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涂硼管中子探测器机械结构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0-09-09 09:39
   由于目前美、俄两国的~3He(氦-3)气体的储备量大不如前,正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导致~3He(氦-3)气体价格大幅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海关、边防等单位使用的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RM系统)设备的生产。为了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并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而且目前中子探测技术在其它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3He管中子探测器的代替品势在必行。因而本文主要研究涂硼管中子探测器中关于机械结构方面的设计、分析工作及实验测试,来验证其作为~3He管中子探测器代替品的可行性。论文设计了涂硼管中子探测器总体结构,重点设计并分析了涂硼管中子探测器的关键零部件涂硼管的主要结构和材料。分析了涂硼管内的阳极丝丝径、阳极丝在管内的垂度及预拉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阳极丝丝径及预拉力的最佳取值。论文设计并分析涂硼管中子探测器的另一关键部件慢化体的主要结构和材料。对比分析了聚醚醚酮(PEEK)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这两种材料的机械特性及核物理特性,并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材料制慢化体的变形量和最大应力,最终选择了含氢元素比较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慢化体的材料。论文还设计和分析了涂硼管中子探测器安装基板、安装吊耳、电器罩、防水防震等结构。通过源下试验、高低温试验及振动试验等工作验证了涂硼管中子探测器的可行性及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源下性能测试试验中检测系统指示的计数率值优于~3He(氦-3)管中子探测器,证明其完全可以替代~3He管中子探测器而成为新环境下的主流中子探测器产品。经过高低温试验发现,温度的变化会对设备的中子计数率产生影响,即高温会使计数率增加;低温会使其减少,而且高温状态对设备读数率值的影响最为严重。但是各个阶段均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其满足设计要求。在振动试验中对比X轴、Y轴及Z轴振动的实验结果发现,当设备受到X轴(阳极丝径向方向)的振动时对读数的影响最大,中子读数比参考值有所增加,但满足读数增量的要求,故而说明涂硼管的安装形式是合理的、涂硼管的缓解振动设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涂硼管中子探测器中核心零部件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法,通过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综合判断了设备的可应用性,证明涂硼管中子探测器模块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L816.3
【部分图文】:

相关研究,中子,核反应截面


缺曰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几个研究领域的发展,DOE作为美国j/托(氮-3)的逡逑主要供应者,目前只为美国资助的研巧人员提供这种气体并且对外禁售。根据目前的逡逑状况,美国某机构对未来(氮-3)的需求做出了预测,如图1-2所示。逡逑1DD‘21逦其它姞逦■逡逑无榦家逦■逡逑^He邋80,000逦—逦科学界逦H逡逑J逦■邋■逦*子检测领邋■逡逑llllllll逡逑FY09邋FY10邋FY11邋FY12邋FY13邋FY14邋FY15邋FY化邋FY17邋FY18逡逑财政年逡逑图1-2邋20化年j化的需求逡逑Fig.邋1-2邋2018邋plan邋needs邋of逡逑1.2.2替代3化的中子探n,器的相关研究逡逑为了应对(氨-3)供求缺曰日益严重的现状,世界上诸多机构和公司开始研逡逑究能够代替j/於正比计数器的中子探测器。由中子的核物理特性得知,只有少数几种逡逑元素能够与中子发生反应并产生能够被探测到的次级带电粒子,按照核反应截面大小逡逑排序的话主要有"7仿/邋(礼-157)、(乱-155)、(福-113)、托(氨-3)、W公逡逑(测-10)、6Zi邋(堘-6)和。不同物质的核反应截面与中子能量对照图如图1-3所示。逡逑对比不同物质在慢中子区域的核反应截面不难看出,(礼-157)和W仿K乱逡逑-155)的核反应截面比其它元素都要大(反应截面分别为70,邋0006和17,邋0006),其更逡逑容易与中子发生反应,但是当"76^/邋(乱-157)或^6如(礼-1日5)与中子发生反应后逡逑会产生大量的高能y射线

