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小型模块化自然循环铅冷快堆(SNCLFR-100)初步物理设计及燃耗优化

发布时间:2020-08-23 19:58
【摘要】:SNCLFR-100是基于现实可行技术提出的额定功率为100MW的小型模块化自然循环铅冷快堆。对于反应堆而言,其经济性与堆芯的一次装料运行年限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延长堆芯的一次装料运行年限可以相应的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在本文中,首先围绕堆芯设计的要求,给出了在物理设计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设计准则和约束限制,并对SNCLFR-100堆芯设计方案进行了相关物理参数的计算,得到了堆芯的功率分布及中子通量分布等稳态参数,和反应性系数等瞬态参数,以及和安全控制相关的瞬发中子寿命和缓发中子份额等动力学参数,验证了此方案符合设计准则和约束限制。与此同时还计算得到了此设计方案下堆芯的一次装料运行满功率年限为4年的结果。基于此计算结果,提出了将SNCLFR-100的一次装料满功率运行年限从4年延长到10年以上的物理设计优化目标。其次,在尽量不变动堆芯结构尺寸前提下,优先改动其他参数进行物理设计优化。并以减少堆芯中子损失和增加堆芯剩余反应性为优化两大方向。通过改变堆芯中结构材料的类型、改变燃料成分、调整不同燃料分区中Pu和U的相对比例、提高控制棒材料中10B的富集度等改动,使堆芯优化方案满足燃耗优化设计目标。最后,本文在确定了优化方案后,重新对堆芯精细建模,并对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计算。相比于原堆芯设计,优化堆芯的中子通量分布和功率分布变得更加平坦,寿期初其径向功率峰因子从1.40降到1.37。与此同时,还计算了堆芯在各个时期的各反应性系数值,确定其皆为负值;且控制棒分组满足卡棒准则,单根控制棒的反应性价值皆在限制以内。综合而言,此优化方案符合物理设计准则和安全准则的要求,方案可行,且一次装料满功率运行年限在10年以上。本文开展的SNCLFR-100堆芯物理设计优化工作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优化分析以及类似情况下的反应堆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L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墩煌;张尧立;郭奇勋;沈道祥;黄锦锋;;核反应堆系统中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热力循环过程的建模与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2 权艳慧;周琦;尹生贵;梁淑红;;ADS铅冷却剂临界装置堆芯物理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3 苏子威;周涛;刘梦影;邹文重;;液态铅铋合金热物性研究[J];核技术;2013年09期

4 苏明;余波;宋天明;何小安;郑建华;黄天fE;刘慎业;江少恩;;Geant4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中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8期

5 陈方强;王青松;;新时期我国继续发展核电的必要性[J];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6 佘顶;王侃;余纲林;;堆用蒙卡程序燃耗计算功能开发[J];核动力工程;2012年03期

7 詹文龙;徐瑚珊;;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3期

8 李泽华;唐忠j;赵金坤;周科源;胡峗;刚直;;示范快堆电站堆芯物理初步计算分析[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9 邱睿;李君利;曾志;武祯;;EGS程序光子输运模型研究进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4期

10 罗璋琳;核废料核素价值研究(续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景太;侯荣彬;黄美;;铅冷快堆主容器的热应力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刘军;黄美;孙凯丽;;铅冷快堆主容器的热应力及热疲劳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钊;小型自然循环铅冷快堆SNCLFR-100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李冬冬;液态PbBi合金中氧浓度的调控及对包层材料腐蚀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周培德;MOX燃料模块快堆嬗变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陆超;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液态Pb-Bi合金中的动态腐蚀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陈森;加速器驱动铅铋冷却自然循环次临界堆无保护瞬态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龚昊;铅铋冷却快堆单盒组件堵流事故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李石磊;铅冷反应堆系统安全分析程序的开发[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贺克羽;基于MCNP的微型钠冷快堆堆芯物理设计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1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01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