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兰杂交后代快速繁殖体系及生理生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14:20
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体系是杂交育种的重要环节,对培育国兰新品种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本文以寒兰和建兰所得种子为材料,探究杂交种子的萌发;并以根状茎为材料,系统地分析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等对寒兰和建兰杂交后代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现已建立起一套高效可行的组织快繁流程。在此基础上,又对杂交寒兰不同阶段的生长材料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与双亲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寒兰快速繁殖体系:在无菌体系中,地生兰杂交组合(寒兰×建兰)经历了从种子、原球茎、根状茎发芽到生根成苗的过程。杂交寒兰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NAA 1.0 mg/L+活性炭1.0 g/L+蛋白胨2.0 g/L+琼脂7.0 g/L+蔗糖30.0g/L;最佳根状茎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5.0 mg/L+胰蛋白胨2.0g/L+活性炭1.0g/L+蔗糖30.0 g/L+琼脂7.0g/L;最佳分化培养基配方:B5+6-BA3.0 mg/L+NAA 0.4 mg/L+胰蛋白胨2.0g/L+蔗糖30.0g/L+琼脂7.0 g/L;最佳生根培...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兰花育种研究进展
1.1.1 育种方法概述
1.1.2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 杂交兰花快繁体系
1.2.1 杂交兰快繁体系的建立现状
1.2.2 外植体的选取
1.3 杂交兰无菌萌发体系
1.3.1 杂交兰无菌萌发体系流程
1.3.2 种子的采集与保存
1.3.3 种子消毒
1.3.4 种子预处理
1.3.5 影响萌发的因素
1.4 兰花无菌快繁条件的选择
1.4.1 基本培养基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3 蔗糖
1.4.4 有机添加物
1.4.5 活性炭
1.4.6 培养条件
1.4.7 其他
1.5 杂交兰快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5.1 植物中可溶性糖的研究进展
1.5.2 植物中可溶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1.5.3 植物中叶绿素的研究进展
1.5.4 植物中抗氧化酶(SOD、POD、CAT)系的研究进展
1.6 展望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杂交寒兰快繁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2.2 杂交种子无菌萌发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播种方法
2.2.3 基本培养基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2.2.4 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外源添加物试验
2.3 根状茎增殖试验
2.3.1 培养条件确定
2.3.2 基本培养基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3 碳源测试
2.3.4 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例及AC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5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6 胰蛋白胨浓度测试
2.4 根状茎分化试验
2.4.1 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激素比例对根状茎分化的影响
2.4.2 生根壮苗实验
2.5 数据计算公式
2.6 结果与分析
2.6.1 无菌播种试验
2.6.2 根状茎增殖试验
2.6.3 根状茎分化试验
2.6.4 生根试验
2.7 小结和讨论
2.7.1 杂交寒兰快繁体系的条件选择
2.7.2 快繁体系中出现的其他现象和问题
2.7.3 快繁体系后续的工作计划
附图一
第三章 杂交寒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2.3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3.2.4 杂交寒兰生长发育时期抗氧化酶系(SOD、POD、CAT)的变化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4.2 可溶性糖测定
3.4.3 可溶性蛋白测定
3.4.4 杂交寒兰生长发育时期抗氧化酶系(SOD、POD、CAT)的变化
3.5 结果和讨论
3.5.1 杂交寒兰不同分化阶段生理生化研究
3.5.2 寒兰×建兰杂种F_1代与双亲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3.5.3 生理生化试验的后续工作计划
附图二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花蕙兰新品种选育——植物学特征比较分析[J]. 韩菊兰,白为,李臻,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5)
[2]素心建兰无菌播种快繁技术研究[J]. 叶秀仙,黄敏玲,林榕燕,林兵,钟淮钦.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0)
[3]兰花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孙叶,包建忠,刘春贵,李风童,陈秀兰. 核农学报. 2015(09)
[4]兰属植物杂交亲和性及杂交胚培养研究[J]. 李玉萍,罗凤霞,汤庚国,王燕青.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5)
[5]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种原球茎分化和生根研究[J]. 李玉萍,王燕青,武文婷,罗凤霞.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8)
[6]武夷山寒兰种质资源与栽培技术[J]. 王宇晴,李国平,赵林艳,庄欢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7)
[7]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 徐锐仙,刘忠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2)
[8]兰花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李海燕,郭莹,李夏媛,李枝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4)
[9]杂交兰品种‘韩国小姐’与墨兰品种‘企剑黑墨’杂交坐果及无菌播种研究[J]. 曾碧玉,常强,许传俊.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3)
[10]抗氧化酶活性作为植物抗盐性评价指标的有效性[J]. 刘强,王庆成,王占武. 广东农业科学. 2014(24)
