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EAST弯晶谱仪高性能升级及离子回旋波驱动旋转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08:52
   等离子体旋转在L-H转换、抑制湍流以及内部输运垒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针对离子回旋驱动等离子体旋转这一物理问题,完成了EAST装置上射频波等离子体旋转测量诊断弯晶谱仪诊断系统的升级和调试工作,并利用EAST实验诊断数据对离子回旋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环向旋转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为离子回旋波旋转驱动的物理机制探索累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诊断方面,在原有弯晶谱仪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减震系统、探测器和双晶体系统、以及X射线管波长标定系统的升级。首先利用波纹管系统和光学平台进行减震处理,消除了震动对系统速度测量带来的影响;设计和安装了高精度晶体支撑系统以及探测器水平移动导轨系统,提高了晶体调节的精度和探测器水平位置移动的灵活性,可根据实验进行测量位置的调整;极向弯晶谱仪系统探测器升级为大面积固体水冷探测器,拓宽了有效探测面积,并能够稳定运行于EAST长脉冲放电中;对双晶体系统进行了升级,利用类氦氩光谱和类氖氙光谱同时进行低温度区域和高温度区域的参数测量,将温度测量范围提高至10 keV;提出了基于X射线管系统的弯晶谱仪实时、全空间波长标定方案,并通过台面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研究方面,在不同放电条件下发现了离子回旋波驱动了不同方向的环向旋转。在欧姆条件下发现,离子回旋波注入后ρ~0.3区域的离子温度梯度明显增加,旋转速度在ρ0.3区域内明显朝同电流方向增加,在ρ0.35区域有向反电流方向变化的趋势;在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中,观测到了离子回旋波驱动的同电流和反电流方向的变化,并且观测到离子回旋波驱动旋转对等离子体参数的敏感性,安全因子不是影响离子回旋波驱动等离子体旋转的主导因素;在H模放电中,ELM出现后再循环增加,中性粒子浓度上升,导致了旋转速度降低,芯部旋转的变化是等离子体约束变化带来的结果;在反向中性束注入背景下,离子回旋波注入后,靠外区域的旋转首先向同电流方向变化,随后芯部的旋转才开始变化,并且发现离子回旋波注入后,快离子行为产生了变化;而在同向中性束背景等离子体中发现,越靠近芯部的旋转向反电流方向变化越大,ρ0.6区域旋转有向同电流方向变化的趋势。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L631.24
【部分图文】:

等离子体,主要因素,角动量,离子


第一章绪论示了影响动量输运的一些关键因素[161。其中驱动因素,也包括反电流方向的驱动;而阻尼因素则总是使旋转驱动机制,主要有波纹损失(ripple?loss)、NBI带来的直加热引起的快离子相关效应;对于阻尼机制,主要有主离子与中性粒子碰撞造成的粘滞效应。这些驱动力(Reynolds?stress)共同作用于等离子体使得速度剖面到平含了角动量径向输运的物理机制。由于角动量守恒,雷除非角动量在最外层闭合磁面(Last?Closed?Flux?Surface,?Lpe-OffLayer,SOL)等离子体。另一方面,如果只考虑某输运,雷诺应力可能会对该类离子产生净动量,因为角总体守恒,这种湍流输运效应会引起不同离子之间的环Driving?mechanism?Damping?mechanism??

电流方向,旋转速度,能量约束时间,峰化


2?Alcator?C-Mo(l装置上ICRF驱动的同电流方向旋转-Mod装置上,J.E.?Rice等人通过von?Hamos型X波驱动的芯部等离子体旋转。发现在H模放电部的同电流方向的旋转速度高达1.2xl〇5m/s,并增量有关联,旋转速度的剖面呈峰化分布。当电向也随着改变,始终保持同电流方向。当ICRF的时间尺度为50?ms量级,和能量约束时间近似,度??;120!???????'?1??sS?.?来?)K?2.0-2.5?MW?1??K?100?;?*?5?M,V?i??:〖:氣??芝?17?—?*?)K?2.0?-?2?6?MW?1??E?10?£.?1.0-1.5?MW?:??

储能,变化量,电流方向,旋转速度


qA?/?1?((??i-:〇;?,CRF?Power?/?:??0.0?J????f?-?——-\lk—??<??〇?'Central?Toroidal?(0?-??.??5?■?Rototion?Velocity?tf?\? ̄??2?°|-??0.0?0.5?10?1.5????(*)???Alcator?C-Mo(l装置上ICRF驱动的同电流方向旋Mod装置上,J.E.?Rice等人通过von?Hamos型驱动的芯部等离子体旋转。发现在H模放电的同电流方向的旋转速度高达1.2xl〇5m/s,并增量有关联,旋转速度的剖面呈峰化分布。当也随着改变,始终保持同电流方向。当ICRF时间尺度为50?ms量级,和能量约束时间近似,;12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明;唐忠;杜海舟;赵燕平;;高功率离子回旋波加热监测系统的设计[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9年S1期

2 朱学光,匡光力,赵燕平,李有宜,谢纪康;离子回旋波射线轨迹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9年01期

3 朱学光,匡光力,赵燕平,李有宜,谢纪康;离子回旋波加热天线耦合的一种改进模型[J];物理学报;1998年07期

4 王菲;龚学余;杜丹;任玉虎;李景春;;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对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耦合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5 沈学民,沈林放;HT-6M装置上离子回旋波的传播和吸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5年01期

6 陈根;毛玉周;赵燕平;;EAST离子回旋波加热1.5MW射频放大器的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0年01期

7 陈根;赵燕平;毛玉周;禹胜林;;EAST离子回旋波加热快速阻抗匹配系统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07期

8 卡伯达;林景;;TMR中高能α粒子捕获共振Alfven离子回旋波不稳定性[J];云南工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9 刘鹏飞;赵燕平;;EAST-ICRH天线相位的控制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8期

10 赵洪亮;毛玉周;陈根;;EAST-ICRH发射机宽频阻抗匹配网络的研究及实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睿佶;EAST弯晶谱仪高性能升级及离子回旋波驱动旋转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向梁;太阳风中离子束流与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相互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曹兴;电磁离子回旋波对磁层粒子的散射效应[D];武汉大学;2018年

4 王庚;辐射带离子回旋波和磁声波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何兆国;内磁层低频波和能量粒子动力学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5年

6 王德栋;内磁层中EMIC波与辐射带电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李永春;EAST边界密度和射频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邱奕婷;极隙区纬度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2 唐影;地球空间H~+-He~+-O~+等离子体中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特性和激发[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3 刘燕;全波法研究快波电流驱动理论和数值方法确定[D];南华大学;2007年

4 刘柏青;托卡马克中离子回旋波天线耦合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5 王菲;ICRH天线电流和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对等离子体加热效果影响的理论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6 任玉虎;ICRH天线发射端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3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73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