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水位影响因子机理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6 04:21
衡水湖地处华北最为缺水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典型的淡水湖湿地之一,为能持续发挥湿地应用的功能,基于衡水湖漂浮蒸发场观测数据和实验站等相关系列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Ma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突变检验法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衡水湖水位变化的相关因子;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衡水湖现状条件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并进行水位预测预警。结果表明:①建立了衡水湖月均水位与渗漏量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年渗漏量为1109.8万m3,多年平均单位面积渗漏量为37.5万m3/(km2·a);②确定了漂浮E601型蒸发器与20m2蒸发器蒸发量折算系数年均为1.10,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895万m3;③建立了水位动态预测模型,预报精度达到甲级要求,对2020年不同水平年水位以月为单位进行了预测,得出各水平年水位均低于蓝色预警水位19.50m;同时预测了丰平枯水平年要达到蓝色预警水位,分别需引进水量232.3万,1049.3万,1544.4万m3,为生态保护...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052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衡水湖逐月水位过程线
近年来受人为蓄水影响,衡水湖水位呈上升趋势,1994~2017年系列多年平均水位为19.90m;最高年均水位出现在2017年为20.51m;最低年均水位出现在1994年为18.67m[4];衡水湖年内水位因受蒸发、渗漏、工农业用水和人为蓄水影响,呈下降趋势,春季水位最高、秋季最低....
图2 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年内月分配比例
根据折算系数,计算出2003~2018年逐月漂浮E601蒸发量,与同时段衡水湖水面面积相乘,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895万m3。水面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年内分配有着很大的差异[7]。年内变化规律表现为:冰期(12月至次年2月)多年平均蒸发量相应较小为216万m3,....
图3 3~10月衡水湖月均水位与渗漏量相关
利用Mann-Kendall法对1994~2018年衡水湖历年水位数据进行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在受人类影响的现状条件下,对影响衡水湖水位变化的工业用水量、降水量、蒸发量、蓄水变量、入出湖径流量因子进行分析,创建了气象因子为参数的衡水湖月均水位与渗漏量的相关关系,如图3,图4,建立....
图4 11~次年2月衡水湖月均水位与渗漏量相关
图33~10月衡水湖月均水位与渗漏量相关4.8农业灌溉及其他用水量
本文编号:4020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402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