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不同形态氮素对平邑甜茶生长及 15 N吸收、利用和损失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10:01
  氮素作为苹果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矿质元素之一,其含量高低与果园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苹果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包括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个类型,由于土壤环境、植物生长特性和施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苹果吸收的主要形态、作用机制及损失状况差异显著。从氮素形态角度切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苹果砧木生长发育及土壤氮素多途径损失的特性,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解决环境污染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酸碱度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ulus hupehensis Rehd.)生长和15N吸收利用及损失状况的影响,为果园生产中氮素的科学配施提供理论依据。1.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气压过程分离法(BaPS)和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等技术,研究酰胺态有机氮(CO(NH22-N)、铵态氮(NH4+-N)及硝态氮(NO3--N)不同季节施用对平邑甜茶15N利用、分配和损...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果园氮肥施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果园氮肥的施用现状
        1.1.2 果园氮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果树的氮素营养
        1.2.1 氮对果树生长发育的作用
        1.2.2 氮肥的主要形态
            1.2.2.1 酰胺态氮
            1.2.2.2 铵态氮
            1.2.2.3 硝态氮
    1.3 氮肥的施用方式
    1.4 氮肥的损失途径
        1.4.1 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
        1.4.2 土壤氨挥发
        1.4.3 其他途径
    1.5 果园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1.5.1 植株生长发育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1.5.2 土壤条件对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特性的影响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1.1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2.1.2 干旱处理下不同形态氮素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2.1.3 不同土壤pH下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利用特性的影响
    2.2 测定方法
        2.2.1 植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2.2.2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3.1.1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3.1.2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各器官Ndff的影响
        3.1.3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15)N分配率的影响
        3.1.4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15)N利用率的影响
        3.1.5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损失指标的影响
            3.1.5.1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3.1.5.2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3.2 干旱处理下不同形态氮素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3.2.1 干旱处理对平邑甜茶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3.2.2 干旱处理对平邑甜茶Ndff值和~(15)N分配率的影响
        3.2.3 干旱处理对平邑甜茶~(15)N利用率和~(15)N吸收量的影响
        3.2.4 干旱处理对氮素损失的影响
    3.3 不同土壤pH下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利用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土壤pH下不同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3.3.2 不同土壤pH下不同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Ndff值的影响
        3.3.3 不同土壤pH下不同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15)N分配率的影响
        3.3.4 不同土壤pH下不同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总氮量和~(15)N利用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形态氮素在不同季节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4.2 干旱处理下不同形态氮素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4.3 不同土壤pH下氮素形态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利用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J]. 袁勇,李小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5)
[2]土壤酶在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边雪廉,赵文磊,岳中辉,王慧一,焦浩,隋海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4)
[3]植物氮素吸收过程研究进展[J]. 王平,陈举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1)
[4]作物推荐施肥方法研究进展[J]. 串丽敏,何萍,赵同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1)
[5]追氮方式对夏玉米土壤N2O和NH3排放的影响[J]. 刘敏,张翀,何彦芳,高兵,苏芳,江荣风,巨晓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6]不同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根系时空分布、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 张伟,李鲁华,吕新.  西北农业学报. 2016(02)
[7]基于大型渗漏池监测的褐潮土农田水、氮淋失特征[J]. 张亦涛,王洪媛,刘宏斌,任天志.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1)
[8]苹果土壤营养研究进展[J]. 孙聪伟,陈展,魏建国,牛帅科,吕德智.  河北农业科学. 2015(06)
[9]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a Chinese cabbage field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treatments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China[J]. Linan Shan,Yunfeng He,Jie Chen,Qian Huang,Hongcai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12)
[10]旱作地膜覆盖农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氮循环特征[J]. 李小刚,李凤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本文编号:3428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28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