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蚕豆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22:37
通过研究引黄灌区胡麻蚕豆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总结出了胡麻蚕豆最优带型结构,即在总带幅宽为100 cm,其中60 cm带幅种4行胡麻,40 cm带幅种1行蚕豆,胡麻播种密度为675万株/hm2,蚕豆播种密度为6.66万粒/hm2的立体栽培模式下,胡麻产量2 034 kg/hm2,比单种胡麻增收6.85%。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1.2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蚕豆农艺性状
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2.5 产量和土地当量值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银市刘川灌区胡麻套种豌豆栽培技术[J]. 王红梅,李雨阳,俞华林,马海灵.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2)
[2]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适宜种植密度试验[J]. 李雨阳.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1)
[3]施氮量对旱地胡麻养分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谢亚萍,吴兵,牛俊义,孙芳霞,宋满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3)
[4]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的几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J]. 王建成,车宗贤,杨思存. 甘肃农业科技. 2014(05)
[5]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闫志利,郭丽琢,方子森,杨建春,高俊山,刘继祖,杨继忠,牛俊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8)
[6]井泉灌溉砂田胡麻套种试验报告[J]. 李文婷. 甘肃农业. 2011(12)
[7]景泰引黄灌区胡麻两种套种模式比较[J]. 刘兴丽,王利民. 甘肃农业科技. 2008(12)
本文编号:3438740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1.2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蚕豆农艺性状
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2.5 产量和土地当量值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银市刘川灌区胡麻套种豌豆栽培技术[J]. 王红梅,李雨阳,俞华林,马海灵.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2)
[2]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适宜种植密度试验[J]. 李雨阳.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1)
[3]施氮量对旱地胡麻养分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谢亚萍,吴兵,牛俊义,孙芳霞,宋满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3)
[4]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的几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J]. 王建成,车宗贤,杨思存. 甘肃农业科技. 2014(05)
[5]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闫志利,郭丽琢,方子森,杨建春,高俊山,刘继祖,杨继忠,牛俊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8)
[6]井泉灌溉砂田胡麻套种试验报告[J]. 李文婷. 甘肃农业. 2011(12)
[7]景泰引黄灌区胡麻两种套种模式比较[J]. 刘兴丽,王利民. 甘肃农业科技. 2008(12)
本文编号:3438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3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