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GeoFrame底图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27 18:43
  人机联作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测网底图显示技术多采用添加光栅影像、GIS矢量数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数据或散点数据的底图显示技术,经过坐标系统投影变换、数据加载、数据网格化、色彩渲染等一系列步骤,可以更精确显示工区所在位置地形情况,对于该工区地震解释地质构造判读提供地形辅助参考,同时对地震解释人员及数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2020,4(1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基于GeoFrame底图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投影测网底图

示意图,软件结构,示意图,工区


人机联作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主要用于地震数据解释、为地震、地质、制图及岩石物理解释综合分析需求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6]。该软件的核心是一个共享工区的数据库,能够管理数以万计的井、上百个三维地震测网和上千条二维地震测线。GeoFrame软件用于地震解释的模块主要包括地震剖面显示功能模块Seis2DV/Seis3DV和Basemap测网显示模块。Seis2DV/Seis3DV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纵向、横向比例以及不同的色带渲染显示地震剖面,Basemap可以显示工区所有加载的地震测线,二者通过数据库实现实时联动通信,相同位置可以实现同步显示,以更好反映当前解释数据所在整个工区位置的地形情况,为地质构造解译提供更精确的判读手段,该软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7]。目前,GeoFrame软件底图通过加载栅格图片数据显示,该方法原理是先在Basemap通过其地理坐标获取光栅影像角点位置的大地坐标,而后在该功能模块的PostGIS Raster Data里进行添加光栅影像的操作,需要在软件里进行影像配准,确保角点位置一一配对。该方法主要缺点是在获取光栅影像角点位置时,需要依赖人的主观控制因素,通过放大角点位置获取,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对底图显示准确度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改进Basemap底图显示技术,以更精确显示测网位置信息,为工区地质构造解译提供科学的辅助手段。

流程图,流程图,技术,网格数据


在GeoFrame软件测网底图功能模块,测线解释层位数据可通过网格化方法生成网格数据和等值线。基于该原理模型,将水深地形网格数据或散点数据加载到定义的地层层位,通过模拟层位数据网格化方法,亦可转化成网格数据或等值线,投影到测网底图。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1.1 数据准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地震动态解释及应用[J]. 吴晓春.  中国煤炭地质. 2019(07)
[2]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综述[J]. 宋帅,周勇,张坤鹏,范孝忠.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06)
[3]地震解释的步骤及解决的地质问题[J]. 焦锐.  西部资源. 2018(05)
[4]利用正演技术识别地震解释中的假象[J]. 邓国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1)
[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震数据处理新思路[J]. 张翔,王茂发,史鹏飞,周宝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3)
[6]基于GeoFrame二维地震数据加载的研究与应用[J]. 唐江浪,李刚.  软件. 2013(04)
[7]Geoframe软件地震剖面的显示错误与测试分析[J]. 程建远,刘学武,杨光明,王屹,李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04)



本文编号:3612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12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