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露天停车场树种选择配置与节能效应分析 ——以苏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2 01:06
  露天停车场是城镇绿地的空间类型之一,停车位林阴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既与该空间的使用功能有关,也与该空间的绿色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有关。本论文以苏州市现有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应用现状为依据,以苏州城市绿化常用大乔木树种树阴的温差、透光率为切入点,选择适宜苏州市停车位树阴配置树种;对裸露阳光、香樟树阴、合欢树阴下的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和夏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度影响的热能效应等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提供了垂直式和斜列式两种类型的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林阴树种配置方案及其热能效应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本论文通过对15个苏州城市绿化常用的大乔木树种,在夏季和冬季对乔木树种树阴空间和阳光空间的温差值等测试,选择确定了枫杨、广玉兰、合欢、乌桕4种乔木树种作为停车位林阴树种。这4种停车位林阴树种兼顾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除了满足夏季遮荫降温、冬季透光增温的特性之外,与苏州市停车场停车位绿化常用的香樟相比,景观性上有更丰富的季相和色相特征。二、树种的年度夏冬季节约汽油(93号)的测试计算值为:香樟51.25(ml)、枫杨62.45(ml)、广玉兰46.85(ml)、乌桕68.7(ml)、合欢26.7(m...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成果
        1.2.2 国外研究成果
        1.2.3 尚需研究解决的有关问题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相关理论
        2.1.1 生态城市的定义
        2.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2.1.3 低碳城市的概念
    2.2 节约型城市相关理论
        2.2.1 节约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2.2.2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重点
    2.3 节约型园林相关理论
        2.3.1 节约型园林绿地的概念
        2.3.2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意义
        2.3.3 建设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主要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露天停车场及停车位树阴树种调研
    3.1 调研目的与内容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典型案例
    3.2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及其功能分析
        3.2.1 停车位树阴树种种类
        3.2.2 使用频率最高的停车位树阴树种及功能分析
    3.3 树阴树种配置方式
        3.3.1 按车位布置形式划分
        3.3.2 按林荫停车场种类划分
    3.4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配置方式分析
        3.4.1 绿化树种及配置方式单一
        3.4.2 树种规格略小,管理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3.4.3 苏州市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设计配置应适应绿色节能功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选择研究
    4.1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基本树阴树种选择
        4.1.1 露天停车场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4.1.2 露天停车场绿化树种选择范围
    4.2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种的夏季树阴空间温度和光照强度测试与分析
        4.2.1 测试方法与测试值
        4.2.2 停车位树阴树种夏季树阴空间与对照空间温度差分析
        4.2.3 停车位树阴树种夏季树阴透光率分析
        4.2.4 停车位树阴树种夏季树阴空间与对照空间温度差和透光率分析
    4.3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种的冬季树阴空间温度和光照强度测试与分析
        4.3.1 测试方法与测试值
        4.3.2 停车位树阴树种冬季树阴空间与对照空间温度差分析
        4.3.3 停车位树阴树种冬季透光率分析
        4.3.4 车位树阴树种冬季树阴空间与对照空间温度差和透光率分析
    4.4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种的夏冬季树阴空间温度和光照强度分析
        4.4.1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种的夏冬季树阴空间温度差和透光率分析
        4.4.2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种的夏冬季树阴树种的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停车位树阴树种夏冬季对车厢温度的影响与热能效应分析
    5.1 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湿度的影响测试
        5.1.1 测试目的
        5.1.2 测试方法
    5.2 夏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湿度的影响测试值与分析
        5.2.1 裸露阳光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2.2 香樟树阴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2.3 合欢树阴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2.4 夏季阳光和树阴下车厢温度变化值综合分析
    5.3 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湿度的影响测试值与分析
        5.3.1 裸露阳光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3.2 香樟树阴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3.3 合欢树阴下车厢内温湿度变化值与分析
        5.3.4 冬季阳光和树阴下车厢温度变化值综合分析
    5.4 夏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湿度的影响测试综合分析
        5.4.1 人体舒适的温湿度范围
        5.4.2 温度热能效应的换算方法
        5.4.3 苏州地区气候概况及夏冬季晴天天数
    5.5 夏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热能效应估算
        5.5.1 夏季树种树阴对车厢温度影响的热能效应
        5.5.2 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度影响的热能效应计算
        5.5.3 夏冬季停车位树种树阴对车厢温度影响的热能效应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配置方式及其热能效应分析
    6.1 露天停车场植物配置原则
        6.1.1 充分绿化原则
        6.1.2 安全原则
    6.2 我国露天停车场的主要类型
        6.2.1 垂直式露天停车场
        6.2.2 斜列式露天停车场
        6.2.3 平行式露天停车场
    6.3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配置方式及其热能效应分析
        6.3.1 垂直式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配置方式及其热能效应分析
        6.3.2 斜列式露天停车场停车位树阴树种配置方式及其热能效应分析
    6.4 两种林阴树种配置的车场停热能效应的应用评估
        6.4.1 垂直式停车位树阴配置露天停车场热能效应的应用估算
        6.4.2 斜列式停车位树阴配置露天停车场热能效应的应用估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或成果
    7.2 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其他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节约型城市的构建与市政规划[J]. 景洪兰.  硅谷. 2015(02)
[2]北方城市停车场绿化树种选择[J]. 梁明山,赵亦农.  山西林业. 2014(04)
[3]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探究[J]. 单良.  现代园艺. 2014(10)
[4]浅谈轨道交通工程车辆段与停车场景观绿化设计[J]. 兰竹.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4 (02)
[5]城市公园生态型停车场规划设计分析——以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生态型停车场为例[J]. 潘萌萌,杨超.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5)
[6]探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思路[J]. 朱锋.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4)
[7]道路园林绿化的综合设置探讨[J]. 高雪飞.  科技创业家. 2013(06)
[8]承载与延展 纸业CSR的厚重绵长——APP(中国)发布“绿色承诺”2011年第四季度报告[J].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2(03)
[9]节约型生态停车场建设技术研究[J]. 汤少红,夏希纳,郭华,邓斌,李向茂.  建筑. 2011(11)
[10]沪宁高速铁路南京段配置及景观生态学研究[J]. 芦建国,邵帅.  中国城市林业. 2011(02)

硕士论文
[1]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夏季温湿效应研究[D]. 王纪来.西南大学 2012
[2]城市住区停车与绿化用地规划研究[D]. 陈雪.河北农业大学 2011
[3]基于光影分析的地面停车场绿化模式研究[D]. 于洋.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机动车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基础研究[D]. 陶小燕.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3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583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