组件,整体结构,中子探测器,结构设计


2.邋2涂棚管的结构设计逡逑2.2.1涂棚管的整体结构逡逑如图2-3所示,涂棚管由上端组件、上端封口、管体、阳极丝、下端组件、下端逡逑封口及保护罩等走部分组成,上端组件由充气接头和上端绝缘头组成,下端组件由充逡逑气接头和下端绝缘头组成。涂棚管整体结构如图2-4所示,上端组件和下端组件的内逡逑部结构如图2-5及图2-6所示。逡逑12逡逑

示意图,管结构,组件,示意图


逑f藤逡逑图2-2涂棚管中子探测器局部透视图逡逑FiTB.2-2邋Neutron邋detedor邋local邋perspective逡逑2.邋2涂棚管的结构设计逡逑2.2.1涂棚管的整体结构逡逑如图2-3所示,涂棚管由上端组件、上端封口、管体、阳极丝、下端组件、下端逡逑封口及保护罩等走部分组成,上端组件由充气接头和上端绝缘头组成,下端组件由充逡逑气接头和下端绝缘头组成。涂棚管整体结构如图2-4所示,上端组件和下端组件的内逡逑部结构如图2-5及图2-6所示。逡逑12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杰;新型快中子探测器研制成功[J];真空;1992年04期

2 沈冠仁;撒骏;于春英;黄糖仔;隋庆长;唐洪庆;;中子探测器效率的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84年00期

3 范锐锋,马景芳,文延伟;一种抗振的小型化中子探测器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2期

4 张宏俊,田青青;气泡中子探测器用于个人剂量监测[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6期

5 金革;江晓;李锋;张岳华;王坚;梁昊;虞孝麒;;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4期

6 胡选文 ,周祖英;慢化球中子探测器效率的实验刻度[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年01期

7 沈冠仁,撒骏,黄糖籽,于春英,唐洪庆,隋庆长;快中子探测器的效率刻度[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年01期

8 刘玉光;;日本动·燃事业团与东京大学联合开发激光型中子探测器[J];国外核新闻;1989年04期

9 何景棠,张英平,任国孝,朱国义,钱忠敏,董晓黎,戴长江;采用快慢中子符合的中子探测器[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01期

10 李波均;张建华;彭太平;王立宗;朱学彬;;“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物理结构的优化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大伦;陈素和;励义俊;王玫;赵海豹;蒋励;;环形大裂变室中子探测器[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2 欧阳晓平;李真富;张忠兵;;一种新型快中子探测器[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靳根明;邬恩九;;4π中子探测器系统的设计[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4 曹锦云;;n-γ分辨快中子探测器研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5 陈元柏;;中子探测器的研究[A];第三届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贵英;倪邦发;田伟之;吕鹏;肖才锦;王平生;黄东辉;刘存兄;沈立;杨伟涛;胡炼;;自制气泡中子探测器的稳定性监测[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田立朝;王小胡;孙志嘉;陈元柏;杨桂安;刘荣光;张建;;中子探测器气路改进及初步测试[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范锐锋;马景芳;文延伟;;小型中子探测器的抗振结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9 李锋;江晓;林成生;陈炼;梁福田;金革;;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系统的测试与标定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10 郭洪生;彭太平;何锡钧;杨高照;冯春;;快时间响应积分型ST-PMT探测器的参数调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栾海;火星探测取得新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伟农;中子探测器[N];经济参考报;2000年

3 记者 栾海;有冰冻水迹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维佳;涂硼MWPC热中子探测器信号读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李锋;ICF实验中子探测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雷;微结构半导体中子探测器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2 李科;基于nTHGEM热中子探测器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孙建军;二维中子探测器性能标定系统中控制系统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静;基于符合测量的空间中子探测器技术参数测试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白楠;涂硼管中子探测器机械结构的研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杨巧荣;4π球形~3He中子探测器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及设计[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波均;“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的物理结构设计[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8 胡青青;碳化硅中子探测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张文慧;裂变多参数测量系统中的中子探测器刻度[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冯t熁

本文编号:2814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14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