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组织培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0:36
  羽叶丁香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树种,三级保护植物,丁香属中唯一一种羽状复叶植物。其花形优美,具芳香,可做优良的观赏花灌木,其根、茎、枝干均可入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羽叶丁香仍处于野生状态,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自然条件下种子结实率、萌发率都较低,因此建立羽叶丁香组培繁育体系,培育一定数量苗木,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应用于园林绿化,对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种类,提供药物原材料及保护羽叶丁香种质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羽叶丁香的芽和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无菌体系建立、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激素组合对种子初代培养、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增殖和生根的影响;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羽叶丁香6个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羽叶丁香的组培快繁、濒危原因的探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由芽抽出的新枝为适合建立无菌体系的外植体,其适宜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30s,0.1%升汞消毒7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5.0mg/L 6-BA+0.01mg/L IBA,增殖苗分化出愈伤组织,在多种培养基诱导下均不能生根。(2)种子适合建立组织培养体系,...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组织培养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产生和发展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与应用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2 遗传多样性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3 分子标记的产生和发展
        1.2.4 分子标记的优点和应用
        1.2.5 遗传多样性研究在濒危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3 丁香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
        1.3.2 丁香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1.3.3 丁香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4 丁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羽叶丁香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羽叶丁香组织培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溶液配置
        2.1.2 外植体采集与消毒
        2.1.3 外植体接种与无菌体系建立
        2.1.4 种子初代培养
        2.1.5 增殖培养
        2.1.6 生根培养
        2.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无菌体系的建立
        2.2.2 蔗糖和激素对种子初代培养的影响
        2.2.3 不同激素组合对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2.2.4 不同激素组合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羽叶丁香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3.1 材料
        3.1.1 材料采集及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DNA提取及检测
        3.2.2 酶切、连接
        3.2.3 预扩增
        3.2.4 选择性扩增
        3.2.5 引物筛选
        3.2.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与电泳
        3.2.7 数据处理
    3.3 AFLP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DNA提取结果
        3.3.2 酶切、连接结果
        3.3.3 预扩增结果
        3.3.4 选择性扩增结果
        3.3.5 引物筛选结果
        3.3.6 引物扩增结果
        3.3.7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8 种群遗传变异的AMOVA分析
        3.3.9 种群遗传多样性Nei分析
        3.3.10 种群间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3.3.11 种群间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
    3.4 讨论
        3.4.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3.4.2 AFLP标记
        3.4.3 羽叶丁香遗传多样性
        3.4.4 羽叶丁香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
        3.4.5 羽叶丁香濒危原因
        3.4.6 羽叶丁香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成功的影响因素[J]. 周亚辉,熊帅.  中国园艺文摘. 2016(02)
[2]野生和栽培紫丁香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 张恒庆,陈秋月,张粤,唐丽丽,宝超慧,郝久程.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3]蒙药山沉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苏国柱,陈洁,曹愿,白睿峰,陈苏依勒,屠鹏飞,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15(22)
[4]白丁香叶色变异及组培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 崔楠,石凤翎,伊风艳,任斌.  种子. 2015(06)
[5]包头市7种灌木树种抗旱性的比较[J]. 常玉山,高艺宁,许丽,刘素清.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6]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贺兰山丁香挥发油工艺及其成分分析[J]. 李成源,陈俊博,雷帮富,向卫,花儿.  广东化工. 2015(09)
[7]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Mongolian herb Syringa pinnatifolia var. alashanensis[J]. LU Ping,WANG Na-Na,WU Ji-Mu,XUE Pei-Fe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5(02)
[8]不同种源华北紫丁香组培研究[J]. 杨晓红,逯文亭,冷平生,阮萌,管怡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03)
[9]观赏树木组培愈伤组织分化研究进展[J]. 谌金芳,何晓冰,张利,丁彦芬.  福建林业科技. 2014(04)
[10]气候变化对宁夏自治区中卫市环香山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 余海龙,赖荣生,黄菊莹.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博士论文
[1]蒙药山沉香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D]. 颜彦.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长期驯化环境下丁香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D]. 崔洪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蒙药山沉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D]. 赵小静.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贺兰山丁香繁殖对策的初步研究[D]. 杨亚珺.南京林业大学 2008
[3]巧玲花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龚梅香.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裂叶朝鲜丁香(Syringa Dilatata Nakai.‘Lacera’)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D]. 温瑀.东北林业大学 2006
[5]苦苣苔种群的分子生态学与进化研究[D]. 肖力宏.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89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589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