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基于正比计数器的气态氚测量及标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5:17
【摘要】:氚(3H)作为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自发衰变产生β射线,若大量吸入氚会对人体产生内照射危害,因此,在核电站周围、核动力运行堆以及相关核设施基地,都需要对环境大气中的氚样进行监测。近年来由于核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类开展氢弹等核武器试验以后,释放的氚量曾达到天然氚量的200倍,导致大气中氚浓度迅速升高。70年代后环境中的氚浓度有所下降,目前天然氚浓度约为1.4×10-3Bq/m3。气态氚浓度测量中由于缺少标准气态氚源,因此对测量结果的标定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测量氚活度浓度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精度β活度绝对测量方法,能够高效快捷准确地得到测量结果。但同时面临着正比计数器探测结果的标定和优化问题。 本文基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氚浓度测量装置,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氚浓度测量的影响因素及标定方法,将蒙卡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相结合,对比研究氚浓度测量的影响因子。采用电离室校正和端效应、壁效应校正多种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为环境大气中氚浓度的测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为了较好地研究电子在正比计数器中的电离过程及影响因子,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工作气体组成、不同工作气体压强、添加屏蔽体后正比计数器内计数率变化。模拟结果显示气体样品组分(P20、P15、P10、P5、纯氩)改变对计数率的影响较小;压强从100kPa下降到50kPa时,相对不确定度为1.12%,超过200kPa后壁效应影响值小于1%;探测系统添加反符合探测器—塑料闪烁体后,总计数减小了83.54%,大大降低系统本底。从而通过模拟结果进一步优化了测量系统。 (2)对正比计数器测量氚浓度进行实验研究。将自主设计研制的气态氚浓度测量仪抽真空之后,充入计数气体和工作气体进行测量。研究不同正比计数器的本底值、系统稳定性和高压坪曲线,以及不同浓度氚测量曲线,,确定各支正比计数器的最佳工作条件。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电离室探测器对测量结果进行标定,研究不同浓度的氚测量标定方法。同时采用内充气体积相减法进行氚浓度的绝对测量,高浓度氚样和低浓度氚样由长度补偿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19%、0.65%。由压强与计数率的关系研究壁效应损失值,其相对不确定度为13.1%,远超模拟结果,此时的壁效应损失不能忽略。通过对端效应和壁效应影响的相关校正分析实现了对正比计数器氚测量的标定方法研究。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有: (1)将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照,共同分析氚浓度测量中壁效应的影响。在正比计数器外镶套反符合装置,通过模拟结果优化测量装置。 (2)在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中增加了长时间测量对氚的β谱峰相对位置变化的影响。利用谱峰相对位置的变化与传统的三倍方差法结合共同评价氚测量系统稳定性。 (3)对未知浓度氚样测量时,考虑到正比计数器存在探测上限,首先采用电离室进行初步测量,对高浓度氚样需进行稀释后再用正比计数器进行精确测量。 (4)在标定方法研究中,优先采用电离室对测量结果进行标定,建立测量值与实验值的标准曲线。并通过长度补偿法消除端效应,工作气体压强变化与计数率之间的关系求得壁效应值,共同标定测量结果。
【图文】:

能谱图,能谱,探测器,波函数


用 Fermi 1β 衰变理论解释。根据量子力学,单位p间隔内 β 粒子概率为: 、 分别为 1β 衰变的始态波函数和终态波函数;。式换算,可得到 为零时,氚 β 衰变的动量分布间有极大值,与实验能谱 2-2 相吻合。实验能谱中低核库仑场的吸引作用导致能量降低,低能区 β 粒中的射程β 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与核外电子发生碰撞

电流曲线,电流曲线,电离室,放射性


的85m测要输出信号。mKr,133Xe,量结果。同要增加补偿室但是电离室41Ar 和13同时,电离室室。 室不能有效35Xe[26]。这室对周围的效的区分氚和这些放射性气的 γ 射线同样和其它气载气体很容易样有响应,载放射性易掺杂在为减少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L8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杨勇;;一种改善闭气式正比计数器换气周期的方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11期

2 任家富;林业;徐一鹤;唐方东;何林锋;方方;陶永莉;;多丝正比计数器的技术改造[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年11期

3 连晓雯;庹先国;孙耀中;曾俊辉;但贵萍;宋茜茜;;基于两种规格的正比计数器气态氚测量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年02期

4 郝士琢,田辉银,刘世萍;用正比计数器探测低号元素K系谱线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5 张伟华;王志强;刘毅娜;李春娟;骆海龙;;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结构优化[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6 陈义珍;林敏;叶宏生;陈克胜;徐利军;夏文;张卫东;武昌平;崔莹;肖振红;贾雪文;;2π多丝正比计数器的研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7 胡朝晖,刘世杰,刘平生,王宝义;用于低能X射线分析的电荷分配式位置灵敏正比计数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1期

8 张伟华;王志强;;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8年03期

9 陈国云;魏志勇;方美华;杨永常;辛勇;张紫霞;;正比计数器漏电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伟华;王志强;于伟翔;;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测量系统的建立[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凯;杜向阳;邓长明;孟丹;侯磊;;大面积闭气正比计数器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茜茜;庹先国;成毅;周传文;李哲;;正比计数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C];2011年

3 党秉荣;卫增泉;张树民;李强;周光明;陈卫强;;用于微剂量学研究的无壁正比计数器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4 黄伟;刘丹;万裕德;李井怀;;高压氙正比计数器[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王志刚;邓长明;张世让;;一种用于2π多丝正比计数器的放大电路设计及性能测试[A];第七届全国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五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伟华;王志强;;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测量系统的建立[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7 连晓雯;庹先国;成毅;;正比计数器气态氚活度浓度测量[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8 韦飞;林华安;王世金;C.A.N.CONDE;;中葡合作研制的新型气体闪烁正比计数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浩军;付华;郑春;艾自辉;;氢探测法探雷原理实验[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浩军;郑春;艾自辉;;氢探测法探雷原理实验[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业;快充式多丝正比计数器的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连晓雯;基于正比计数器的气态氚测量及标定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宋茜茜;气态氚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三玻;空间中子辐射监测正比计数器模拟与实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乐智希;二元慢化型中子剂量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祥高;正比计数器作BESⅢ漂移室性能监控[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2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72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