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番茄对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8-31 00:01
番茄是我国西北地区蔬菜种植中的特色经济作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广被人们喜爱,但由于番茄栽培受温度、光照、种植茬口的限制,通常一年只能种植春夏和秋冬两茬,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无土栽培作为新兴的种植技术,不仅能够解决番茄种植的连作障碍和土壤病害等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定量补给植株所需营养,为番茄高效种植开辟新的途径。番茄栽培中适宜营养液的及时供应是确保植株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实现番茄高产高质生产的同时,提高我们肥料的利用效率是我们本研究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采用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氮肥形态设置3个硝铵比为100:0、75:25和50:50,分别标记为N100,N75+A25和N50+A50;氮素水平设置为Hoagland标准氮浓度的1/4倍、1/2倍和3/4倍,分别标记为N1、N2和N3。通过研究不同氮肥形态和施氮浓度对番茄生长性状、根系生长、干物质累积、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基质栽培适宜的氮肥形态和浓度。主要结论如下:(1)相同施氮浓度下,株高随着...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1.2.3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2.5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形态指标的测定
2.4.2 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产量和品质指标的测定
2.4.4 植株干物质和其养分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3.1.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3.1.2 番茄植株的形态指标随生育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程
3.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3.2.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
3.3.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累积特征分析
3.3.2 番茄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累积量和比例
3.3.3 番茄植株中后期干物质的分配特性
3.4 番茄生长、生理指标和干重间的相关分析
3.5 讨论和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产量和氮肥偏生力(PNP)的影响
4.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4.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品质指标的影响
4.2.2 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根系的影响
5.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对番茄整根特征参数的影响
5.2 主要吸收根系的根直径及根长
5.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下番茄根系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5.2.2 主要吸收根系根直径和根长
5.2.3 主要吸收根系与番茄产量的关系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
6.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对番茄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6.1.1 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6.1.2 磷素的吸收和分配
6.1.3 钾素的吸收和分配
6.1.4 钙素的吸收和分配
6.1.5 镁素的吸收和分配
6.2 果实中养分的累积及其与番茄脐腐病的关系
6.3 番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建立和氮营养诊断
6.3.1 番茄植株氮浓度变化规律
6.3.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
6.3.3 不同浓度硝铵比下番茄氮营养诊断
6.3.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氮累积量、相对地上部生物量和相对产量间的关系
6.4 讨论和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无土栽培番茄氮肥形态和浓度耦合效应的综合评价
7.1 综合分析方法和原理
7.1.1 主成分分析法
7.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7.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模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基质栽培番茄综合评价
7.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基质栽培番茄综合评价
7.2.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基质栽培番茄的综合评价
7.2.4 讨论和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37376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1.2.3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2.5 不同氮肥形态与浓度对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形态指标的测定
2.4.2 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产量和品质指标的测定
2.4.4 植株干物质和其养分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3.1.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3.1.2 番茄植株的形态指标随生育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程
3.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3.2.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
3.3.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累积特征分析
3.3.2 番茄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累积量和比例
3.3.3 番茄植株中后期干物质的分配特性
3.4 番茄生长、生理指标和干重间的相关分析
3.5 讨论和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产量和氮肥偏生力(PNP)的影响
4.2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4.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品质指标的影响
4.2.2 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根系的影响
5.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对番茄整根特征参数的影响
5.2 主要吸收根系的根直径及根长
5.2.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下番茄根系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5.2.2 主要吸收根系根直径和根长
5.2.3 主要吸收根系与番茄产量的关系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
6.1 不同氮肥形态和浓度处理对番茄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6.1.1 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6.1.2 磷素的吸收和分配
6.1.3 钾素的吸收和分配
6.1.4 钙素的吸收和分配
6.1.5 镁素的吸收和分配
6.2 果实中养分的累积及其与番茄脐腐病的关系
6.3 番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建立和氮营养诊断
6.3.1 番茄植株氮浓度变化规律
6.3.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
6.3.3 不同浓度硝铵比下番茄氮营养诊断
6.3.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氮累积量、相对地上部生物量和相对产量间的关系
6.4 讨论和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无土栽培番茄氮肥形态和浓度耦合效应的综合评价
7.1 综合分析方法和原理
7.1.1 主成分分析法
7.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7.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模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基质栽培番茄综合评价
7.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基质栽培番茄综合评价
7.2.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基质栽培番茄的综合评价
7.2.4 讨论和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373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7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