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植物景观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4:49
  植物是园林的主要组成要素,植物景观营造水平关系到整个园林景观的评价。营造良好的景观需要造景原则的指导,进化心理学从一种角度解释了人对植物景观的偏好,可以帮助完善植物造景理论。本文以树木个体和树木群体为对象,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别收到316、381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0.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了树木枝下高、树冠延展性、树冠茂密度、树木枝干数量以及植物色彩、植被景观类型等要素与景观审美的关系,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人对植物景观的偏好。1、通过对树木个体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枝下高的树木(46.20%)比较高枝下高的树木(36.23%)受到更多人的偏好,茂密树冠的树木(64.87%)比稀疏树冠的树木(24.69%)受到更多人的偏好,较多枝干数量的树木(50.32%)比较少枝干数量的树木(34.81%)受到更多人的偏好,树冠高延展性的树木(44.63%)与树冠低延展性的树木(42.87%)得到受访者比较相近的偏好。2、通过对树木群体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远景视角下,受访者对不同枝下高树群图片的美景度评价有显著性差异,对中、低枝下高的树群显示出了明显的偏好;在近景...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植物景观偏好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

对比图,图片,答案,树木


2公众对树木个体审美偏好研究17图2.1问卷图片Figure2.1Questionnairepictures2.1.4问卷编写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调查问卷的设置要求及问卷数据的处理方法,结合自身研究,编制完成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测者基本信息的统计,包括性别和年龄,其中统计被测者年龄区间的问题设置了完全相同的两个,穿插在整个问卷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作为筛选问卷的依据(将两题答案不同的答卷视为无效问卷)。第二部分为植物景观偏好调查,在树木形态偏好调查问卷中,要求被测者观看树木形态对比图片,并根据第一印象选择答案,答案设置为五个选项,完全喜欢其中一张图片或更喜欢其中一张,也可以选择两张图片喜欢程度相同,植物色彩和植被类型偏好调查问卷中,都是在四张图片中选择最喜欢的一张(表2.1)。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范围,信度


2公众对树木个体审美偏好研究19图2.2被测者年龄分布范围Figure2.2Agedistributionoftherespondents图2.3被测者地域分布范围Figure2.3Regionaldistributionoftherespondents2.1.7数据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对问卷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通过统计各个选项频数和比例,从而判断人们对某些植物景观特征的偏好性。2.2偏好结果与分析2.2.1问卷可靠性分析(1)信度分析本研究使用Cronbach’s(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法来检验量表的可信度。如果α系数小于0.6,这就说明调查问卷内部的一致信度不足,应该进行再一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景观偏好理论的城市垂直绿化设计方法研究[J]. 沈姗姗,黄胜孟,史琰,包志毅.  风景园林. 2020(02)
[2]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和美景度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西湖周边4个公园为例[J]. 赵慧楠,蔡建国,赵垚斌.  中国城市林业. 2019(05)
[3]国内景观评价中SBE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杨书豪,谷晓萍,陈珂,董凤丽,张利岗,贾翔.  西部林业科学. 2019(03)
[4]测量情绪反应的方法——红外线热成像[J]. 刘雅楠,王盈盈.  科技风. 2017(18)
[5]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美景度评价[J]. 张建国,王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01)
[6]情绪调节的电生理指标[J]. 张伟达,董蕊.  教育现代化. 2016(38)
[7]杭州西湖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评价研究[J]. 蔡建国,涂海英,胡本林,徐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5)
[8]美学的进化论——兼评《艺术的起源》、《审美的人》[J]. 刘阳.  美与时代(下). 2013(04)
[9]群体情绪及其测量[J]. 陈满琪.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2)
[10]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量化评价研究[J]. 邵锋,宁惠娟,包志毅,侯维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 李霞.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 李雄.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不同情境下的能力特质对外表吸引力的影响[D]. 李晴晴.武汉大学 2019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沈阳公园植物色彩搭配研究[D]. 王越永.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
[3]校园植物色彩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D]. 王子梦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公众认知的徐州市园林树木个体美学特征研究[D]. 李汝佳.中国矿业大学 2017
[5]色彩分析在园林植物搭配上的应用初步研究[D]. 杨宝仪.华南农业大学 2016
[6]情绪研究方法[D]. 孔艳娜.信阳师范学院 2014
[7]园林植物色彩对不同人群的生理影响研究[D]. 陈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阿普拉顿景观美学理论研究[D]. 王会方.郑州大学 2011
[9]重庆市城市主干道行道树绿带景观审美评价[D]. 张平.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1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81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