酶cDNA全长及探讨LOX与龙眼果皮褐变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经熏硫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的亚硫酸盐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果皮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不同脱硫材料对熏硫龙眼脱硫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效果最好的为京百灵脱硫剂,其次为二氧化氯。2.SO2处理显著改善龙眼果皮外观色泽,延缓果实内果皮褐变和延长果实贮藏期。3%脱硫剂处理后,果实贮藏效果有所下降,外果皮色度值有所降低,内果皮褐变指数升高,降低了SO2处理的保鲜效果。降低脱硫剂使用浓度和处理时间可有效降低了果实亚硫酸盐含量并维持熏硫效果。3.对照果实的SO活性和SO基因表达量维持于稳定水平,熏硫处理后,SO活性和SO基因表达量有所提升,从而提高了果实对亚硫酸盐的清除能力。再经脱硫处理后,SO活性和SO基因表达量与熏硫处理差异不大。4.转录组获得8.98 Gb数据,组装获得45594条基因,共有33552条(73.6%)基因...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熏硫及脱硫处理对龙眼贮藏生理的影响及转录组研究


龙眼果皮总RNAAgilent2100RNA6000Nanokit检测结果

序列,长度,转录组


那个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即为 Unigene N50 长度和数量,数量越少,说明组装质量越好。由表 8 可见,转录组组装 N50 值为 1350,说明该转录组数据质量较好。龙眼转录组数据共组装得到转录本 45594 条,长度在 1000 bp 以上序列的有 12901条,占总数的 29.3%,长度在 200 bp~500 bp 的序列共 22202 条,占总数的 48.7%,长度在 200-299 bp 区间的 Unigene 最多,达 9673 条,Unigene 数量随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图 13)。表 8 转录组组装结果统计GenesNumGCpercentageN50MaxlengthMinlengthAveragelengthTotalassembledbases45594 44.77% 1350 11979 226 850.99 38800256

代谢途径,拟南芥,亚硫酸盐


变化(Zhao et al., 2014),参与 SO32-同化的编码 SIR 和 APR 基因表达下调。另外,一系列参与到硫代谢途径中的基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表 12)。由图 18 可以看出,有关硫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均为下调为主,经过 SO2熏蒸处理后的龙眼果实,特别是高剂量的 SO2熏蒸,果实体内的硫代谢途径受遭受 SO2的显著抑制,进而使得亚硫酸盐清除能力下降,因此,通过外界手段降低 SO2处理龙眼的亚硫酸盐残留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图 18,表 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氧化胁迫的关系[J]. 黄春梅,邱智敏,钟灿钰,邓朝军,黄榕辉.  东南园艺. 2015(04)
[2]硫处理对杏干品质及贮藏过程中SO2残留量的影响[J]. 董卓群,陈恺,李焕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12)
[3]转录组学在果蔬采后衰老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J]. 王金花,郜海燕,许晴晴,穆宏磊,葛林梅,宋丽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7)
[4]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的影响[J]. 林毅雄,林艺芬,林河通,陈艺晖,陈梦茵,林钟铨.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3(03)
[5]广西市售龙眼(荔枝)干、桂圆肉、保鲜龙眼中SO2残留量测定及评价[J]. 刘守廷,蒋天成,叶开富,罗平,李健梅,陶弋,谭芳维,唐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3)
[6]不同贮藏温度对冷处理护色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J]. 黄海雄,黄育强.  保鲜与加工. 2013(01)
[7]龙眼果实果皮褐变与主要褐变底物及酶活性的关系[J]. 张娥珍,李志春,孙健,游向荣,李昌宝,李丽.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6)
[8]越橘VcAN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李晓艳,裴嘉博,张志东,吴林,刘海广,李海燕,李亚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9]UV-C照射后番茄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芯片检测[J]. 刘长虹,蔡路昀,韩晓旭,应铁进.  农业机械学报. 2012(01)
[10]枸杞干果脱硫方法及其感官控制[J]. 余昆,陈玲,李勇.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12)

博士论文
[1]脂氧合酶及其相关基因与柿和苹果果实成熟衰老关系研究[D]. 吕静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越橘果实转录组文库Solexa测序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 李晓艳.吉林农业大学 2012
[3]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机理和采后处理技术研究[D]. 林河通.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技术标准研究[D]. 彭月.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2]黄金梨脂氧合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苏雅男.河北农业大学 2012
[3]苹果脂氧合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特性研究[D]. 张莹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4]荔枝龙眼文化与产业发展[D]. 王震红.福建农林大学 2010
[5]桃脂氧合酶基因家族cDNA全长克隆与功能分析[D]. 张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6]“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耐贮性差异的采后生理学研究[D]. 刘木水.福建农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7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7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