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电磁法探测古潜山内幕油气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22:12
我国油气勘探的潜力巨大,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待于勘探和开发。古潜山构造作为油气富集的重要构造,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中冀中地区潜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最引人注目。自从华北冀中坳陷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以任丘油田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潜山油气田以来,古潜山油气藏的识别与探测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古潜山油气藏具有成藏模式复杂、储集层时代范围广、岩性多样、烃源岩层系多、储集空间多为次生、油藏储量丰富、潜力巨大等特点。但正由于古潜山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勘探开发一度受到了勘探方法和古潜山复杂的勘探条件的限制,停滞不前。由于潜山内幕成藏条件复杂,构造圈闭不发育,而潜山内幕缝洞、裂缝、溶洞型圈闭相对发育,因此,在使用地震方法对其进行勘探开发时所刻画出的剖面往往为丘状结构的反射特征,大多为位于一组2-3个强相位之下的弱反射,有些甚至无反射。因此,对于潜山勘探而言,转变认识、寻找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新模式是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使用新方法来勘探古潜山油气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电磁法对流体具有很强的勘探能力,因此近几年在油气勘探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时频电磁法作为烃类检测的新兴技术之一,在油...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时频电磁法野外施工布置
据处理主要有两个大方向:接下来分两条线。主要分为初步处理、求取综合地电参数、率域数据处理。一是数据预处理、二是异常分别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最后得到电测有利目标评价。式转化、解编;②信号分析、评价;③去噪处理④归一化剖面时频电磁资料2.电性参数研究 3.极化参数研究1.预处理定性研究定 量 研 究剖面相振定性研究定 量 研 究反
异常模式阐述可以知道油气藏不仅是分布在正常地层中的一个个激发极化的局部异常体。不仅如此,在油气藏分布范构的局部异常还可能是由其它一些原因引起的: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比如由沙泥岩到砾岩;性变化导致地下水矿化度改变;运移作用下围岩物理性质的改变,例如生成方解石晕和及其临近区域存在的静电系统;气藏是复杂的多参数物理目标,对这个目标的标志研究性就越高。存在烃类的最有特征的电法勘探标志是烃饱微孔隙油水界面双电层的激发极化强异常,在油气藏周率,以及油气藏上方方解石化和次生黄铁化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海相碳酸盐岩巨型油气田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勘探启示[J]. 谷志东,汪泽成,胡素云,汪红,殷积峰,黄平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1)
[2]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发现[J]. 王建瑞,刘趁花,郭永军,朱洁琼,金涛.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1)
[3]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特征[J]. 高长海,张新征,查明,王晓燕. 岩性油气藏. 2011(06)
[4]中国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地质条件[J]. 焦伟伟,李建交,田磊.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6)
[5]海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与有机质特征[J]. 周新科,许化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3)
[6]海洋油气勘探中可控源电磁探测法(CSEM)的发展与启示[J]. 沈金松,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01)
[7]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J]. 赵贤正,金凤鸣,王余泉,郭永军,刘井旺,郑荣华. 石油学报. 2008(04)
[8]海洋电磁勘探技术及新进展[J]. 何展翔,余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01)
[9]双频激电相位法初探[J]. 刘春明,柳建新,何继善,瓮晶波. 地质与勘探. 2007(04)
[10]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机理研究[J]. 肖占山,徐世浙,罗延钟,王东,朱世和.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10244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时频电磁法野外施工布置
据处理主要有两个大方向:接下来分两条线。主要分为初步处理、求取综合地电参数、率域数据处理。一是数据预处理、二是异常分别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最后得到电测有利目标评价。式转化、解编;②信号分析、评价;③去噪处理④归一化剖面时频电磁资料2.电性参数研究 3.极化参数研究1.预处理定性研究定 量 研 究剖面相振定性研究定 量 研 究反
异常模式阐述可以知道油气藏不仅是分布在正常地层中的一个个激发极化的局部异常体。不仅如此,在油气藏分布范构的局部异常还可能是由其它一些原因引起的: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比如由沙泥岩到砾岩;性变化导致地下水矿化度改变;运移作用下围岩物理性质的改变,例如生成方解石晕和及其临近区域存在的静电系统;气藏是复杂的多参数物理目标,对这个目标的标志研究性就越高。存在烃类的最有特征的电法勘探标志是烃饱微孔隙油水界面双电层的激发极化强异常,在油气藏周率,以及油气藏上方方解石化和次生黄铁化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海相碳酸盐岩巨型油气田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勘探启示[J]. 谷志东,汪泽成,胡素云,汪红,殷积峰,黄平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1)
[2]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发现[J]. 王建瑞,刘趁花,郭永军,朱洁琼,金涛.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1)
[3]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特征[J]. 高长海,张新征,查明,王晓燕. 岩性油气藏. 2011(06)
[4]中国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地质条件[J]. 焦伟伟,李建交,田磊.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6)
[5]海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与有机质特征[J]. 周新科,许化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3)
[6]海洋油气勘探中可控源电磁探测法(CSEM)的发展与启示[J]. 沈金松,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01)
[7]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J]. 赵贤正,金凤鸣,王余泉,郭永军,刘井旺,郑荣华. 石油学报. 2008(04)
[8]海洋电磁勘探技术及新进展[J]. 何展翔,余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01)
[9]双频激电相位法初探[J]. 刘春明,柳建新,何继善,瓮晶波. 地质与勘探. 2007(04)
[10]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机理研究[J]. 肖占山,徐世浙,罗延钟,王东,朱世和.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10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11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