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薄壳山核桃等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的化感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5 13:13
  本研究采用蒸馏水浸提法收集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和杨梅(Myrica rubra)的叶片浸提物,研究不同浓度(2.5 mg/mL、5 mg/mL、25 mg/mL、50 mg/mL、100 mg/mL)的浸提物对受体材料茶树(Camellia s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相同浓度(5 mg/mL、50 mg/mL和500 mg/mL)下三种植物叶片浸提物对盆栽茶树苗木新梢生长量、芽头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等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三种植物叶片浸提物中化感物质胡桃醌、绿原酸以及杨梅苷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薄壳山核桃叶片水浸液对茶树幼苗生长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板栗叶片水浸液对茶树幼苗根长呈现低促高抑的双重浓度效应。杨梅叶片水浸液对茶树幼苗发芽指数、苗高、鲜重和干重在低浓度下促进,高浓度下抑制。2.同一浓度下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指标...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化感作用含义、种类和释放途径
        1.2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
        1.3 化感物质的生物测定方法、提取、分离
    2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2.1 茶树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2.2 薄壳山核桃、板栗和杨梅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3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的制备
        2.2.2 生物测定
    2.3 数据分析
        2.3.1 数据分析参数
        2.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种子的影响及其化感效应
        2.4.2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幼苗的影响及其化感效应
        2.4.3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综合效应
    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盆栽茶树苗木生长的化感效应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的制备
        3.2.2 盆栽试验
        3.2.3 茶树苗木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3.2.4 茶树苗木叶绿素和光合指标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光合指标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的制备
        4.2.2 盆栽试验
        4.2.3 受体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3.2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3.3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SOD活性的影响
        4.3.4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POD活性的影响
        4.3.5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Pro含量的影响
        4.3.6 三种植物叶片水浸液对茶树苗木MDA含量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HPLC法测定三种植物叶片中胡桃醌等化感物质的含量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剂与样品
    5.2 试验方法
        5.2.1 提取方法
        5.2.2 色谱条件
        5.2.3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标准曲线
        5.3.2 样品测定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附图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农桑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刘月娇,倪九派,张洋,周川.  草业学报. 2015(12)
[2]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李洁,曹燕,全津莹,雷波.  云南农业科技. 2015(06)
[3]薄壳山核桃叶及青皮水浸液对3种植物的化感作用[J]. 张权,傅松玲,姚小华,滕建华,邵慰忠,任华东,王开良,常君.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5)
[4]银木凋落叶分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作用[J]. 杨珊珊,王茜,胡红玲,陈洪,陈玉凤,廖玉华,谭飞,胡庭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4)
[5]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周光良,胡庭兴,吴张磊,陈洪,罗杰,黎万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4)
[6]浙江红山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J]. 叶欣,谢云,茹华莎,洪双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4)
[7]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对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 陈亚辉,生静雅,朱海军,张普娟,刘广勤.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8]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酶活性的影响[J]. 彭晓邦.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2)
[9]植物的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制[J]. 王丹丹.  生物技术世界. 2014(11)
[10]美国和中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张计育,李永荣,宣继萍,贾晓东,郭忠仁.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9)

博士论文
[1]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研究[D]. 徐郑.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研究[D]. 杨海花.浙江大学 2012
[3]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核桃化感作用研究[D]. 李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栗与美国板栗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D]. 李晓娟.宁波大学 2013
[2]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D]. 施娟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3
[3]山核桃属2种植物叶的化感作用研究[D]. 张博.南京林业大学 2012
[4]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D]. 聂翠翠.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
[5]茶树低温光抑制发生的条件及遮荫效应研究[D]. 孔海云.山东农业大学 2011
[6]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D]. 翟敏.南京农业大学 2011
[7]茶园间作增进生物多样性和提升茶叶品质的研究[D]. 吴满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8]北京怀柔区板栗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D]. 高国珠.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间作增进丘陵茶园昆虫多样性及制约蛾类害虫效应的研究[D]. 雷元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10]增进生物多样性和控制叶蝉的几种茶园间作模式研究[D]. 叶火香.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662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662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