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中国大陆重力场时变监测与强震预测

发布时间:2022-10-29 11:08
  主要回顾了中国大陆重力时变高精度监测与地震预测应用的基本情况。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就开始采用重力手段监测地壳变动和强震孕育发生过程,致力获取重力场时变的微伽级信息。重力监测主要采用定点流动复测(流动重力)和固定台站连续观测(连续重力) 2种方式。重力监测已经历3个发展阶段。1998年以前,重力监测主要沿块体边界、活动断层或历史强震区开展,缺乏绝对测量,一般采用相对测量,通过总结获取了海城7.2级、唐山7.8级、丽江7.0级等一系列地震前的重力动态变化特征,除海城地震外,预测成功震例寥寥。1998年地壳运动网络工程建设以来,由于引入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开始进行中国大陆重力场的整体监测,获取了汶川8.0级等地震前的大尺度变化信息,给出了汶川地震中期预测的有效意见。2010年以来,以陆态网络工程重力网为基础,逐步开展大华北、南北带等各种测网的整合与统一,形成了中国大陆整体重力观测网,对期间发生的一系列6.0级以上地震(如芦山7.0级、门源6.4级、呼图壁6.2级等地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中期预测,为地震机理研究和我国中期地震预测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重力观测实践,初步形成...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自邢台7.2级至丽江7.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局域重力观测
    1.1 相对重力联测
    1.2 连续重力测量(定点相对观测)
    1.3 绝对重力测量
2 自昆仑山口西8.1级至汶川8.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重力监测
    2.1 流动重力网(相对联测)
    2.2 连续重力测量
    2.3 绝对重力测量
3 自玉树7.1级至九寨沟7.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重力整合监测
    3.1 流动重力测量
    3.2 连续重力测量
    3.3 绝对重力测量
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前重力固体潮参数时空变化研究[J]. 黄雅,申重阳,韦进,吴桂桔,谈洪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2)
[2]地震分析预报的重力变化异常指标分析[J]. 胡敏章,郝洪涛,李辉,祝意青.  中国地震. 2019(03)
[3]姚安MS6.0地震典型重力前兆孕震模型量化研究[J]. 黄浩哲,申重阳,谈洪波,吴桂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4)
[4]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之再思考[J]. 祝意青,申重阳,张国庆,赵云峰,刘芳,徐云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5)
[5]重力场的地球动力学与内部结构应用研究进展[J]. 孙和平,徐建桥,崔小明.  测绘学报. 2017(10)
[6]时变重力测量确定青藏高原地壳隆升与增厚速率[J]. 邢乐林,王林海,胡敏章,李辉.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05)
[7]陆态网络首次境外重力测量[J]. 张锐,邹锐,韩宇飞,李建勇,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3)
[8]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 祝意青,闻学泽,孙和平,郭树松,赵云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9]2009年姚安Ms6.0地震重力场前兆变化机理[J]. 申重阳,谈洪波,郝洪涛,李辉,杨光亮,玄松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02)
[10]利用绝对重力测量精密测定超导重力仪的格值因子[J]. 邢乐林,李辉,刘子维,玄松柏,郝洪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01)



本文编号:3697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97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