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Bartzella’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5:16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与牡丹(Paeonia sect Moutan)杂交得到的组间远缘杂种又称伊藤杂种(Itoh hybrids),目前已登录品种达百余个,形成了芍药属(.Paeonia, Paeoniaceae)下一个独特的品种群。然而,伊藤杂种传统繁殖率低、时间长,导致其市场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芍药与牡丹的离体快繁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有关伊藤杂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以伊藤杂种鳞芽为外植体,从无菌体系的建立、褐化的防治、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基本培养基的改良、生根培养方式的确定、移栽驯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无菌体系的建立:供试的8个伊藤品种中,’Bartzella’、’Copper Kettle’和’Hillary’启动培养表现好,外植体萌发率≥90%且增殖率≥2.9,是适宜进行微繁殖的品种。其中,以’Bartzella’为材料研究发现,二级萌蘖芽(2cm>芽的大小>1cm)萌发率和增殖率最高,3月下旬为’Bartzella’鳞芽的最佳取材时间,外植体污染率低,且萌发率达97.22%,增殖率达4.17;鳞芽以...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1.1.1 无菌体系的建立
        1.1.2 增殖培养
        1.1.3 生根培养
        1.1.4 移栽驯化
        1.1.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主要内容
2 无菌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适宜离体快繁的伊藤品种筛选
        2.1.2 芽的状态对‘Bartzella’启动培养的影响
        2.1.3 ‘Bartzella’最佳取材时间的确定
        2.1.4 ‘Bartzella’鳞芽最佳继代次数的确定
        2.1.5 培养条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适宜离体快繁的伊藤品种筛选
        2.2.2 芽的状态对‘Bartzella’启动培养的影响
        2.2.3 ‘Bartzella’最佳取材时间的确定
        2.2.4 ‘Bartzella’鳞芽最佳继代次数的确定
    2.3 讨论
        2.3.1 适宜离体快繁的伊藤品种筛选
        2.3.2 外植体生理状态对‘Bartzella’启动培养的影响
        2.3.3 外植体取材时间对‘Bartzella’启动培养的影响
        2.3.4 外植体继代次数对‘Bartzella’启动培养的影响
    2.4 小结
3 增殖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防褐剂对增殖的影响
        3.1.2 生长调节剂对增殖的影响
        3.1.3 基本培养基的改良
        3.1.4 有机添加物对增殖的影响
        3.1.5 最佳继代周期的确定
        3.1.6 培养条件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防褐剂对增殖的影响
        3.2.2 生长调节剂对增殖的影响
        3.2.3 基本培养基的改良
        3.2.4 有机添加剂对增殖的影响
        3.2.5 最佳继代周期的确定
    3.3 讨论
        3.3.1 防褐剂对褐化防治及增殖的影响
        3.3.2 生长调节剂对‘Bartzella’增殖的影响
        3.3.3 基本培养基对‘Bartzella’增殖的影响
        3.3.4 有机添加剂对‘Bartzella’增殖的影响
        3.3.5 继代周期对‘Bartzella’增殖的影响
    3.4 小结
4 生根培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组培苗状态对生根的影响
        4.1.2 冷处理与根诱导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4.1.3 复壮培养对生根的影响
        4.1.4 继代次数对生根的影响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组培苗状态对生根的影响
        4.2.2 冷处理与根诱导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4.2.3 复壮培养对生根的影响
        4.2.4 继代次数对生根的影响
    4.3 讨论
        4.3.1 组培苗状态对生根的影响
        4.3.2 冷处理时间与根诱导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4.3.3 复壮培养对生根的影响
        4.3.4 继代次数对生根的影响
    4.4 小结
5 组培苗的休眠解除与驯化移栽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午’牡丹微繁殖体系的建立[J]. 文书生,成仿云,钟原,王新,李刘泽木,黄弄璋.  植物科学学报. 2016(01)
[2]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及柠檬酸对其褐化的抑制效应[J]. 代小梅,孙振元,韩蕾.  核农学报. 2015(02)
[3]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马俊.  西藏农业科技. 2014(03)
[4]几种附属添加物对蝴蝶兰分生苗壮苗期生长的影响[J]. 杜云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5)
[5]牡丹组织培养中不同因素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 刘改秀,李敏,赵国栋,张少达,王丽娜.  河南农业. 2014(03)
[6]春石斛优良品种‘森禾2006’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 贾梦雪,徐瑾,叶香娟,刘芊,王喆,刘燕.  植物生理学报. 2013(12)
[7]木本植物试管苗玻璃化成因与控制研究进展[J]. 刘霞,孙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5)
[8]牡丹‘乌龙捧盛’组培苗生根及生根解剖学研究[J]. 贾文庆,徐小博,刘会超,李纪元.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4)
[9]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J]. 蒋小姝,莫海涛,苏海佳,张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6)
[10]AM真菌对牡丹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J]. 郭绍霞,徐丽娟,李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天彭牡丹‘红丹兰’不同外植体褐化防止及顶芽离体培养技术初步研究[D]. 朱悦凡.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牡丹鳞芽离体培养技术研究[D]. 孟清秀.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牡丹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止措施研究[D]. 毛红俊.河南科技大学 2011
[4]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D]. 邱金梅.北京林业大学 2010
[5]新型组培光源的开发及其在牡丹组织培养中的应用[D]. 闫新房.河南农业大学 2009
[6]牡丹试管苗生根培养初步研究[D]. 王永伟.河南农业大学 2008
[7]牡丹离体快繁及多胺对组培苗生根影响的研究[D]. 张颖星.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研究[D]. 吴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9]丛枝菌根真菌离体培养及其对葡萄微繁苗生长效应的研究[D]. 张勇.西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8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718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