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A-130区Xe核三轴形变的投影壳模型描述

发布时间:2020-08-23 18:4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三轴原子核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有趣的物理问题。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理论模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原子核形状有了越来越全面的了解。目前很多有趣的原子核结构问题都与三轴形变有关。比如,三轴形变带,手征二重带,原子核的摇摆运动,甚至在超重原子核结构研究中,三轴超形变也有可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描述原子核能谱的常用的理论模型,推转壳模型和传统壳模型,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阐明了更准确合理的描述三轴形变原子核,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方法。本文采用了三轴投影壳模型的理论,该方法克服了推转壳模型及传统壳模型所具有的缺点,它是一种完全量子化理论的,它对高速转动核态的描述是量子力学描述,而推转壳模型的半经典的。比如,在推转壳模型框架下,角动量不再是好量子数,因此计算结果不能与实验转动能谱直接比较,除此之外,该摸型中原子核绕着某个转动轴转动的假设也是不全面的。尤其在研究三轴形变核时,原子核作为量子体系,其转动取向非常复杂,对这类核也就无法定义一个固定转轴。而传统壳模型采用球形基,原则上,一切核物理问题都可以用传统壳模型解决,但是这种模型对于轻核的处理是有效的,而对于变形重核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对比之下,投影壳模型是一种完全量子化理论。该模型采用破坏体系对称性的内禀基,然后将其对称性用投影方法恢复过来,其优点是对组态空间的截断非常有效。该模型不仅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可以与实验值直接进行比较,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入三轴形变后,投影壳模型将发展成为三轴投影壳模型。本文将把三轴投影壳模型理论应用到A-130质量区,系统的研究了A-130区Xe核同位素中子数从N=68到N=74偶偶核的转动带结构。当0??29时,人们的计算不仅能很好地再现了实验的基带及其?带,在组态混合情况下,也很好地再现了实验的Yrast带。根据A-130区原子核的特点,人们还对这些Xe核同位素的Yrast带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在Xe原子核中h11/2轨道上两个中子比两个质子首先破对。最后,本文讨论并展望了三轴投影壳模型方法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571
【图文】:

多极形变,四极,节点量,能量本征值


图 1-1 原子核的四极+多极形变是通过(1.1)式得出。图中形状的 2=0.6, 2 =0.35( 0), 3 =0.35, 4 =0.2(取自文献[11])最根本的原因是壳效应。壳效应模型设核子在纯谐振子势中运动,其哈密顿量为 23322221122121pxxxmh , (1.6)则其能量本征值为 3112321,, kkennnn , (1.7)上式中出现的kn 和k 分别表示为节点量子数和谐振子频率。如果原子核形状为一个形则这里用形变参数2 和 表示: 32cos32102 kk, (1.8)

多极形变,四极,三轴形变参数,体积守恒


图 1-2 由(1.5)式决定的原子核的四极+多极形变。所有形状的 a20= 0.6,a2 = 0.35( 0),a3 = 0.2,a4 = 0.2(取自文献[11])其中,2 是四极形变参数, 是三轴形变参数。利用原子核体积守恒条123 b c ,把 X,Y,Z 长半轴分别取为 a,b,c[12],则可以得到 abacbcbcacabbcac 29227222 (1.9) ababcba2/3 arctan(1.10)且 122cos3sin3 a Rf 122cos3sin3 b Rf 1232cos c Rf (1.11)

三轴,对称性,二重带,空穴态


射对称原子核的离散对称性。图中 s,I,l 分别表示短,中,长主轴。(变的0 30和中轴 i 转动惯量最大时,引导集体转动方向,动量中子空穴态,质子态和中子空穴态的角动量分别指向短以最大程度重叠时,则满足了手征二重带形成的条件。后来奇奇核中于 2001 年,中子数分别为 N=73,N=75,这一发现使沿课题。目前,在 ~130核区,已有约 15 个核素发现了手Nd35的研究却引起了人们对手征二重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早春 ,陈永寿;手征带的壳模型描述[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2 卢兆启,陈永寿,张竞上,郑玉明,卓益忠;应用双阱集团壳模型对一些轻核的计算[J];中国科学;1979年08期

3 郑玉明;卢兆启;陈永寿;;双阱集团壳模型折叠位[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0年01期

4 J.P.Elliott ,赵玉民;壳模型的综述[J];核物理动态;1991年04期

5 赵玉民,陈金全,陈冰青;原子核的配对壳模型及数值计算(I)[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04期

6 董保国;马海亮;闫玉良;张锡珍;;~8Li天体物理中子俘获的壳模型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00期

7 王正大,张晓东,王晓春,王晓斌;自相似结构壳模型逑[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年04期

8 杨善德;2s_(1/2)—1d_(3/2)壳层原子核能谱的壳模型分析[J];物理学报;1965年08期

9 赵玉民,陈金全;原子核的配对壳模型数值计算(Ⅱ)[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05期

10 姚士淮;李先胤;;混合组态壳模型计算氧同位素能谱[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德基;夏克定;;生成坐标方法与壳模型的等价性[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中册)[C];1982年

2 陈金全;潘兴旺;赵玉民;陈冰青;A Klein;;原子核的配对壳模型及数值计算[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古斌;Yiu-Wing Mai;Chong-Qin Ru;;基于考虑横向剪切正交壳模型的细胞微管力学[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梦;周辉;程引会;李宝忠;吴伟;李进玺;马良;赵墨;;深空核爆壳模型下的电子运动规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亓冲;许甫荣;;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描述[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孟杰;张双全;郭建友;;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对关联的类壳模型方法(SLAP)处理[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7 孟杰;张双全;郭建友;;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对关联的类壳模型方法(SLAP)处理[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永静;陈永寿;朱胜江;高早春;;反射不对称壳模型对~(221,223)Ra的描述[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9 陈永静;陈永寿;朱胜江;高早春;;反射不对称壳模型对~(221,223)Ra的描述[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先荣;龙桂鲁;李岩松;;~(176)Yb的β衰变[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早春;反射不对称壳模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张晓强;湍流壳模型中被动标量奇异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3 图雅;基于投影壳模型的位能面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陈永静;反射不对称壳模型的推广和应用[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赵英奎;湍流壳模型动力学和反应扩散系统中螺旋波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6 孙鹏;湍流壳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7 雷杨;原子核配对近似和随机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爱文;基于壳模型的埋地管线抗震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9 孟祥飞;格点QCD中有限温SU(3)胶球谱与QCD相变研究,及SD对壳模型对核低激发谱性质和形状相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正宇;配对近似壳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周爽;A-130区Xe核三轴形变的投影壳模型描述[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明亮;核结构模型和Bohr-Mottelson转动谱理论[D];安徽大学;2003年

4 石冶金;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微管的力学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徐秋;三轴形变势对单粒子波函数的影响和推转壳模型的变分前角动量投影计算[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杨;围壳结构声辐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汪明记;核结构模型和转动谱理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付云;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对缺中子Kr同位素链低激发态的研究及相对论投影壳模型发展[D];西南大学;2013年

9 杨迎春;推转壳模型的角动量投影计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阳光;丰中子核Ru和缺中子核Ba的偶偶核同位素投影壳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0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