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胚珠败育相关基因VvABCG20及活性GA代谢关键基因的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0 03:04
本研究以黑比诺不同组织及无核白、黑比诺不同发育时期胚珠以及黑比诺等9种有核葡萄和无核白等6种无核葡萄品种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进行VvABCG20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活性GA代谢过程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以期从基因水平上寻求与葡萄胚珠败育的相关作用因子,探究活性赤霉素对葡萄胚珠败育的影响,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RT-PCR技术以黑比诺等9个有核品种及无核白等6个无核品种在胚珠发育的30d和60d的胚珠为材料,对胚珠特异性表达基因VvABCG20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VvABCG20在有核葡萄和无核葡萄中的序列差异不大,氨基酸匹配率达到99.28%,SNP分析也显示虽然存在9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但仅有一个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并且其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有核品种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核品种的表达量。2、以番茄Micro-Tom为材料,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对VvABCG20基因在番茄中的直系同源基因LeABCG20的功能进行验证,与野生型番茄和TRV2空载体侵染的番茄相比,TRV2-LeABCG20-1侵染的番茄果实的半...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核葡萄胚珠败育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1.1 无核葡萄的分类
1.1.2 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过程
1.1.3 葡萄无核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ABCG20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赤霉素合成及失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葡萄ABCG2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VvABCG20基因在多品种中的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2.2.2 VvABCG20基因在不同葡萄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鉴定VvABCG20基因功能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番茄中同源基因LeABCG20的克隆
3.2.2 番茄中同源基因LeABCG20病毒诱导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3.2.3 转基因番茄基因沉默结果检测
3.3 讨论
第四章 葡萄活性赤霉素合成关键基因VvGA3ox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葡萄GA3ox家族成员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
4.2.2 葡萄GA3ox基因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4.2.3 葡萄GA3ox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4.2.4 葡萄GA3ox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葡萄活性赤霉素失活关键基因VvGA2ox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葡萄GA2ox家族成员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
5.2.2 葡萄GA2ox基因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5.2.3 葡萄GA2ox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葡萄GA2ox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赤霉素信号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牛亚利,赵芊,张肖晗,艾秋实,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2015(10)
[2]赤霉素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 黄桃鹏,李媚娟,王睿,李玲.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3]赤霉素类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张晓娜,卢明华,徐林芳,校瑞,蔡宗苇. 色谱. 2015(08)
[4]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 熊书.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6)
[5]植物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研究进展[J]. 邵若玄,沈忆珂,周文彬,方佳,郑炳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5)
[6]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剑侠,牛茹萱. 园艺学报. 2013(09)
[7]葡萄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J]. 王西成,任国慧,房经贵,李阿英,刘洪,吴伟民,赵密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1)
[8]水稻ABCB转运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和表达分析[J]. 徐杏,邱杰,徐扬,徐辰武. 中国水稻科学. 2012(02)
[9]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J]. 张晓莹,宋长年,房经贵,王西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5)
[10]植物源性食品中赤霉素(GA3)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吴凤琪,靳保辉,陈波,陈沛金,肖锋.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3)
博士论文
[1]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进程中EST的分析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D]. 张朝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2]葡萄无核品种及其杂种胚败育机理与胚挽救技术研究[D]. 王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葡萄胚珠发育相关基因βVPE及metacaspase家族的克隆与分析[D]. 巩培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无核葡萄胚株败育过程差异表达基因和VPE家族的克隆与分析[D]. 李树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8052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核葡萄胚珠败育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1.1 无核葡萄的分类
1.1.2 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过程
1.1.3 葡萄无核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ABCG20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赤霉素合成及失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葡萄ABCG2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VvABCG20基因在多品种中的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2.2.2 VvABCG20基因在不同葡萄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鉴定VvABCG20基因功能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番茄中同源基因LeABCG20的克隆
3.2.2 番茄中同源基因LeABCG20病毒诱导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3.2.3 转基因番茄基因沉默结果检测
3.3 讨论
第四章 葡萄活性赤霉素合成关键基因VvGA3ox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葡萄GA3ox家族成员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
4.2.2 葡萄GA3ox基因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4.2.3 葡萄GA3ox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4.2.4 葡萄GA3ox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葡萄活性赤霉素失活关键基因VvGA2ox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葡萄GA2ox家族成员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
5.2.2 葡萄GA2ox基因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5.2.3 葡萄GA2ox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葡萄GA2ox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赤霉素信号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牛亚利,赵芊,张肖晗,艾秋实,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2015(10)
[2]赤霉素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 黄桃鹏,李媚娟,王睿,李玲.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3]赤霉素类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张晓娜,卢明华,徐林芳,校瑞,蔡宗苇. 色谱. 2015(08)
[4]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 熊书.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6)
[5]植物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研究进展[J]. 邵若玄,沈忆珂,周文彬,方佳,郑炳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5)
[6]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剑侠,牛茹萱. 园艺学报. 2013(09)
[7]葡萄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J]. 王西成,任国慧,房经贵,李阿英,刘洪,吴伟民,赵密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1)
[8]水稻ABCB转运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和表达分析[J]. 徐杏,邱杰,徐扬,徐辰武. 中国水稻科学. 2012(02)
[9]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J]. 张晓莹,宋长年,房经贵,王西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5)
[10]植物源性食品中赤霉素(GA3)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吴凤琪,靳保辉,陈波,陈沛金,肖锋.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3)
博士论文
[1]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进程中EST的分析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D]. 张朝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2]葡萄无核品种及其杂种胚败育机理与胚挽救技术研究[D]. 王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葡萄胚珠发育相关基因βVPE及metacaspase家族的克隆与分析[D]. 巩培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无核葡萄胚株败育过程差异表达基因和VPE家族的克隆与分析[D]. 李树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8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59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