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能量震级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5:15
  地震能量ES是关于震源定量的特征量,地震能量的测定是地震定量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数字地震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地震定量化和工程地震学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对于深度研究一个地震,地震能量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物理量。模拟地震记录时代,由于数据频段单一,测定地震能量是非常困难的。前人只能通过震级与地震能量的经验关系来估算地震能量。宽频带数字地震技术的发展使得直接测定地震能量成为了可能。然而,目前只有美国的USGS日常产出地震能量ES与能量震级Me。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的Di Giacomo曾对美国USGS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的辐射能量计算公式,研究证明辐射图样对辐射能量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4个方面。(1)基于能量震级理论和地震波衰减特性,建立一维地球介质模型,计算格林函数,利用震中距在20°—98°范围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研究利用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测定地震能量ES的方法,使用参考地球模型AK135Q和汪荣江教授的QSSP软件包计算格林函数,优化了测定地震能量E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量震级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AK135Q模型中Q值随深度的变化

台站分布,震级,九寨沟,地震能量


述方法得到 78 个台站的能量震级详见表 1,可见台站最大的能量震级为 7能量震级为 5.89,平均能量震级 Me 为 6.3,地震破裂持续时间为 43 s。量震级与平均能量震级之间的偏差见图 5,可以看出单台能量震级与平均级之间的偏差在-0.5—0.7 之间。10 个国家地震台站的能量震级在 6.14—6,平均值为 6.36。

九寨沟,地震能量,震级,震中距


图 5 九寨沟地震能量震级 Me 偏差分布表 1 九寨沟地震能量震级 Me 单台数据台站名 震中距/° Me 台站名 震中距/° Me 台站名 震中距/° MeIU.MAKZ 21.46 7.02 IU.MBWA 56.42 6.22 IU.PAB 81.55 6.18BK.CMB 97.75 6.66 IU.WAKE 57.19 6.47 IU.FUNA 82.63 6.21II.AAK 24.86 6.70 IU.KBS 57.87 6.24 IU.KIP 84.85 6.31II.KURK 25.44 6.45 IU.ADK 58.32 6.46 II.TAU 85.86 6.34IU.MAJO 28.23 6.36 IU.PMG 59.25 6.16 IU.LSZ 86.81 6.12II.SIMI 28.57 6.50 II.MSEY 59.38 6.17 II.MSVF 87.12 6.66II.BRVK 31.06 6.19 II.WRAB 60.58 6.06 IU.POHA 87.71 6.53II.ERM 32.05 6.08 II.KWAJ 63.29 6.58 II.FFC 89.31 6.47IU.YSS 32.37 6.12 IU.KONO 63.83 6.15 IU.COR 91.20 6.34IU.DAV 32.98 6.76 II.ALE 64.10 6.08 IU.AFI 92.97 6.75IU.YAK 33.20 6.30 IU.FURI 64.42 6.24 GT.LBTB 94.43 6.58II.ARU 38.59 6.09 IU.MIDW 66.27 6.45 II.CMLA 94.85 6.48IU.MA2 40.40 6.09 IU.CTAO 66.90 6.05 IU.XMAS 96.14 6.28II.KAPI 41.07 6.31 IU.NWAO 67.31 6.56 IU.KOWA 96.41 6.95IU.GUMO 42.06 6.53 IU.COLA 67.41 6.12 IU.RAO 96.80 6.22II.UOSS 42.10 6.25 IU.HNR 68.24 6.57 IU.TSUM 97.39 7.07IU.PET 43.32 5.89 II.KDAK 68.99 6.36 碾子山 20.30 6.63IU.GNI 47.05 6.22 II.BFO 69.18 5.94 五常 21.50 6.5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9月3日朝鲜地下核试验的地震学鉴别和当量估计[J]. 赵连锋,谢小碧,何熹,赵旭,姚振兴.  科学通报. 2017(35)
[2]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6.5地震的地震波能量[J]. 赵仲和.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9)
[3]“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J]. 郑秀芬,欧阳飚,张东宁,姚志祥,梁建宏,郑洁.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4]地震定量的国际现状[J]. 陈培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0(03)



本文编号:3621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21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