硕士论文
[1]蝴蝶兰无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 李正民.海南大学 2013
[2]文心兰花芽形态分化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D]. 彭芳.广西大学 2011
[3]兰花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技术初步研究[D]. 潘宏.福建农林大学 2008
[4]寒兰试管成花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D]. 李春华.南昌大学 2007
[5]寒兰快速繁殖技术及其试管成花的研究[D]. 朱国兵.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9774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兰花育种研究进展
1.1.1 育种方法概述
1.1.2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 杂交兰花快繁体系
1.2.1 杂交兰快繁体系的建立现状
1.2.2 外植体的选取
1.3 杂交兰无菌萌发体系
1.3.1 杂交兰无菌萌发体系流程
1.3.2 种子的采集与保存
1.3.3 种子消毒
1.3.4 种子预处理
1.3.5 影响萌发的因素
1.4 兰花无菌快繁条件的选择
1.4.1 基本培养基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3 蔗糖
1.4.4 有机添加物
1.4.5 活性炭
1.4.6 培养条件
1.4.7 其他
1.5 杂交兰快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5.1 植物中可溶性糖的研究进展
1.5.2 植物中可溶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1.5.3 植物中叶绿素的研究进展
1.5.4 植物中抗氧化酶(SOD、POD、CAT)系的研究进展
1.6 展望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杂交寒兰快繁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2.2 杂交种子无菌萌发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播种方法
2.2.3 基本培养基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2.2.4 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外源添加物试验
2.3 根状茎增殖试验
2.3.1 培养条件确定
2.3.2 基本培养基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3 碳源测试
2.3.4 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例及AC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5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2.3.6 胰蛋白胨浓度测试
2.4 根状茎分化试验
2.4.1 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激素比例对根状茎分化的影响
2.4.2 生根壮苗实验
2.5 数据计算公式
2.6 结果与分析
2.6.1 无菌播种试验
2.6.2 根状茎增殖试验
2.6.3 根状茎分化试验
2.6.4 生根试验
2.7 小结和讨论
2.7.1 杂交寒兰快繁体系的条件选择
2.7.2 快繁体系中出现的其他现象和问题
2.7.3 快繁体系后续的工作计划
附图一
第三章 杂交寒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2.3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3.2.4 杂交寒兰生长发育时期抗氧化酶系(SOD、POD、CAT)的变化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4.2 可溶性糖测定
3.4.3 可溶性蛋白测定
3.4.4 杂交寒兰生长发育时期抗氧化酶系(SOD、POD、CAT)的变化
3.5 结果和讨论
3.5.1 杂交寒兰不同分化阶段生理生化研究
3.5.2 寒兰×建兰杂种F_1代与双亲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3.5.3 生理生化试验的后续工作计划
附图二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花蕙兰新品种选育——植物学特征比较分析[J]. 韩菊兰,白为,李臻,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5)
[2]素心建兰无菌播种快繁技术研究[J]. 叶秀仙,黄敏玲,林榕燕,林兵,钟淮钦.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0)
[3]兰花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孙叶,包建忠,刘春贵,李风童,陈秀兰. 核农学报. 2015(09)
[4]兰属植物杂交亲和性及杂交胚培养研究[J]. 李玉萍,罗凤霞,汤庚国,王燕青.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5)
[5]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种原球茎分化和生根研究[J]. 李玉萍,王燕青,武文婷,罗凤霞.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8)
[6]武夷山寒兰种质资源与栽培技术[J]. 王宇晴,李国平,赵林艳,庄欢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7)
[7]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 徐锐仙,刘忠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2)
[8]兰花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李海燕,郭莹,李夏媛,李枝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4)
[9]杂交兰品种‘韩国小姐’与墨兰品种‘企剑黑墨’杂交坐果及无菌播种研究[J]. 曾碧玉,常强,许传俊.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3)
[10]抗氧化酶活性作为植物抗盐性评价指标的有效性[J]. 刘强,王庆成,王占武. 广东农业科学. 2014(24)
硕士论文
[1]蝴蝶兰无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 李正民.海南大学 2013
[2]文心兰花芽形态分化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D]. 彭芳.广西大学 2011
[3]兰花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技术初步研究[D]. 潘宏.福建农林大学 2008
[4]寒兰试管成花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D]. 李春华.南昌大学 2007
[5]寒兰快速繁殖技术及其试管成花的研究[D]. 朱国兵.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68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