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20:51
  一直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现象频繁,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和航道稳定。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延伸推动,两岸的人口和资源越来越密集,航运量也不断提升,防止崩岸的频繁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索崩岸发生的内在机理,开展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归纳和分析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发河段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分析及物理试验等手段展开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定性描述了崩岸过程中水下岸坡表面的冲刷演变过程并定义了坡脚区域;从防治崩岸的角度出发展开护岸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护岸结构(散体护岸和排体护岸)的冲刷演变特征,不同守护宽度及不同重点守护区域(坡趾区域和坡脚区域)的守护效果,得到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护岸布置形式。具体结论如下:1.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表明,水流冲刷过程中岸坡近水面附近演变形成月牙型沙波,与月牙型沙波相连的坡趾方向演变为带状沙波,两种沙波平顺连接;崩岸过程中部分岸坡泥沙将沿月牙型沙波、带状沙波的波谷深槽,自近水面附近向坡趾方向剧烈地横向输移;水下坡脚区域以月牙型沙波为输沙载体,且持续发生纵向、横向输沙。2.护岸岸坡条件下崩岸...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


图1.1枝城段崩岸?图1.2下荆江段崩岸??[3]

平面形态,窝崩,寡妇


退水期强度大的特点。从平面形态来看,窝崩呈明显的圆弧状,其崩岸长度(平行水流??方向)从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且崩退深度(垂直水流方向)一般大于崩岸长度的二分??之一,如图1.3、图1.4所示。此外目前也发现了以连续窝崩形式存在的典型崩岸段,如??北碾子湾、寡妇夹等。经调查,长江中下游河道中的窝崩一般发生在砂土层顶板较低,??粘性土层覆盖较厚,且受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目前认为窝崩发生前,由分界面水流掺??混提供回流能量,坡脚处土体往往己部分受冲流失,以致岸坡整体稳定性下降,土体内??部出现弧形裂缝,随后整体滑挫向下。??图1.3茅林口窝崩?图1.4寡妇夹窝崩??部分呈“鸭梨状”或者“Q型”外形的窝崩则称为“口袋型”窝崩[13?14],此类窝崩曲率??较小,口门区较窄,而崩退深度与崩岸长度相比于口门区宽度则较大。目前针对“口袋??型”窝崩的分析主要以余文畴[11,13]为代表,即当水流与岸线交角较大或近岸单宽流量很??大时

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


图1.7调关洗崩?图1.8杜家汪洗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段崩岸原因分析——以彭兴洲—江心洲段为例[J]. 高清洋,杨阳,程小兵,李晓星,王晓旭.  水道港口. 2017(01)
[2]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研究现状及展望[J]. 高清洋,李旺生,杨阳,王晓旭,李晓星.  水运工程. 2016(08)
[3]渗流潜蚀作用下堤岸的崩塌机理研究[J]. 姚志雄,周健,吴波.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9)
[4]水流冲刷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及河岸崩塌问题研究[J]. 蒋泽锋,朱大勇,沈银斌,王小金.  岩土力学. 2015(S2)
[5]黄河源草甸型弯曲河流的悬臂式崩岸机制[J]. 朱海丽,李志威,胡夏嵩,李国荣,宋路,付江涛.  水利学报. 2015(07)
[6]河道内水位变化对上荆江河段岸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 邓珊珊,夏军强,李洁,周美蓉.  水利学报. 2015(07)
[7]分层岸滩侧蚀坍塌过程及其水动力响应模拟[J]. 假冬冬,黑鹏飞,邵学军,张幸农.  水科学进展. 2014(01)
[8]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土体特性及崩岸机理[J]. 夏军强,宗全利,许全喜,邓春艳.  水科学进展. 2013(06)
[9]水力冲刷过程中塌岸淤床交互影响试验[J]. 余明辉,申康,吴松柏,魏红艳.  水科学进展. 2013(05)
[10]长江(镇江——泰州段)崩岸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机制[J]. 于俊杰,魏乃颐,蒋仁,劳金秀,马雪,张宗言,赵玲.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02)

博士论文
[1]冲积河流岸滩崩塌机理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延贵.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初析及崩岸治理[D]. 谢月秋.河海大学 2007
[2]长江江都嘶马弯道冲刷深度研究[D]. 张伟.河海大学 2006
[3]长江江都嘶马弯道崩岸灾害机制及其预测[D]. 姜辉.河海大学 2006
[4]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的大型室内试验研究[D]. 王路军.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8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